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舰船时统设备电磁兼容测试中出现的传导发射和辐射发射超标问题的对策分析,寻找超标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探讨了设备在元器件选用和生产工艺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传导发射和辐射发射超标,使产品的EMC满足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磁兼容试验技术的发展,测量误差已经成为评估测试是否符合相应标准的关键性指标。为了降低军用设备的电场辐射发射测试的测量误差,本文对误差偏高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要因提出在天线周围放置吸波材料及对测试结果进行校准的方法,使得测量误差大大降低,从而保证了军用设备的电场辐射发射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根据相关检测法的原理,提出计算机视频信息红信号泄漏的鉴别方法.给出标准红信号的时域、频域特征,提取其信号特征量作为计算机TEMPEST检测时判别设备是否存在泄密发射的判据,并通过试验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开关电源的电磁干扰机理分析及其辐射发射预测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工程中开关类设备的电磁兼容问题,着重探讨开关电源电磁干扰的形成机理及其辐射发射的预测模型.从传导和辐射两个方面分析开关电源电磁干扰产生的机理;并运用辐射偶极子理论,结合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开关电源辐射发射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借助软件工具对开关电源的辐射发射进行模拟仿真,分析差模回路面积、形状以及谐波电流频率对近场辐射的影响,从而实现对开关电源辐射发射的数值预测.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许多电子产品在电磁兼容性检测中,常常出现传导发射和辐射发射超标的问题。其原因大多是产品在开发、设计、工艺等方面没有充分考虑对电磁干扰发射的抑制。即使采取了一些抑制措施,也常常忽视了对工艺制作方面的要求,使抑制电磁干扰发射达不到预期的结果。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应用抑制电磁干扰发射技术所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潜载飞航导弹发射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并分析了潜载飞航导弹发射技术的发展过程,重点介绍了俄罗斯(含前苏联)、美国和法国的发展概况。文章谈到了潜载飞航导弹由水面发射到水下发射的演变,重点分析了目前潜载飞航导弹实施水下发射的多种方式,即采用标准鱼雷管的无动力运载器发射、有动力运载器发射和裸弹发射;采用专用倾斜发射管和垂直发射管的运载器发射和裸弹发射等。在比较各自的优缺点后,本文认为,采用无动力运载器和专用垂直发射装置发射潜载飞航导  相似文献   

7.
国外放射性探测装备和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介绍了国外放射性探测装备和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动向。研究了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国部队装备的新技术产品。探测装备和技术发展不仅要适用于战场,而且要适用于第一救援现场,要特别对低辐射进行有效监测和及时报警。新的辐射探测技术将传统的G—M技术与其他技术相结合,使用超薄硅片层的固体技术被开发用于追踪α辐射和β辐射,这些新的探测技术在发达国家的装备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对某设备在电磁兼容测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分别对电源线传导发射和电场辐射发射测试不达标提出了提高电磁兼容性能的整改方案,尤其对设备开关电源辐射超标和改进措施进行了分析,对整改前后结果进行试验验证,证明整改措施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原苏联的若干种潜射弹道导弹及其发射装置的发展和研制过程进行了介绍,以期对我国水下发射技术的发展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10.
潜载导弹水下发射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简要叙述了各种潜载导弹水下发射技术的发展和发展趋势,重点论述了潜载导弹水下发射的发射装置共架问题,提出了新概念潜载导弹水下发射技术研究的设想。可供潜载导弹水下发射技术研究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种航母电磁飞机弹射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磁发射技术一直是世界发达国家竞相发展的高新技术,是对传统发射技术的重大突破。电磁发射应用新的能源对物体驱动,从理论分析,其动能不受传统发射方式的能量限制,因而可以对大型物体以更高速度进行弹射。本文以直流直线电动机为驱动装置组成的航母电磁飞机弹射系统方案进行分析、计算,并通过原理试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舰载导弹垂直发射安全技术是一项新的研究和应用课题。扼要地介绍了现已投入使用的舰载战术导弹垂直发射技术,讨论了垂直发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新潜艇发展过程中,降低潜艇的可探测性是需着重考虑的一个因素。当潜艇下潜时。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而被探测到:无线电发射(雷达、无线电)、雷达信号及声信号。声特征信号明显是最重要的方面,因此,安静性是潜艇设计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推进装置和辅机的设计及运转工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潜艇的声特征。为了监测潜艇辐射噪声和机械设备的状态,并对噪声与振动进行主动控制,美国海军开发了许多自噪声监测系统和控制系统。商用高速网络技术的发展,如ATM-SONET和光纤信道(Fibre Channel)技术促进了可监测舰艇辐射噪声和机械设备状态,并对噪声与振动进行主动控制的高速传感器和作动器网络的研制。与以前的舰艇监测系统相比,这些新的商用网络结构较简单,花费也不多,而性能更好。本文讨论了采用ATM-SONET网络的全舰监测1024信道传感器网络的设计,也讨论了采用光纤信道网络进行噪声与振动主动控制的256信道传感器和作动器网络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舰壳声纳声场特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舰壳声纳和导流罩,运用有限元分析计算软件和声学分析软件,对缩比1:4模型罩建立了在内部声源定向发射时辐射声场的计算模型,计算了某频率下声源定向发射时的声场指向性。与在消声水池中所做1:4模型罩的相关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说明所建立的计算模型是合理的。计算结果表明了舰壳声纳的远场声特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变深度发射和能量可调发射动力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筒内弹道方程出发,论述了潜地导弹变深度发射的关键参数是导弹的出筒速度Vk。对于出筒速度要求较宽的导弹,固定能量发射动力系统也可实现变深度发射;而对于出筒速度要求较严的导弹,固定能量发射动力系统则只能用于定深度发射,要实现变深度发射只有采用能量可调发射动力系统。理论分析表明,调节发射系统的能量可以从调节燃气生长量ωr、筒内温度T(l)和喷水量ωk来实现。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技术途径。通过多种技术途径分析,在变深度发射过程中要实现能量可调发射动力系统的技术途径,只有通过调节冷却器的喷水量才是可行的。对冷却器喷水量计算公式的分析表明,调节喷水量主要是调节喷水孔。根据此结论,本文介绍了两位级和多位级水冷却器能量可调发射动力系统的几种方案,供实际工程应用中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陆上模式堆、海军核动力实验室等陆上核动力设施在美国海军舰艇核动力技术的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海军极其重视其陆上核动力设施的安全,尤其是人员辐射安全,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人员辐射安全控制方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潜地弹道导弹水下发射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潜地弹道导弹水下发射系统的发展,即概述了潜在导弹由水面发射到水下发射,由热发射到冷发射,由定深度发射到变深度发射第一系列发展过程,由此涉及水下发射系统的一系关键技术的突破,最后对水下发射系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多波束发射阵很好地解决了高增益和宽广角覆盖之间的矛盾,能提供很高的ERP,并具有宽频带和多目标特性,采用罗特曼透镜馈电的有源多波束辐射阵特别适用于ECM系统,本文针对它的一些主要运用特性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医疗废弃物处置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安全,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医疗废弃物的处理现状,结合国外实际经验,提出采用微波技术处理医疗废弃物的设想。并对微波技术的原理、优势以及辐射的控制方法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声发射检测技术是始于20世纪60年代,目前已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并被广泛应用。文章通过对高压气瓶的声发射检测实例,介绍了使用声发射检测仪监测气瓶水压试验的实验过程及实验方法,加载试验过程中的声发射监测和信号采集、声发射数据的分析和信号源的分类等,并对试验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展望了声发射检测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