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前的铁路轨距尺检定工作以人工操作为主,效率低,无法满足现场应用需求。同时,检定结果可靠性受人为因素影响,测量不确定度会增大。为了提高轨距尺检定工作效率和测量结果可靠性,提升检定操作的自动化水平,开展铁路轨距尺自动化检定装置研究。基于轨距尺工作特点和检定要求,提出铁路轨距尺自动化检定装置的功能需求,设计铁路轨距尺自动化检定装置结构。利用轨距尺自动化检定装置测量轨距尺的示值误差,采用蒙特卡洛法,评定轨距尺自动化检定装置的轨距和超高示值误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铁路轨距尺自动化检定装置计量性能满足要求,能够提高铁路轨距尺检定效率。  相似文献   

2.
依据检定规程的测量方法,通过分析正切原理轨距尺检定器超高检定装置的测量不确定度,并运用示值误差符合性判定原则,验证该方法对正切原理轨距尺检定器超高检定装置的检定仍旧有效。  相似文献   

3.
1 问题的提出为确保轨距尺示值准确 ,目前工务部门采取的一般做法是轨距尺每三个月送检一次。根据对现场轨距尺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我认为“要确保线路维修质量” ,仅采用目前对轨距尺每三个月检定一次的方式是很不够的。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的确定是否合适是根据该计量器具周期抽检合格率进行判断 ,一般情况下 ,当该计量器具周期抽检合格率≥ 90 %时 ,即认为该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的确定是合适的。按照这种规律分析 ,我们目前在用的轨距尺中就可能会有 10 %不合格轨距尺在流通使用 ,如果这些流通着的不合格的轨距尺不能被及时发现 ,将会给我们…  相似文献   

4.
1 测量方法(依据JJG404-92《铁路轨距尺检定器》)  用轨距尺检定器及标准量规L8以比较法对一根同样标称长度量规量棒进行检定,三次检定平均值Lm与经过测长机检定的同一根量规量棒Lb进行比较,其差值为轨距尺检定器的轨距综合误差e。2 数学模型e=L1-L2L1=Lm-Ls 1435   L2=Lbe=Lm-Ls-Lb 1435Lm———轨距尺检定器检定量棒平均值(标准条件下)Ls———标准量规长度(标准条件下)Lb———被检量棒长度(标准条件下)量规和量棒的温度以及热膨胀系数贡献的不确定度分量可忽略不计。3 方差和灵敏系数根据JJ…  相似文献   

5.
JJG219---2008《标准轨距铁路轨距尺检定规程》中要求,轨距尺的测头形式为圆柱形,导致现场为方测头的轨距尺不能使用。为此,通过分析轨距尺测头固定方式,对方测头轨距尺搭轨块进行技术改造,使轨距尺能继续使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分析检定规程《标准轨距铁路轨距尺》2008版与2003版的主要区别,介绍对轨距尺检定的注意事项、检定结果的数据处理,以及轨距尺检定器日常保养和维护等方面内容,以便更好地开展轨距尺计量检定工作,保证量值传递的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
随着轨距尺检定器使用时间的延长。因受外界条件影响,如:温度、湿度、辐射、磨损等,其材质、结构、性能逐渐发生变化,送上级计量检定部门检定时,其计量检测准确度逐渐降低(检定器是合格的)。为保证工务维修用铁路轨距尺计量的单位统一、量传准确。笔者对本公司所使用的是TJGC-1型数显轨距尺检定器的传动系统、调节系统进行了多次认真检查、分析、研究,在TJGC-1型数显轨距尺检定器使用中发现:检定器因使用时间较长,各部件结构松旷、磨损,导致性能不稳定;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轨距尺检定工作中,部分检定人员在理解超高修正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困难,通过数学建模的方式,探讨不同超高的本质并建立起不同超高之间的内在联系。讨论基于不同检定情形下的轨距尺超高修正方法和规定检定点修正值,在一定程度帮助检定人员理解超高的本质,掌握正确的超高示值误差修正方法,提高检定效率。  相似文献   

9.
铁路轨距尺的主要技术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轨距尺相关概念、传统轨距尺和新型轨距尺主要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应将轨距尺按所适用线路水平(允许速度)分为3个等级进行管理。阐述了对轨距尺轨距、超高等主要技术参数的检验、检定方法及其原理。  相似文献   

10.
《铁道技术监督》2008,36(5):45-45
各铁路局,各专业运输公司,各铁路公司(筹备组):现发布《标准轨距铁路轨距尺》等5项铁道行业标准。《标准轨距铁路轨距尺》、《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其他标准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铁路道岔侧股轨距是小号码道岔平面线型设计的关键,构造加宽引起的曲股最大轨距是其中的重要项点.铁路工务部门需要构造加宽作为道岔铺设、维护等工作的理论依据.本文提出的构造加宽计算方法可供道岔设计及施工人员借鉴.研究结论:通过对小号码道岔轨距加宽规律的研究,综合考虑曲线线型、尖轨类型、道岔始端轨距、尖轨尖端轨距、侧线轨距等因素,分析了道岔转辙器部分构造加宽的成因并提出了各种情况下的构造加宽计算方法,进一步完善了构造加宽的定义,开发了道岔构造加宽的通用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12.
智能轨距尺采用高精度直线位移传感器和倾角传感器后,其最大的特点是活动测头能连续不间断地滚动采集数据并进行自动判断、锁定轨距最小值,使轨距测量更具科学性。该项滚动测量技术不但提高了检测精度,而且解决了活动测头的磨损问题,是轨距尺实现智能化的一项创新,达到了部颁0级轨距尺的规程要求,满足了高速铁路轨道线路的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13.
轨距不平顺是危及列车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平面的轨距测量方法。该方法采用2个CCD摄像机和2个激光器构成测量系统。对测量系统进行了定标,得到光平面系数和摄像机的几何关系,推导出利用光平面方程重构轨距测量点的世界坐标的计算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地得到轨距参数,具有计算量小、精度高、重复性好的特点,满足了轨距参数的动态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轨距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4个CCD摄像机和2个红色扇形光源构成检测系统。对检测系统进行了定标分析,采用提取分量的方式对图像的目标区域和背景区域进行分割,利用图像差影法去除噪声,应用自适应迭代阈值法对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并通过膨胀和细化算法得到轨道的截面轮廓线。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实现轨距参数的高精度动态测量,精度可达到0.07mm。  相似文献   

15.
基于惯性力与轮对蛇行频率及波长间的关系,研究轨距对机车车辆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对各种轨距下单轮对走行部和转向架式走行部的特征值计算,验证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对于单轮对走行部,轨距越宽,车辆稳定性临界速度越高;对于转向架式走行部,轨距越宽,机车车辆稳定性临界速度越低;采用弹性定位后,可以提高单轮对走行部的稳定性临界速度;转向架采用弹性定位之后,优化的悬挂设计可以使机车车辆达到很高的稳定性临界速度;对于转向架式走行部,速度对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与轴距的影响程度相当,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轴距增大20%,相当于其稳定性临界速度可提高20%;车轮踏面等效锥度和名义滚动圆半径对单轮对或转向架式走行部稳定性临界速度的影响与轨距的影响程度相同,锥度加大或轮径减小,均会降低机车车辆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周榕生 《铁道建筑》2020,(2):143-147
非洲铁路基础设施陈旧落后,既有米轨铁路逐步升级改造为标准轨距铁路的需求日益迫切。套轨铁路作为一种过渡形式的铁路,既能实现不同轨距列车共线运营功能,满足不断增长客货运输需求,又能节约土地和建设资金,减少环境污染。在既有米轨铁路不中断运营情况下,进行标准轨-米轨套轨形式的铁路改造也是非洲铁路在过渡阶段的必然选择,本文对其中涉及的主要技术标准和关键技术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介绍数显轨距尺在实际检定过程中存在的分辨力问题、进位原则引起的稳定显示问题、零位漂移和温度漂移等问题,从设计原理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沈阳工务器材厂开发的可锻铸铁轨距挡板、可调式轨距挡板、双可调式轻距挡板的结构、作用、性能,推广应用情况及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