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仁学与礼乐的内在联系是完整把握孔子思想及其美学思想的前提,本文在分析孔子仁学结构、礼乐之人性化精神及社会功能的基础上,认为:礼乐是仁学体系的构成要件;礼乐之于孔子不仅是实现仁学理想的手段,同时,礼乐所蕴涵的自由审美精神也是仁学实现的极致境界,因此,美与善的统一不仅是孔子美学的基本特征,也是仁学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2.
"仁"作为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其伦理道德内涵可分三个层次理解:一是"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三是一切道德理念的汇总。孔子"仁学"的道德意义,具体表现为仁与礼统一的思想,中庸思想,义利关系思想等。孔子依托周礼,试图建立理想化的人际关系,构筑儒家伦理道德体系,奠定了中华民族的行为范式,影响后世深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对于孔子思想的研究已经逐渐由伦理、政治层面上升到形而上的哲学层面,其天命思想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重视.孔子天命思想所具有的多重内涵,与孔子对殷周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有关.孔子继承殷商文化原始宗教之天,对之进行了主体性的改造,使之成为满足主体精神慰藉的道德情感之天.孔子继承周文化代表民心民意、作为政权转移依据的政治化的天,对之进行改造,使之成为个体道德的依据.孔子的天命思想相对于殷周文化传统凸现了人在道德领域的自由,但由于脱离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天命又成为决定人事成败、带有宿命论色彩的消极因素.  相似文献   

4.
“和“是孔子音乐思想的核心.这一思想涵盖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乐和“,即指音乐自身的婉转柔和,雍容典雅,强弱适度,高低和谐.其次是“人和“,即音乐与人之间的和谐.“人和“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音乐与人的互相影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就会产生什么样的音乐旋律,什么样的音乐旋律也会影响到人们产生不同的感受和性情.基于这样的原因,所以孔子提出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儒家的“和“的音乐思想.只有在音乐的创作和欣赏中保持“和“的思想,才能实现音乐的表现力以及音乐欣赏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5.
孔子的"德治"思想长期以来颇受人们关注,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应归功于这套理论本身的逻辑性和体系性.爱民、富民、教民是其理论的根本出发点;正己、善政、用贤是其实现该理论的方式和手段,上述一切均是为了实现孔子所向往的"大同社会".  相似文献   

6.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处于公元前四五世纪中西轴心时代,相差一百六十多年,地域、国家、民族、时代、文化的差异并没有阻隔他们心灵、精神的暗相与会,用美国新人文主义杰出代表白璧德的话来说他们都见证了人类正常经验的核心。在中庸这一思想上,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惊人一致地阐明了中庸是天人合一或与神合一的最高的善,是万事万物达到最佳状态的度,是人类最高的道德境界;人类行为若以善为内涵,体会完美的中庸之道,就能实现完满的幸福与和谐。  相似文献   

7.
韦尔施的后现代美学思想的主旨,一是审视后现代的审美文化现实,二是重新思考真善美的关系.通过对传统美学思想的新读,韦尔施赋予了美学在全球化时代以新的使命.回到韦尔施的文本,有助于厘清中国当代美学和文化研究的问题症候,并能给中国当代美学建设提供新的思想参照.  相似文献   

8.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道家美学思想的奠基者.他对中国古代关学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在老子哲学中,美是老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并将其与作为最高实体的"道"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了对人性自然本真状态的理想追求.老子的美学思想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抽象的思辨,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整体性、含蓄性、自然性和柔弱性,这对以后美学的发展及现代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形式与内容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美学问题,也是王朝闻艺术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形式与内容问题,王朝闻从多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论述。本文将从辨证融合的角度,分析王朝闻关于内容与形式问题的整体观点。  相似文献   

10.
孔子的隐逸思想是其政治思想的一个方面,近年来受到海内外学的关注。然而,孔子隐逸思想中的矛盾为人们所忽视。本试图剖析孔子隐逸思想中的矛盾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