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2 毫秒
1.
润扬大桥塔墩基础为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桥位地质复杂,桩基承载力大.结合润扬大桥工程实践,阐述桩承载力自平衡试验方法原理,分析自平衡试桩方法的特点及适应条件,介绍自平衡测试方法试桩情况.  相似文献   

2.
超长钻孔灌注桩承载能力可靠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试验实测极限侧摩阻力,计算规范中各类土统计参数,并分析各类土侧摩阻力的分布概率模型。利用JC法对各类土的可靠度指标进行计算,经分析给出了超长钻孔灌注桩设计目标可靠度,并采用定值法计算了超长钻孔灌注桩抗力总分项系数,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荷载传递特性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无锡市地铁1号线高架桥段钻孔灌注桩试桩工程的现场静荷载试验及其桩身应力测试结果,分析层状地基中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传递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的荷载-沉降曲线无明显拐点,属缓变型;桩端承载力仅分担了桩顶最大加载值的6.8%,该试桩承载特征为典型的摩擦桩;桩身侧摩阻力与桩端阻力并不是同步发挥的,且两者之间相互影响;桩侧摩阻力呈由上而下逐步发挥的变化趋势;在具有相似物理力学特征的土层中,埋深对桩侧摩阻力的影响较显著,部分土层中桩侧摩阻力的实测值与规范的推荐值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以国家重点工程武汉市二七长江大桥桩基检测为依托,叙述了自平衡试桩法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及土层极限摩阻力的全部过程,所得到的结果为相应部门提供了设计和施工依据,得到设计与建设单位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5.
某地铁高架桥段桩基试桩载荷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树杰 《铁道勘察》2012,38(4):29-34
为研究大直径深长钻孔灌注桩的承载特性,根据某地铁高架桥段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试桩静载荷检测情况,分析了静载荷试验结果、桩身应力等。  相似文献   

6.
仓安路高架工程试桩承载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家庄市仓安路高架工程的两根试桩采用自平衡法进行了静载荷试验。两根试桩均为钻孔灌注桩,且采用了桩端后注浆技术。本文介绍了自平衡法的基本原理和桩端后注浆技术,概述了本次试验情况,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桩端后注浆可以有效地提高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7.
120 000 kN钻孔灌注桩静载荷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平衡试桩法对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塔120 000kN(桩径2.8 m)特大吨位钻孔灌注桩进行了静载荷试验,同时进行了2根1.2 m模拟桩静载荷试验.根据现场试桩资料,分析了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将试验结果转化为传统堆载试验曲线,原型桩与模拟桩转换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对某电厂工程嵌岩灌注桩进行了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研究了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桩身应力分布规律及土阻力的分布规律,为嵌岩灌注桩的研究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分析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在不同荷载条件下的桩身轴力分布规律、桩侧摩阻力分布及发挥特性、桩端阻力发挥特性,掌握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竖向受力机理及承载特性,为完善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的设计方法提供借鉴和指导。研究结论: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桩身轴力从桩顶到桩端逐渐衰减,其衰减的快慢反映了桩侧摩阻力作用的大小,并且桩身上部的摩阻力先于桩身下部摩阻力及桩端阻力优先发挥;此外,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的桩端阻力通常较小,其桩顶荷载大部分由桩侧摩阻力承担,按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分类通常属摩擦桩或端承式摩擦桩。  相似文献   

10.
结合铁路桥梁地基基础的可靠度规范改革,根据铁路桥跨荷载标准,应用随机场理论和“校准法”计算了现行桥规中钻孔灌注桩定值设计法的可靠度水准。对各类土层的单位极限摩擦力,端阻力及桩径进行了计算和变异性分析,根据铁路桥跨荷载分项系数,计算了钻孔桩承力的分项系数,总侧阻力及端阻力的分项系数。  相似文献   

11.
砾卵石层冲孔灌注桩桩端注浆后的承载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某工程6根支于砾卵石层且经桩端后注浆的冲孔灌注桩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及其中3根试验桩桩身受力测试结果,对其Q-s曲线的特性、桩身轴力传递机理、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发挥性状进行分析,揭示了注浆后冲孔灌注桩的承载性状及桩侧、桩端阻力的发挥性状,对冲孔灌注桩的设计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桩底后注浆技术在亚黏土层的试验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亚黏土层中进行的普通桩和压浆桩的静荷载压桩试验进行对比研究后揭示:在亚黏土层中,桩底压力后注浆技术对于处理桩底沉渣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桩端持力层条件,使桩体具有强劲的后继端阻和桩端附近侧阻。但这2种阻力增强的机理却存在着差异,前者通过加固桩底沉碴起直接增强效果,后者则通过浆液的渗透和凝固增强桩与土间的侧摩擦系数而起间接增强效果。同时该试验也表明:在各自工作荷载作用下试桩沉降量几乎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13.
通过杭甬铁路客运专线柯桥特大桥单桩静载试验,桩身应变、桩身压缩量及桥墩沉降的测试,研究深厚软土地区桥梁桩基的荷载传递特性及沉降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桩侧摩阻力先于桩端阻力发挥作用;尽管桩端置于强风化凝灰质砂岩上,但在试验荷载下2根超长试验桩的端承比均小于1.5%,桩的承载特性表现为摩擦桩的性质;单桩静载试验实测的桩身压缩量占桩顶沉降量的85%以上;桥墩浇筑完成后经过753d的沉降观测,2个试验墩实测沉降量分别为3.00和3.41mm,其中,无砟轨道铺设后300d的实测沉降分别为0.11和0.25mm,表明在深厚软土地区采用超长钻孔灌注桩控制桥梁基础沉降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风化软岩段桩基侧摩阻力承载特性和桩基安全性,采用自平衡试桩法对某工程水稳性较差的风化软岩段3根试桩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自平衡法试桩荷载箱上部桩与传统静载法试桩的桩身受力方向相反,前者比后者端阻力发挥更充分;在2倍设计荷载作用下桩顶等效竖向位移较小,桩身侧摩阻力、端阻力大部分未充分发挥,实测桩侧摩阻力可能比勘察提供的侧摩阻力值大;按照经验法和简化法得到的3根试桩的计算安全系数差别较小,均大于2.2,验证了试桩的安全性和自平衡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超长大直径群桩沉降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苏通长江大桥主塔超长大直径灌注群桩基础,分别采用目前国内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和美国桥梁设计规范中的荷载与抗力系数设计法对其沉降进行计算,然后再与大型离心模型试验沉降值进行比较,提出考虑超长桩的桩身压缩和采用荷载传递系数修正桩端附加应力的沉降计算方法,得到的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比较接近,仅相差7.8%;同时用该法所得计算值与内昆线某一大跨刚构连续组合体系特大桥超大规模高墩群桩基础的沉降试验值也比较逼近。最后讨论了现行规范中对群桩沉降计算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结合铁路建设工程实际,选择不同地质和工况条件的施工区段,对DDS桩(全螺纹灌注挤土桩)和CFG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对比分析2种桩在复合地基加固效果上的差异;对DDS桩进行实体取芯、局部开挖,研究其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结果表明:地质条件、工装设备和工艺直接影响DDS桩的成桩质量和加固效果;桩底和桩身螺纹质量是保证复合地基处理效果的关键;在承载力以短桩端承力为主的加固区段不宜采用DDS桩技术进行复合地基处理;在承载力以长桩摩擦力为主的加固区段可采用DDS桩技术,但须采取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桩顶荷载影响负摩阻力的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了桩顶荷载对于负摩阻力性状影响的现场试验.针对现场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都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较吻合;与没有桩顶荷载时相比,有桩顶荷载作用时负摩阻力引起的附加沉降较大,中性点的位置较高,附加轴力明显减小;随着桩顶荷载的增加,沉降增加、中性点上移和附加轴力减小的趋势都很明显.结果表明,桩顶荷载对负摩阻力性状的影响是有规律的.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考虑土芯的承载作用,对闭合型地下连续墙基础的沉降特性、内外侧摩阻力、端阻力、土芯顶部反力及其荷载分担比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探讨基础的荷载传递特性。研究结论:闭合型地下连续墙基础呈整体沉降形式;墙内土芯中上部土体其沉降与墙身基本同步;土芯底部附近的土体以压缩变形为主;基础的竖向承载力由其沉降控制,且具有"端承摩擦墙"的承载特性;墙身内、外侧摩阻力的发挥过程和机制不同,墙身外侧土体以剪切变形为主,其外侧摩阻力由上向下发挥;而内侧摩阻力,只有当土芯底部受到足够大的反力时,土芯才会产生相对于墙壁向上的压缩变形而使其内侧摩阻力由下而上逐渐发挥出来。墙身内侧摩阻力、外侧摩阻力和端阻力存在异步发挥现象,外侧摩阻力先于端阻力发挥,而内侧摩阻力最后发挥,且内侧摩阻力沿深度具幂函数分布形式。  相似文献   

19.
软土地层钻孔灌注桩施工及基桩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软土地层地质条件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以及在正式施工前进行的试桩施工和工后的基桩检测工作,可为后续工程桩的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