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有限元计算是获取电机模态的有效方法。基于ANSYS软件,为简化问题以电机端盖为例,通过建模、加载和求解、扩展模态以及查看结果求得电机端盖模态,并将计算结果与锤击法测量的模态比较,验证有限元计算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建模时,对模型进行必要的优化,尽量采用整齐对称、均匀顺滑的网格划分模型,确保求解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大型电机端盖式滑动轴承,利用有限元法对其振动特性进行数值仿真分析。通过模态试验,对轴承的模态参数进行识别和提取,并验证了仿真模型和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进而掌握了大型电机轴承的振动特性及建模方法,为大型电机的低噪声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马天帅  刘赟  王烨 《机电设备》2020,37(2):57-62
针对某型船全回转舵桨电机出现的振动超标问题,通过振动位移传递分析发现电机-基座系统存在一对重根模态,且系统在1/2倍电磁频率附近产生共振。采用振动特性实时测试技术,对振动传递路径进行灵敏度分析,以识别电机振动源。基于PATRAN的模态分析结果,验证了电机-基座结构在17Hz附近存在一对重根模态,并对电机安装基座开展优化设计以避开电机-基座系统的共振频率。结果表明,电机顶部的振动速度从22 mm/s降低至8 mm/s。将有限元法与振动实测技术相结合,可有效解决舵桨电机的振动问题,对立式电机、全回转舵桨推进器等结构的设计与安装及类似振动故障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SC.patran/Nastran,以某船用柴油机机座结构为算例,并且结合类似研究中对约束条件的讨论,进行初步的线性无阻尼模态分析。在船用柴油机机座的模态分析中常存在的局部模态无法辨识,整体模态振型无法提取的实际应用问题,因而本文分别提出模态有效质量系数以及"虚拟梁"2种技巧。通过有效质量系数来进行模态结果的筛选得出具有主要影响作用的主模态,从而剔除了局部模态。通过虚拟梁的方法提取由于局部变形而无法观察到的结构整体振型。在此基础上以期能够更加深入的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有效地将计算数据提取并加以利用。该算例得出的计算结果以及计算方法还能扩展为同类型的机座结构进行针对性的动力学优化计算。  相似文献   

5.
加筋板是船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一阶屈曲分析得到的加筋板失稳模态以局部变形为主,按一阶屈曲模态引入的初始缺陷不能很好反映船体甲板结构的整体缺陷,为了进一步推广高等分析法在船舶与海洋结构物中的应用,本文提出一种能反映船体整层甲板、舱段乃至全船结构整体缺陷分布的失稳模态型初始缺陷引入方式。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加筋板不同初始缺陷形态下的极限强度进行分析并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引入失稳模态型初始缺陷在加筋板极限强度计算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与采用一阶屈曲型初始缺陷相比,采用失稳模态型初始缺陷得到的加筋板极限强度更低,更能保证结构的安全性。考虑失稳模态型初始缺陷,对31个单一参数变量加筋板进行极限强度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合理范围内增高加强筋是提高加筋板极限强度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SC.patran/Nastran,以某船用柴油机机座结构为算例,并且结合类似研究中对约束条件的讨论,进行初步的线性无阻尼模态分析.在船用柴油机机座的模态分析中常存在的局部模态无法辨识,整体模态振型无法提取的实际应用问题,因而本文分别提出模态有效质量系数以及"虚拟梁"2种技巧.通过有效质量系数来进行模态结果的筛选得出具有主要影响作用的主模态,从而剔除了局部模态.通过虚拟梁的方法提取由于局部变形而无法观察到的结构整体振型.在此基础上以期能够更加深入的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有效地将计算数据提取并加以利用.该算例得出的计算结果以及计算方法还能扩展为同类型的机座结构进行针对性的动力学优化计算.  相似文献   

7.
刘轶强 《船电技术》2012,32(11):16-18
本文通过建立某感应推进电机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商业软件ANSYS进行模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感应电机固有频率有效的避开了电机激振力频率,可以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8.
同步推进电动机模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国军  文立辉 《船电技术》2009,29(12):32-34
本文运用有限单元法和模态分析理论,结合大型商业化工程分析软件PRO/E和ANSYS对某同步推进电动机进行了振动模态分析。这项工作为今后各型推进电机的整机及其它零部件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以及动态响应计算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把结构动态特性计算的模态综合超单元法拓广至结构动响应的计算领域。由于结构模态对阻尼矩阵的非正交性带来的耦合阻尼项造成了响应计算的困难,本文采用了保持主对角项阻尼的响应运算,然后根据虚功原理对结果进行了耦合项阻尼的修正。  相似文献   

10.
刘林  吴强 《船电技术》2011,31(8):10-12
本文列出了永磁发电机的负载特性计算方程,分析了永磁发电机的电压变化率与电机参数的关系,根据永磁同步发电机带感性负载运行时得到低电压调整率的条件,提出了通过合理设计电机参数来有效降低永磁发电机的电压变化率的方法,并自行设计了一台低电压变化率的永磁发电机。应用有限元法计算了电机的负载场,计算了电机参数和电压变化率,验证了设...  相似文献   

11.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某感应电机分析模型,并应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了结构分析,得出电机的应力分布及位移云图,同时对端盖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分析结果表明,该感应电机定子满足强度要求,可为电机结构进一步合理优化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物理模型试验一直是解决新型结构或复杂课题的重要手段,数学模型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是解决工程问题的有效方法。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学模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某大型高桩梁板式结构,该结构特点是长桩、深梁、大跨度、大荷载。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数学模型计算和物理模型试验数据基本吻合,从而确保了码头结构设计的可靠性,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码头结构试验和计算手段。  相似文献   

13.
大型集装箱船舱盖布置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航运市场的发展,大型集装箱船不断涌现。文章拟通过分析大型集装箱船的船体变形,研究如何对舱盖板进行合理分块,协调布置舱口盖相关装置,以充分满足航行过程中舱口盖适应船体结构大开口变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保护整流变换器及减少短路时电网中电容放电的影响,船舶中压直流电网中存在大量断路器,造成结构复杂成本高,为此本文提出三种结构的变换器,即基于级联H桥与多端DC/DC的结构(TMPDC),基于MMC整流与逆变的多级调压结构(MVR)和基于不控整流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驱动负载结合的结构(UR-MMC)。本文对三种结构的组成与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在电压谐波,功耗,体积,故障特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最后通过仿真进一步阐述了不同结构在运行波形上的差异。通过各结构的特性分析,为中压直流电网在船舶上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根据产品实际及风险控制需求,结合大型薄甲板总段结构特点、门式起重机起吊能力和吊码布置与加强方案,建立有限元模型。应用数值仿真技术,模拟吊排、吊码和总段起吊过程,预报结构应力分布及变形情况。根据预报结果,合理优化吊装与加强方案,为今后类似结构的吊装方案设计及计算仿真提供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聂军  杨素军  范佘明  余滋红 《船舶》2008,19(1):28-31
自航船模直流电机遥控遥测系统是一种新型的船模试验测试装置,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可根据船模试验的需求和特点,进行合理配置和软件开发,而且该系统还采取了抗电磁干扰和紧急停机等措施,可确保测试信号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通过对一艘4000TEU集装箱船自航船模的直流电机进行测控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测检精度高、性能稳定,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船舶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特性。给出船舶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的机理模型,包括原动机、发电机、推进电机和四象限负载等。在PLECS软件中建立船舶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的仿真模型,实现了系统起动、加速和突然倒车等正常和极端工况的数字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所进行的数字仿真研究的正确性,能够为系统的早期设计提供仿真工具。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多型固定平台生活楼设计的实践,提出了合理布置生活楼,控制人均建筑面积,优化结构设计,正确选用材料的设计理念,从而减轻生活楼的总质量,降低生活楼的总造价。  相似文献   

19.
李闯 《船电技术》2011,31(2):40-42
本文采用模态分析技术及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某感应电机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应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了模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感应电机轴承、端盖和电机整体固有频率有效地避开了电机转子系统不平衡激振力频率、风机电动机转频激励频率及电磁激振力频率.  相似文献   

20.
车辆运输船具有载荷预报难度大、结构设计复杂和强度要求高的特点。以一艘大型车辆运输船为研究对象,对整船分析过程中的主要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包括:车辆运输船整船建模原则和方法、船舶运动惯性加速度和惯性角加速度的直接计算、海水波浪动压力直接预报、整船结构强度分析和局部结构细化计算等。借助于PATRAN/NASTRAN、SEASAM和中国船级社(CCS)的专用水动力软件,采用动态载荷直接计算法(DLA),使整船模型自动处于平衡状态。对目标船进行了整船强度直接计算,进一步对局部应力集中区域进行了详细结构细化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