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客运专线铁路隧道施工稳定性判据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厚俊 《铁道建筑》2006,(12):39-41
我国目前已经开工的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基本上都采用的是单洞双线形式,为形状扁平的超大断面隧道。这样的断面形状从受力上讲与一般的地应力条件并不相宜。由于客运专线铁路双线隧道的断面形状、受力变形规律、承载能力与普速铁路隧道有很大差异,其施工稳定性标准的选择也应考虑客运专线隧道的实际断面形状。而当前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展得很少,《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中提供的参考值缺乏指导性,且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文章对客运专线铁路隧道施工稳定性判据的选择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隧道仰拱施工方法较多,由于客运专线铁路隧道比以往隧道安全性、耐久性和防水性等要求更高,如将以往的施工方法应用在客运专线铁路隧道施工中将不能满足其特殊性要求。为满足客运专线铁路特殊性及《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的要求,通过采用隧道仰拱栈桥施工技术很好地解决了以往仰拱施工方法的不足,提高了隧道仰拱施工速度,满足了隧道工期要求,同时解决了混凝土整体浇筑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国规划修建的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将超过1 000 km,本文以“安全、优质、高效”地建设好客运专线铁路隧道为目标,着重研究、探讨了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建设的有关技术措施。研究方法:以满足客运专线高速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为切入点,分析了客运专线铁路隧道的工程和结构特点,从缓解空气动力学效应,确保隧道结构的耐久性和大断面隧道施工安全等方面,阐述了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具体的工程建设措施。研究结果:与常速铁路隧道相比,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具有其显著的工程和结构特点,建设过程中,必需在借鉴以往工程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完善,形成具有其技术特色的措施。研究结论:合理设置隧道断面和结构形式,加强隧道底部仰拱和填充混凝土结构,确保复合式衬砌隧道结构的耐久性和适应超大断面隧道的工程特点,坚持信息化施工原则等,是做好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建设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4.
据《人民铁道报》报道,8月7日,石(家庄)武(汉)铁路客运专线第一长大隧道——黄龙寺隧道胜利贯通,改写了一山分豫楚的历史,石武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与湖北段连成一线。  相似文献   

5.
客运专线铁路隧道施工要点探索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根据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开挖断面大、防水等级高、质量要求严的特点,提出隧道施工期间各个阶段的控制要点,供客运专线铁路隧道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6.
据《人民铁道》报道 2007年12月22日上午,石太铁路客运专线重点控制性工程——太行山隧道胜利贯通。这是我国铁路隧道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石太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铁道部和河北、山西两省政府发来贺电。  相似文献   

7.
关于客运专线隧道设计与施工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14,自引:11,他引:3  
根据国外高速铁路隧道工程和我国客运专线隧道规划的情况,分析了客运专线铁路隧道的主要技术特点,简要介绍了客运专线隧道建设的关键技术,对客运专线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几点意见,供客运专线隧道的设计者和建设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2008年3月29—30日,第五届铁路隧道年会在西安召开。本次会议是在我国开展大规模铁路建设和高速铁路建设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以铁路隧道建设安全及软岩修建技术为主题,与会专家学者及工程技术人员对铁路隧道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代表们还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郑西铁路客运专线黄土隧道。  相似文献   

9.
新建铁路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浏阳河隧道荣获2011年度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隧道断面大、地质条件复杂,是武广线上的控制工程,也是国内首座穿越城市、河流、高速公路的铁路隧道。该隧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东部,全长10.115 km,属于国内特长、特大断面隧道。隧道为客运专线双线,开挖宽度最大超过16 m,开挖高度超过13 m,断面积超过160 m2,平均埋深  相似文献   

10.
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系统电气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向莆铁路青云山隧道、武广客运专线浏阳河隧道、广深港客运专线狮子洋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分析长大山岭隧道和水下隧道防灾救援用电设施容量、分布特点、负荷等级,提出了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系统电气设计方案,包括防灾电源接引、供电方案、防灾应急照明、消防报警联动控制以及隧道特定环境下满足防火要求的主要电气设备材料选型。力求对我国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系统电气技术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客运专线隧道断面方案研究和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客运专线铁路隧道的建设在我国尚属首次,其断面选型和结构设计无成熟经验可以参考,原设计的时速250 km客运专线隧道衬砌断面和时速350 km客运专线隧道衬砌断面有不足之处。为满足客运专线隧道建设的需要,需要对客运专线隧道断面形式和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研究方法:广泛调研国外高速铁路隧道设计方案和施工经验,从隧道结构受力条件、排水系统布设及工程量大小等方面进行多方案比选研究。研究结果:合理选定了时速250 km客运专线隧道衬砌断面和时速350 km客运专线隧道衬砌断面形式,进一步优化了衬砌结构设计。研究结论:通过客运专线隧道断面研究和优化设计工作,克服了原设计客运专线铁路隧道衬砌断面的缺点。优化后的隧道衬砌断面具有受力更加合理、救援通道的使用更加方便、减少了隧道断面工程数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根据合宁铁路客运专线隧道结构条件,介绍了目前客运专线隧道内主要采用的几种悬挂方式,从悬挂类型、支持结构、下锚补偿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并对不同隧道结构条件下各种悬挂方式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3.
2007年3月12日,温福铁路(福建段)隧道掘进累计100.25km,完成隧道总长的70.23%,在全国铁路客运专线中首次突破隧道掘进百公里大关。  相似文献   

14.
客运专线黄土隧道施工探讨和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客运专线黄土隧道与一般山岭隧道有许多不同之处。对隧道的基底处理、开挖方法和设备的选型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客运专线黄土隧道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对客运专线黄土隧道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谈郑西客运专线黄土隧道沉降控制及基础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断面黄土隧道基础处理及工后沉降控制问题,是郑西客运专线黄土隧道设计中的难点问题之一。本文从黄土的形成、黄土隧道结构特征、压力特性方面入手,结合已修建的铁路、公路黄土隧道基础处理情况、黄土隧道工后沉降理论分析,对郑西客运专线黄土隧道基础处理原则、措施及工后沉降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大断面隧道工程补充单价分析编制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建设被提上议事日程,目前铁路建设标准不断提高,隧道断面随铁路速度目标值的提高而增大。现行隧道单、双线定额已不适用于新隧道结构,需尽快颁布出台大断面隧道定额。此针对大断面隧道工程在暂无定额可用的情况下,对大断面隧道工程补充分析编制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隧道防排水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铁路隧道防排水工程在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从武广客运专线隧道防排水设计、施工过程控制方面,系统详实地总结了客运专线隧道防排水系统质量控制技术和措施,为以后类似的大断面隧道防排水施工起到了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通过对客运专线隧道设计、施工各个方面的分析,总结归纳形成铁路客运专线隧道的关键修建技术.研究结论:空气动力学问题、断面及支护参数的确定、洞口型式、防灾救援、结构耐久性、防排水标准、施工方法等是铁路客运专线隧道的关键技术,采用扩大隧道面积和选择洞门型式或设置缓冲结构解决了隧道空气动力学问题,设置救援通道、紧急出口以及系统防灾救援设施解决了防灾救援问题,采用一级防水标准、耐久性混凝土以及合理的施工方法保证了施工和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9.
在总结一般普速铁路隧道照明设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运输的时代要求和客运专线工作条件的新特点,并参照最新的设计规范和标准的要求,阐述我国铁路客运专线隧道照明设计的要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设计方案,强调防灾系统设计和以人为本的舒适度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从刚刚闭幕的第三届铁路隧道年会传出了令人鼓舞的消息:今后6年,我国将要修建3 000 km铁路隧道,年均增加500km。这标志着我国将由世界隧道大国向隧道强国迈进。2005年,我国高标准、大规模的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已经展开,即将修建的铁路隧道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设计标准高,隧道设计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