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明  戴维摄影 《车时代》2013,(10):120-125
审度仰望着璀璨的星空,鼻腔里的空气夹杂着PM25,每吸一口都像是在愧对着未来的自己,但却又身不由己。不知从何时起,很喜欢顶着星幕驾驶,相比白昼的拥堵,夜晚城市里的道路变得清净很多,没有喧嚣的笛声,没有晕目的尾灯,更没有日间从拥挤的空气里透出的繁杂气息。夜色下,打开音乐播放器,静下心里来细细体验驾驶每一公里的感受,用自己慵懒的目光去发现每一款车背后的思想,将身于北京现代第八代索纳塔中,去体验这个城市的寂静与夜色。  相似文献   

2.
北京的秋天,是这个城市最美的季节,城市里道路两旁渐黄的银杏树就能够勾起你对生活的幻想,而在北京的深山里更有无尽的美景等待着呼喊你的内心。每年的秋天,我都会开车去深山饱览美景,洗涤浮躁的心情,只不过今年的伙伴是Acura MDX。  相似文献   

3.
在瑞士洛桑,住在日内瓦湖边,沿着日内瓦湖开车去日内瓦,还是日内瓦湖边,就是世界著名的日内瓦车展。在看过底特律、东京、法兰克福以及巴黎很多个大车展之后,日内瓦车展并不能十分有效地激起我的热情。只是因为我从来没有去过这个我向往已久的全世界著名的人居城市。所以决定去看日内瓦,顺便也看看日内瓦车展。  相似文献   

4.
最近有香港朋友要去美国自驾游,他驾龄近20年,而且一直都有开车,因此经验和技术都不成问题。但因为这是他第一次在国外开车,更是在一个“反方向”行车的地方开车,为保险起见,他向我请教了一些在美国开车要注意的地方。我告诉他美国是一个名符其实在“车轮上的国家”,所有的道路、私人或公共设施有大量方便驾驶人的设计,除了大城市的市中心区外,完全不用担心指示不清或找不到停车位的问题。交通标志和规则方面只要按一般的交通常识去判断便没有大问题,租车时候只要买足保险,就算不幸遇上事故或其他麻烦也有很全面的保障。唯一要小心的是在公路上变道和路口转弯的时候要格外小心,这也是一股驾驶员在“反方向”开车时最容易犯错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夜别离     
桤成 《车时代》2014,(12):126-131
都市的夜色曾经只在银幕上,斑驳的霓虹和车窗外的流光掠影成为我梦想最初的起点,来到这座繁华陆离的城市,或许应该应该有一把破木吉他相伴,许多年过去了,我们都失去了太多,城市里的光模糊了来时的路。  相似文献   

6.
思诚 《世界汽车》2009,(3):124-124
刚买思域不久.新鲜劲儿还没有过去,每天都琢磨着开车去哪里玩儿。怎奈没有同伴.导致我兴致全无。后来.一次开车与另一辆思域相碰,我们两个车主却成为了朋友.也算不打不相识。通过这个朋友.我加入了车友会。  相似文献   

7.
田晖 《时代汽车》2005,(2):88-89
出差到鄂西恩施,完成在宣恩、鹤峰的工作后,到了来凤县。来凤县城与湖南龙山县城相隔只有条河,桥相连,龙凤呈祥。在来凤,遇到位开办驾校的朋友,他想满足我作为新手的驾车瘾,让我体验驾大车与开小车的不同,体验城市开车与山区开车的迥异,决定给我一辆大货车,让我自来凤经咸丰到利川自行驾驶。  相似文献   

8.
刚刚拿到汽车驾驶执照的时候,兴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恨不得即刻开车上路去体验那种紧张、刺激的感觉。在软磨硬泡和人情攻势之下,我的同学终于答应把他的“老婆”——红色富康车借给我。望着他一副难舍难分、可怜兮兮的样……  相似文献   

9.
思达 《车时代》2007,(12):50-53
很多人买敝篷车,不见得是要享受拂面而过的风。一方面是为了感受那特有的开阔感,而另一方面,多半是因为在某些时候想有一个更加开阔的视野。不过,我想没有人会在下雨天敝开车顶去欣赏北京三环路上堵车的风景。那就没有办法在这样的情况下欣赏城市的雨夜了吗?驾驶一下欧宝雅特的这款的全景风挡车型,你就会知道答案了。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几年,开车数万英里,幸好末被警察关心过,却听到一些朋友与警察打交道的故事。 从美国电影或电视上常常看到,一旦发生什么问题,警车从各个方向呼啸而至,实际上在美国除城市市区外,一般道路上几乎看不到警察。在市区,有开车的警察,也有骑自行车的警察,有时还可看到骑马的警察,你看这张照片里行人对骑警颇感兴趣,小孩还伸手去摸一下警察的坐骑。而在高速公路上,虽然不见得有很多看得见的警察,但他们却无处不在,只要你开车超速,说不定什么地方就会窜出一辆警车。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春节,大年初三,南方某修理厂李总在办公室值班,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响,老板拿起话筒,电话里传来:“我是一位三菱车主,一周前刚在你们厂做过保养,今天全家三口开车去旅游,下坡时发现方向抖动,下车检查,左前轮胎螺栓松动,轮胎已快飞出来了。幸亏及早发现才没有酿成大祸,不然一家三口就去见阎王了。现在车就在路上,请你们来现场看看。我们全家要求:第一帮我把车修好;第二带上现金2000元,赔偿全家的精神损失。”  相似文献   

12.
择伴出游     
<正> 前同事过来小坐,说打算春节前后驾车出门。我问去哪里?答说东北。而且是要先等南方一哥们儿开车过来找他,然后两人再一起去东北,找另外一个刚认识不久的朋友去玩儿。我听这计划里水分颇多,就问:"现在去东北可是冬天,路况跟平时可不一样。你原先这个季节开车去过东北没?"对方说:"别说这个季节,自打驾车,还没去过东北呢。""那你那个南方朋友去过没有?"对方说也没有。我说长途旅行,尤其是去从不熟悉路况的地区旅行,最好还是和熟  相似文献   

13.
F1每年有16-18站。在为期8个月的时间里作为记者的我要周游各国,平时根本没有时间看金融、经济新闻,只能用双眼去观察各国的现实情况。无论在哪个国家,只要基本治安能够得到保障,小孩子就可以在外面玩到很晚,等到白天玩累了肚子饿了,一想到母亲的笑脸和晚饭就会回到家里。  相似文献   

14.
转眼间,入伍已近7个年头了,经部队大熔炉的锻造熔炼,我由当初的毛头小伙成长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军校大学生。7年里,我一直在与汽车打交道,前3年在部队学车、开车,后4年在军校学习汽车指挥课程,汽车成为我军旅生活的主旋律。回想从军的7年里,给我印象最深刻、最令我难忘的是第一次上车学驾驶时教练给我说的那句话:“开车时,遇到情况要按喇叭,按喇叭的目的,首先是警告自己,其次才是提醒别人:注意,前面有人;小心,有车通过”。  相似文献   

15.
惊魂记     
《驾驶园》2015,(8)
<正>本妞儿路盲一枚,因此才会滋生出这个曾经令俺饱受惊吓的迷路的乌龙故事。当年刚学会开车不久,家里领导和本妞儿以及另外一对夫妇租了一辆车去洛杉机愉快地玩耍了几日。因为有两位领导开车所以俺和另外那位太太只负责安全地坐在车里就可以了。等俺们返回的时候,那对夫妇决定留在俺们途经的城市里他们另外的那一窟里,而俺和俺领导则要返回原  相似文献   

16.
一开始我是跟驾校老师学习,上了十几个小时的课就去路试了,结果没有通过。于是老公自告奋勇,我也想省点钱。把流传甚广的名言“两口子要离婚就教开车”都抛在脑后面了。  相似文献   

17.
<正>去年我开着一辆昂科拉在去大连的路上偶遇暴雪,今年我们去塞罕坝的路上也遇到了大雪,不同之处在于这次我们是主动去找的。同事扔给我一把昂科拉的钥匙,说是做一个冰雪的选题。我本身对于冰雪是充满敬畏的.因为我曾经为了拖一辆奔驰S级把拖车绳拽断了,更为了救一辆误入"歧途"的路虎发现而刨雪坑刨了不知道多久。虽然这些有点缺心眼的事情的始作俑者并不是我,但却让我知道在冰天雪地里开车没那么容易,何况这次还是一辆小巧的城市SUV,我脑中充满了各种疑惑。  相似文献   

18.
乡村之夜     
打完最后一个字,已是深夜了,喝足了茶叶水的我毫无睡意,便关了电脑、点上蜡烛、熄了台灯。一直在城里居住,好久没在乡下的家里过夜了,已习惯了城市里的嘈杂,这静静的乡村夜晚仿佛让我到了另一个世界。推开窗户,春日里的暖风夹着一股槐花的清香扑面袭来,甜甜的像是刚酿成的米酒。这二楼的窗口正对着一棵槐树,一窝一窝怒放的槐花在夜色中隐隐约约,像是冬日里的积雪。我在城市居住的小区也有许多槐树,槐花却很少,看上去比乡下人"文明"的城里人没等花开就把它们摘得干干净净了。有风吹过,南面的树林里传来"哗哗"的声响,白天我曾骑着越野车在这里玩了一下午,家里的几条狗跟在后面累得气喘吁吁。因为这片树林,我经常会抽时间回来,而且每次回来都是骑越野车,这里是一块天然的越野场地,可以让我和摩托车尽情撒欢儿。  相似文献   

19.
车这个东西     
林先生第一次开车,颇有些传奇色彩。“我没学过开车,第一次开就是开货车走长途。你别不信,我开车真是有天份的!”当然,这是件特危险的事情,但对于林先生,“开车”是不用学的。  相似文献   

20.
每一个白天,我都在钢筋水泥构成的灰色森林里奔走,在匆忙的人群中追赶着时间。只有到了夜晚才是我自由的时刻,霓虹灯下的街道有我漫步的身影;红墙绿瓦间有我肆意的徜徉我是个向往自由的人,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却把我禁锢。我喜欢在夜晚游荡,降下车窗看着路边还在营业的店铺,从后视镜里看着快速消逝的霓虹灯,感受着夜晚凉爽的微风拂过我的脸,将我一身的疲惫吹去,唤起我灵魂深处的活力。深踩油门,去这个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