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剑国 《航海》2014,(4):46-48
船舶航行在海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处理不当对海上贸易安全及船员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中国沿海水域是海上交通事故的多发区,沿海航行船舶的风险性高.应引起船舶驾驶人员的高度重视。本人结合多年的航海实践经验及航海专业知识谈谈中国沿海航行船舶的风险与对策。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中国海监南海总队与广东省总队所属相关支队12月12日在深圳蛇口赤湾对开海域,对违规倾废作业进行检查,以规范海上船舶作业,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此次联合执法共出动10艘执法船艇,从12日起至15日在珠江口海域开展大规模海上联合执法。据了解,珠江口海域疏浚活动频繁,存在违规倾倒现象,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对此中国海监南海总队组织第七支队、第八支队成立倾废监控执法组,于2013年6月开始对珠江口海域的海上倾倒作业活动进行监控,目前,违规倾废现象得到一定遏制。  相似文献   

3.
海事消息     
《水上消防》2012,(3):40-41
我将全面引入"海上高速"规划从在深圳举办的船舶定线制和船舶报告制国际研讨会上获悉,随着航运业的发展,我国沿海水域的通航密度迅速增大,船舶交通流分布日趋复杂,沿海船舶碰撞危险度也随之增大。为降低沿海水域船舶事故的发生率,提高通航资源的利用率,我国将全面引入"海上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海上风电产业发展迅猛,海上风电建设居全国领先地位。但由于海上交通环境复杂、施工作业频繁以及渔业活动影响等原因,海上风电场通航安全存在较大隐患。本文探讨了一套集成运用位置感知、气象监测、视频监控、移动互联、智能分析等手段的智能化海上风电通航安全监控系统,实现对海上风电场周边通航环境实时掌握、作业船舶和人员动态监控预警、施工运行作业综合管控等功能,以全面提升海上风电通航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无线通信技术和物联网技术迅速发展,船舶移动异构通信网络建设引起了广泛关注。船舶移动异构通信网络支持智能化和多模式通信,可以显著提高海上船舶与岸上基站、海上船舶之间和海上船舶与作业平台的通信能力。本文针对船舶异构无线网络,结合物联网和船联网技术,系统研究船舶移动异构网络切换信号的预测算法和流程。  相似文献   

6.
何立居 《航海技术》2007,(B03):36-38
同步定位卫星通信系统是集精确定位与短文字通信于一体.为海上船舶监控管理提供一个平台。为减小海上船舶海损事故的发生,提高船舶监管能力,探讨基于同步定位卫星通信系统的船舶监控管理系统的特点,以对海上船舶进行监控管理、遇险救助等。  相似文献   

7.
由于沿海水域污染严重,近海水产养殖空间进一步压缩,海洋养殖走向深水已成为行业趋势,深海网箱已经成为拓展海洋养殖空间的重要装备。本文分析了目前普遍使用的网箱结构、提出了船舶航行可能对海上渔场平台产生的安全隐患。根据附近水域各类在航船舶的特点,提出了建立海上渔场安全监控系统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自航耙吸挖泥船分布在全球海域沿海区域施工,在安全生产监控管理方面存在着监控盲区、无法远程实时查看船舶状态及船舶设备智能报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卫星宽带系统的全覆盖,通过搭建船舶"虚拟专用网络",构建了耙吸船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船舶安全管理的实时、可视,切实提高船舶和企业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管控能力。  相似文献   

9.
海上船舶登临制度是由海战法上的登临拿捕演化而来的,后期分化为军舰战时临检和政府公务船舶平时执法登临两个方向,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基本确立了登临权法律体系。基于海洋法实践的差异,中美两国的船舶登临执法程序有较强的可比性,虽然美国至今尚未签署和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但以该公约为基础制定了相对全面完善的海上船舶登临执法程序。当前我国海上船舶登临法律制度多纲领条款、少具体行动程序,多原则条款、少细节分类及规范,部分术语的用法也不准确。通过对比中美船舶登临执法主体、对象、行使要件、行动程序,给出优化完善我国海上船舶登临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强对海上船舶的管理与监控,提高海上交通安全性,对船舶的实时跟踪与监控具有重要作用。船舶动态跟踪系统结合了网络技术、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信息技术等先进的技术,可以实现海上24 h的船舶动态监控与跟踪。本文对现有船舶动态跟踪系统进行数据库的优化升级,采用一种分布式体系结构的数据库,重点对船舶动态跟踪系统的数据访问、数据监控等内容进行了研究,有助于提高现有船舶动态跟踪系统的数据库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