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施华  裴涛 《铁道学报》2002,24(3):36-39
用有限差分法对漏泄同轴电缆的电容进行了计算,文中首先从Laplace方程出发导出了漏缆横截面内电位的差分方程,给出了径向各分界面处的边界条件并进行了离散化,得到了电容和特性阻抗的计算式,然后对该方法的计算精度以及人为设置的我边界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给出了电容收敛曲线,最后对漏缆缝隙角度对电容值以及特性阻抗的影响情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舒琳  施华  王均宏 《铁道学报》2003,25(3):65-68
漏泄同轴电缆结构看似简单,但其电容电感的精确计算并不容易。在前面的工作中我们给出了漏泄同轴电缆电容的精确计算方法。本文则给出漏泄同轴电缆电感的数值计算方法,并研究漏缆电感与漏缆外导体上缝隙角度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的求解漏缆电容的数值方法,得到比较精确的漏泄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及其随缝隙角度变化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3.
铁路漏泄同轴电缆直流隔断器设置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电气化铁路中因漏泄同轴电缆(以下简称为"漏缆")直流隔断器设置不当而导致其损坏的问题,开展铁路直流隔断器设置方案的研究。首先计算静电感应电压和电磁感应电压的大小,给出计算示例;分析直流隔断器设置的必要性和作用;最后通过方案比选提出了建议的设置方案。每隔500~750 m在漏缆一端设置直流隔断器,阻断直流和低频电流通过漏缆,防止漏缆上的电磁感应电压超过规范的限定值;漏缆另一端接地,对静电感应进行防护和消除,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目前,中、长铁路隧道主要采用漏泄同轴电缆(漏缆)作为载体进行无线信号覆盖。本文针对现有GSM-R漏缆挂设高度对线缆维护和检修的不便,建立隧道环境下的漏缆信号覆盖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分析隧道中漏缆挂设高度对无线信号覆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不同场景下的信号覆盖测试验证仿真计算的正确性,确定合适的漏缆挂设高度。研究结论:(1)在双线隧道中,当机车天线位于同侧靠近或异侧远离漏缆时,随着漏缆挂设高度降低,等效耦合损耗逐渐增大,但异侧变化幅度相较于同侧情况小;(2)综合考虑隧道内通信质量和漏缆维护两方面,对于非列控需求线路,可以将漏缆挂设高度降低至2. 5 m;(3)对于列控线路,将漏缆挂设高度降低至2. 5 m应谨慎;(4)增大设备发射功率或减小直放站间距能够弥补降低漏缆挂高后对信号覆盖的影响;(5)本研究成果可为相关铁路规范修编和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外地铁无线通信工程采用漏缆实现电磁场覆盖成为首选方案。地铁工程建设中对漏缆的方案选择、材料选型、配置均需严密的计算和严格的审查,在漏缆采购、漏缆安装、漏缆测试等不同阶段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用以确保漏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6.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对铁路无线系统的漏缆的隧道外吊挂支柱的悬挂荷载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力学分析,并以沿海通道为例进行了计算,给出了漏缆悬挂支柱的荷载,归纳出便于工程设计使用的荷载选用值,并列出了钢绞线选型原则。  相似文献   

7.
漏缆作为城市轨道交通TD-LTE车地无线通信主流传输介质,具有传输信号稳定、覆盖均匀、敷设距离远等优点,但其价格较贵,因此敷设单漏缆还是双漏缆需要深入研究,通过对多个应用场景可靠性方面进行深入比较分析,确定了不同车地无线方案所采用的漏缆敷设方式,综合考虑价格及可靠性因素,给出综合承载场景下应采用漏缆敷设方式,建议单独承载信号系统情况下地下段宜采用单漏缆,高架段宜采用双漏缆敷设方式。  相似文献   

8.
轨道交通改造工程由于线路复杂、干扰因素较多,漏缆敷设存在较大的难度,为此研究轨道交通改造工程多种场景下的漏缆敷设方案。阐述漏缆敷设一般要求及其敷设范围,分别对隧道段、地面段、高架段以及车站段的敷设方案进行研究,提出各场景下的敷设方式、敷设高度以及敷设剖面图,对关键技术指标和相邻小区干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对国内地铁CBTC信号系统的关键技术车地通信的应用进行了阐述,漏缆通信技术相对其他技术而言具有稳定、可靠的特点以及较好的性能价格比,并介绍了漏缆在天津地铁2、3号线中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精确地计算悬索桥主缆各种状态下的温度场,对于悬索桥的架设至关重要.为此,在一些基本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主缆的热分析模型和非稳态热传导微分方程,推导太阳热辐射和热对流边界条件,主缆计算模型的热物性参数则采用了模型试验得到的结果.为了得到特定环境条件下的数值解,建立主缆温度场的计算方法及主缆热平衡矩阵方程.研究结论:通过对某桥梁主缆温度场的有限元计算及与实桥主缆温度场实测结果的对比,证明了计算方法的精确和可靠,可用于悬索桥主缆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的温度场计算.  相似文献   

11.
12.
TBM由PLC系统集中控制,对液压系统的温度、液位、压力、转速及机械机构的动作进行检测,使之按照设定的程序运行.从而完成各种工作状态。对PLC控制系统各种干扰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抗干扰设计中采取多种抗干扰措施,从而有效地抑制干扰,使PLC控制系统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3.
铁路工程建设实行监理,对于提高铁路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控制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此对铁道行业的监理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重点分析了施工监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监理工作的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房间式铁路客车空调机组性能检测装置,经实际使用,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京沪高速铁路接触网设计中的防雷措施为例,针对该线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通过对避雷器分布方式与雷击跳闸概率关系的分析,提出了依据不同雷区等级差异设置避雷器,最后对避雷器的设置分布和安装方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负弯矩作用下结合梁挠度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砼结合梁在负弯矩作用下,随着荷载逐渐增加,混凝土板中的裂缝不断产生和发展,梁的刚度也随之逐渐下降,荷载-挠度关系趋于非线性,因而材料力学中求挠曲线的二次积分法对负弯矩作用下的砼-钢结合梁无法获得解析解。本文提出了求钢-砼结合梁负弯矩作用下挠度的数值积分法,把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短区间的线性问题,推导了计算公式,建立了计算模型,编写了电算程序,通过反复迭代计算先获得结合梁截面的弯矩-曲率(M-φ)关系,再根据这一关系进一步求得结合梁各截面的给定荷载下的挠度,从而可绘出梁的某一级荷载下的挠曲线或某一截面的荷载-挠度(P-Δ)曲线,本文利用编写的电算程序对芜湖桥的两根大型试验结合梁T1,T2梁进行了试算,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19.
蓝浩伦  巨建民 《铁道车辆》2011,49(10):1-4,47
以轨道车辆为背景,依据转轴公式和平行移轴公式得到车体截面内任意倾角部件的惯性矩,进而获得截面的刚度及其灵敏度。在已知车体刚度分布的前提下,依据车体刚度及其灵敏度,通过调整刚度薄弱位置相关部件的截面尺寸,可达到提高车体刚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对AutoCAD ActiveX Automation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且把它和其它AutoCAD二次开发方法进行了此较和分析.用编程实践的方法给出了C#结合AutoCAD ActiveX Automation进行的二次开发在信号平面布置图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