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7 毫秒
1.
肖凡 《上海汽车》2012,(9):42-44,57
结合实践运用,分析探讨了一种先进的发动机生产线零件管理模式,即引入基于RFID射频技术的电子数据芯片系统,通过附载于加工零件上的电子数据芯片和配置于机床设备上的读写装置,对整个生产过程信息进行无缝记录,使得零件精确追溯成为可能,实现了现场零件管理的标准化、自动化和网络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图像识别技术ORC(即光学字符识别),提出了汽车整车上牌章证信息智能核对系统,将车辆上牌单证与法规单证关键信息进行智能化识别、核对和信息存档,提高单证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极大提升了整车质量在线检验效率,也为整车产品精确追溯性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3.
随着汽车安全要求不断提高和汽车召回制度不断完善,如何实现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和追溯管理,已成为汽车生产管理中的关键环节。本文针对汽车发动机装配线生产过程,对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范围,采集方案和系统结构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保障数据存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方法进行了探讨,进而详细介绍了数据查询、追溯、统计分析等生产管理和信息查询实用功能,从整体上构建了汽车发动机装配线数据采集和追溯系统的总体架构。  相似文献   

4.
作为国际上通行的行之有效的工序质量管理技术SPC,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国内企业的重视。本文介绍了利用32位的S3C2410 ARM处理器,移植WINDOWS CE内核构建嵌入式SPC系统。  相似文献   

5.
1引言 统计过程控制(SPC)体系足由受控过程的确定(即识别受控过程与确定受控过程质量控制点)、受控过程SPC技术的实施和SPC体系审核等所构成的过程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应用SPC技术提升重型汽车涂装质量着眼于首先要建立行之有效的SPC体系,并应用统计技术来减少涂装生产过程的波动,维持生产过程的稳定,提高过程能力,预防不良品的产生,保持和不断提高产品的涂装质量。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产品信息追溯管理系统。通过运用ERP大数据平台,对供应商条码管理系统、智能仓储管理系统、SMT防错料与追溯管理系统、PCB板上二维码标识进行管理,来实现产品智能追溯。实现每一个产品都对应有不同的追溯二维码,提高了产品追溯的精确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7.
危险品运输的安全管理事关人民群众和国家的生产安全,一直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此次研究建立了一套从危险品运输车辆的设计、制造、使用到维修报废的全生命周期信息追溯系统,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强化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并作为标准化产品危险品运输车辆生产企业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工程质量管理角度,阐述了质量追溯的概念、原理以及发展历程。结合当前工程信息化管理技术,将近场通讯(NFC)和可视化二维码技术引入到工程质量追溯管理中,提出了基于上述技术的工程信息化质量追溯系统架构设计和流程设计方法,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现场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需求,开发了基于GPRS远程信息传输、数据存储、分析平台和广域网(WAN)多用户实时访问信息门户(PIP)的混凝土拌合站生产过程动态监控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混凝土施工过程信息数据处理的智能化,解决了混凝土施工过程管理信息的真实性和反馈响应及时性问题,达到了对混凝土施工过程动态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在以批量生产为特征的相关行业中,统计过程控制(SPC)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过程能力分析事实上已成为现代企业实施质量控制的一种有力手段。完善SPC过程能力的评估方法和进行有针对性的质量改进,能有效地提高生产过程的运行质量。  相似文献   

11.
在以批量生产为特征的企业中,统计过程控制(SPC)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过程能力分析事实上已成为现代企业实施质量控制的一种有力手段。文章通过分析和实例指出,完善SPC过程能力的评估方法和进行有针对性的质量改进,能有效地提高生产过程的运行质量。贯彻SPC时所采集样本的实际分布情况和样本的单值进程图,在实施过程实时监控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批次性质量追溯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明海  赵敏 《汽车工程》2006,28(6):595-597,601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的实施对汽车生产厂商的召回可追溯性提出了要求。文中定义了可追溯性的特点、范围、功能,提出建立以批次管理为核心的质量追溯方法,实现贯穿召回前及召回中的全过程追溯管理,为汽车厂商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分析是目前非常实用的一种分析手段,通过收集数据并对其进行清洗,能够获得大量的有效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关联后通过分类、聚类、寻优等手段可获得人工无法发现的隐藏在数据中的一些问题及特性,从而为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等方面改善提供思路和方向,这也是各行各业都在不断推崇的一种分析途径。现阶段,PCB工厂数据追述困难,现有的数据收集系统只能记录追溯到批次,无法实现PNL及拼版追溯管理,且数据需经历多次记录汇总,才能录入系统中,工作效率十分低下,且存在数据丢失的风险,导致无法进行智能化管理。针对以上分析,现需根据外形数控的走刀程序结合二维码坐标程序进行mapping追溯管理系统开发,实现信息在线收集,利用成品拼版二维码实现拼版信息追溯,为后期大数据清洗、分析、关联、分类、聚类等操作提供基础,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为企业带来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4.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长期稳定地制造出高质量的发动机是各发动机厂追求的永恒目标,而运用SPC技术对发动机及其零部件的关键、重要质量特性进行连续的过程监控为稳定发动机的制造质量可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因此,SPC在各发动机厂得到了广泛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基于过程的多车过程数据的精确管理方法。通过对过程和模型的逻辑编码,自主开发的软件系统能够精确匹配模型和过程,解决了存在于多模型过程信息精确管理方面的难题,对商用车行业总装工艺的精益管理及技术具有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车辆结构参数和道路环境信息的实时准确获取是提高智能汽车运动控制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车辆质量与道路坡度信息是多种汽车控制系统的必要信息,因此质量与坡度在线估计的研究一直受到关注。针对车辆质量与道路坡度的联合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交互多模型的质量与坡度融合估计方法。首先,设定了适宜进行质量精确估计的工况条件,据此提出了基于模糊规则的质量估计置信度因子计算算法,进而设计了基于置信度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车辆质量估计算法,以实现质量的在线估计。然后,以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为基础,建立了运动学和动力学2种坡度估计模型,并设计了基于运动学模型的线性卡尔曼滤波坡度观测器,基于电子稳定性程序ESP的纵向加速度信息实现坡度估计,设计了基于动力学模型的无迹卡尔曼滤波坡度观测器,基于ESP和发动机管理系统EMS的力信息实现坡度估计。运动学模型未考虑车辆姿态信息,坡度估算结果与实际值有偏差;动力学模型对模型精度要求高,算法稳定性差,为充分发挥2种方法优势实现坡度的精确估计,采用交互多模型算法实现了2种坡度估计方法的加权融合。最后,对所设计的算法进行了实车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质量与坡度估算算法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准确性,适合智能汽车运动控制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我厂以提高产品质量为目的,建立了质量信息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以充分发挥质量信息的管理职能,实现快捷、准确、高效、省力的现代化质量信息管理。  相似文献   

18.
车辆结构参数和道路环境信息的实时准确获取是提高智能汽车运动控制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车辆质量与道路坡度信息是多种汽车控制系统的必要信息,因此质量与坡度在线估计的研究一直受到关注。针对车辆质量与道路坡度的联合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交互多模型的质量与坡度融合估计方法。首先,设定了适宜进行质量精确估计的工况条件,据此提出了基于模糊规则的质量估计置信度因子计算算法,进而设计了基于置信度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车辆质量估计算法,以实现质量的在线估计。然后,以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为基础,建立了运动学和动力学2种坡度估计模型,并设计了基于运动学模型的线性卡尔曼滤波坡度观测器,基于电子稳定性程序ESP的纵向加速度信息实现坡度估计,设计了基于动力学模型的无迹卡尔曼滤波坡度观测器,基于ESP和发动机管理系统EMS的力信息实现坡度估计。运动学模型未考虑车辆姿态信息,坡度估算结果与实际值有偏差;动力学模型对模型精度要求高,算法稳定性差,为充分发挥2种方法优势实现坡度的精确估计,采用交互多模型算法实现了2种坡度估计方法的加权融合。最后,对所设计的算法进行了实车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质量与坡度估算算法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准确性,适合智能汽车运动控制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9.
重庆康明斯MES是一套运行在局域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应用系统。该系统将采用条码识别技术、数据转换技术等对发动机混流装配过程的有关信息进行及时采集,并对发动机生产过程的诸多方面进行实时地跟踪、控制管理,实现生产过程的计划控制、质量控制、物料管理以及装配作业管理等功能。  相似文献   

20.
随着汽车行业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运用好SPC、MSA等质量管理工具显得尤为关键。本文主要利用了本人在上汽变速器有限公可实际生产操作中对于SPC、MSA运用现状的认识,结合公州最新引进的质量管理工具Q-DAS软件,并把握公司对生产质量控制统一管理、统筹策划的人方向,对公司运用Q-DAS软件进行数据录取、计算分析的方式及于段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与读者共同探讨运用Q-DAS软件后公司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