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ISBN作为随书光盘馆际共享桥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随书光盘共享系统的结构模式,通过理论模型和现实情况分析了将ISBN作为图书馆间资源共享桥引的可行性,指出在双向翻译中ISBN作为桥引产生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为简化信息中心的结构、提高系统自动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无伸缩缝桥梁(简称“无缝桥”)技术发展,介绍了无缝桥优点、应用和研究热点,分析了无缝桥纵桥向受力特点、桩-土相互作用、台后土压力与抗震性能,指出了新技术研发与应用的现状与发展方向。分析结果表明:无缝桥技术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已开展了大量的实桥监测和其他研究;在纵桥向受力方面,温度变形是其主因,现有规范中所给出的平均温差与实桥监测结果相差较大,应研究精度更高的计算方法;桩-土相互作用是整体桥受力的特点与研究的难点,在计算土抗力时,m法应限于小位移的无缝桥,位移较大时宜采用p-y曲线法;桥台桩基受力复杂,H型钢桩存在屈服、疲劳、屈曲的破坏可能,混凝土桩则易出现开裂病害;无缝桥温升时台后土压力增大,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它随水平变形量和往复变形次数增大而增大的机理、量值和分布未达成共识,有待今后深入、系统的研究;纵桥向受力分析应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考虑结构-土相互作用和节点非线性性能;钢主梁受压稳定性和混凝土主梁抗裂性能是研究与设计的关键;引板是无缝桥的病害易发构件,面板式引板应减小板底摩阻力,避免开裂和末端沉降,而斜埋入式引板应控制其末端之上接线路面的隆起和下陷;许多无缝桥新技术已被提出并得到应用,今后还需深入研究,如:新材料与新构造在无缝桥各组成部分、台背、桩基与引板中的应用等;无缝桥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健性、抗倒塌和防落梁能力,抗震研究已取得可喜的进展,但许多国家尚未形成相关的设计规定,应继续研究,为将来的应用和规范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作为上跨四级航道和一级公路的城市主干道桥梁,文章根据华舍大桥桥址处建桥的自然条件和特点。介绍了该桥的桥型方案构思、主桥的总体设计及结构构造、结构静力分析和稳定分析,探讨了此类桥型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密切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在桥涵水文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利用计算机计算设计洪水位和设计流量,由引推算出桥孔径和墩台冲刷深度,使设计文件更加及时、准确、设计质量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5.
大跨度铁路斜拉桥竖向刚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桥梁结构动力学和车辆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将车、桥作为联合动力体系,分析了列车地桥速度、主梁刚度、车辆阻尼、桥跨阻尼等因素变化时,对大跨度铁路斜拉桥的桡度、司机室加速度、司机室挠度、旅客舒适度及车辆脱轨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某立交桥箱梁钢管支架设计与施工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龙景互通立交桥1#桥预应力连续现浇箱梁为例,介绍了作为现浇箱梁承重支架的扣件式钢管支架计算和施工方法,从而保证桥梁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施工。  相似文献   

7.
我国目前建造的系杆拱桥以竖直拱面和垂直吊杆为主流形式,本文通过对比研究,系统探讨了系杆拱桥的拱肋及吊杆的结构形式变化对系杆拱桥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的影响,基于结构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对其拱肋及吊杆形式的选择提出了合理建议,对于桥梁结构选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根据结构易损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对系杆拱桥结构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在系杆拱桥养护检查中引入易损性分析的结果,突破了现有规范对系杆拱桥检查针对性不强给日常工作造成的困局,提高了养护检查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集成化CAD系统和钢桁梁桥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运用面对象的设计方法,与编程技术,完成了钢桁梁桥CAD系统结构对角模型及其数据结构,讨论了了工程数据 和图形核心系统,开发了钢桁梁桥自动制图模块,对工程CAD技术在格梁工程中的发展和应用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于车体通过桥梁的动力响应问题,通常是将车辆子系统和桥梁结构耦合为一个系统,同时进行分析.文中提出一种近似但具有足够精度的方法用以计算车-桥耦合系统的动力响应.将车-桥耦合方程分解为两个部分,忽略作用在桥梁上的由移动车辆产生的惯性力项,只剩下移动力项.计算出桥梁在移动力作用下的响应,并把此响应作为车体动力响应的激励源反馈给车体,从而计算出车体的响应.从数值计算的角度,采用MATLAB编程并与车桥耦合系统精确的数值解作对比,验证了轻车过重桥情况下本文方法的可行性.通过分析表明,此方法能避免车-桥耦合系统计算时的庞大运算.  相似文献   

11.
中,小型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CAD系统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中小型承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CAD系统的研制的思想,结构与分析及主其于AutoCAD的系统实现方法作了一些讨论,并以简支变连续的板梁桥为例,介绍了系统的组成,相关及关键部分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天桥是浙江省九龙山旅游度假区内的一座空间索桁架结构人行桥,主桥跨度208m。该桥具有自重较轻和抗风性能好的特点.桥跨结构由承重索、背索、桥面索及抗风索等组成,所有索都施加了预应力以增加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由于桥塔、主缆和桥面索都采用空间结构形式,使施工难度增大.介绍了该桥猫道结构的设计方案和设计思路,采用了考虑非线性影响的解析的索结构计算理论.计算了该桥猫道结构恒载与活载下的结构线形和内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碰撞对山区高墩桥动力响应的影响,以某一大跨度高墩桥体系为原型,充分考虑了碰撞过程中的刚度变化、能量耗散以及桥墩的非线性行为,基于OpenSess平台建立了两种典型桥跨结构的弹塑性动力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所选的天然地震波和人工地震波对比分析了碰撞效应对山区高墩桥弹塑性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碰撞会对高墩桥结构的动力响应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特别是场地条件较差时,其最大改变率为15.86%,桥墩与主梁的连接方式会进一步改变碰撞对桥墩变形的影响程度;相邻结构动力特性差异越大,高墩桥体系发生碰撞的概率就越大,但碰撞次数的增加可能会对桥墩变形起到限制作用,降低桥墩的响应,在确定山区高墩桥体系相邻结构周期比时,既要考虑相邻结构动力特性差异对碰撞概率的影响,还应考虑其对碰撞效应的影响;高墩桥的梁-桥台碰撞主要受地震动作用大小的影响,地震动的强度和相邻结构动力特性的差异均会对梁-梁碰撞产生影响,在对高墩桥进行减撞防撞设计时,应针对不同的碰撞位置采取不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箱梁桥挠度在线监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获取箱粱桥实时挠度数据,根据箱梁桥结构特点,研究了新型激光视频挠度/位移测量系统(LVDMS)和非接触式张力线桥梁挠度测量系统(NWSWS),阐述两种系统的结构、原理,分析两种系统的性能、测量精度和影响因素。对不同测量需要的情况可分别采用两种系统进行在线监测。对渝黔高速公路上两座大型箱梁桥挠度变化进行了在线监测,在试验过程中对桥梁挠度、箱内温度和箱外温度数据进行同步测量,将各组测量数据绘成曲线。从其变化趋势分析两种测量系统的有效性和一致性。结果表明LVDMS和NWSWS能够达到桥梁挠度在线测量的性能要求,可以运用于桥梁的在线健康监测。  相似文献   

15.
自锚式悬索桥结构抗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绍兴县滨海大桥工程主桥为77.8m 188m 77.8m双塔三跨钢箱梁自锚式悬索桥,虽然该桥具有“轻质、弱阻尼”的材料特点,但本桥的塔柱的易损性(结构刚度大,塔往矮)再加上结构为自锚体系,因此,主桥结构的抗震能力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该桥动力特性、结构的地震响应等作了一定深度的分析和研究,以期为结构抗震设计建立较为可靠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针对星晨花园桥的具体概况,论述了其造型特点和与之相适应的结构处理技巧,以及对该桥设计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7.
弹条Ⅰ型轨道扣件动力参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试验室的静,动力试验,确定了弹条Ⅰ型扣件的纵向,竖向及横向的三维动力特性;为研究列车三向激励下,车-道系统、道-桥系统及车-道-桥系统的结构响应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静,动力参数。  相似文献   

18.
在结构工程中,空间网架已广泛地用于大跨屋盖结构。本文在阐述空间网架结构的优点及现有桥结构平面受力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网架用于桥梁工程的可能性及合理结构形式(如具有中间弹性支承的网架系杆拱桥和网架斜拉桥)。计算和分析表明,网架用作桥梁结构具有整体性好,刚度大,受力均匀,抗震性好和用钢量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随着汽车载重量和车流量的增加,为了保证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定期桥梁检查必不可少。拟采用动力荷载试验的手段,运用振动测试系统,采集环境激励作用下桥面竖向振动的加速度响应信号,并分析计算桥梁主体结构竖向振动的固有频率。结果表明:左幅桥实测频率小于右幅桥实测频率,右幅桥动力性能相对左幅桥较好且与静载试验结果相匹配,较好地反映了桥梁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20.
宁波—大榭岛跨海大桥承台空间应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宁波-大榭岛桥为跨海公铁两用刚构桥 。该桥两承台的桩基布置不同,受力复。为全面了解两个不同承台结构的受科学状况,对该桥的两个承台进行了空间有限元应力分析,比较了两种不同桩基承台结构横向,纵向应力情况,并对设计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