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安哥拉洛比托港矿石码头工程管理实践,简要介绍境外重力式码头基础处理技术和沉箱安装方式,并根据沉降位移观测数值分析沉箱施工期间的沉降变位特性。分析表明施工期沉箱的沉降较小,沉降曲线走向符合一般性沉降规律;数值分析表明,沉箱内回填完成后基本上不存在位移,通过观测分析,上部结构施工应在沉箱安放回填完成2个月后进行。  相似文献   

2.
文中以国外某重力式沉箱码头项目为基础,对其基础泥岩进行分析,并实施了原装泥岩开挖泡水试验,提出直接开挖后迅速回填的实施方案,并对沉箱安装后的沉降进行观测,验证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重力式沉箱结构码头一般采用基床夯实工艺对抛石基床进行夯实,沉箱安装完成后通过一段时间自然沉降,趋于稳定后才进行码头上部结构施工。厦门港招银港区10号泊位工程是典型的重力式沉箱结构码头,码头面设计堆货荷载为均布荷载100 kPa。由于工期要求紧,沉箱安装完成后即开始上部结构施工,为减少码头工后沉降,该工程特别对码头墙身上部结构区域进行了堆载预压处理。本文就以该工程为例,通过施工过程中沉降、位移观测数据,对其堆载预压后的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科伦坡港某在建码头工程前期设计施工经验,观测分析施工期间沉箱沉降位移特性,总结已安放沉箱沉降位移稳定与施工工序时间上的对应关系,指出上部结构施工应在箱内、箱外回填完成3个月后进行。从码头设计施工的角度出发,通过设计上调整轨道安装方式,预留前轨沉降-量;施工上延后顶层胸墙浇筑时间,减少码头工后沉降、位移对码头使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分层总和法计算沉降的原理,推导了干施工条件下重力式码头方块墙沉降与旋转的理论计算方法,并对重力式码头试验段的沉降与旋转实测值与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方块墙沉降与旋转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变化规律一致,沉降与旋转均随着方块安装层数的增加而增大,但墙后回填碎石和墙上预压荷载后,墙趾处沉降继续增大,墙踵处沉降减小,并且墙体的旋转在预压后达到最大值。在重力式码头工程中推导的理论计算方法可应用于预判码头方块墙的沉降和旋转量、评价方块墙的预压效果以及预估现浇混凝土垫层的预设坡度。  相似文献   

6.
曹妃甸通用码头二期工程采用沉箱重力式结构,抛石基床施工时分别采用分层夯实和一次爆夯的方式,该结构和施工方法在曹妃甸港区码头中系首次。工程实施过程中对码头在施工期各阶段的沉降、位移进行了全面观测,对获取的数据进行了细致分析,对类似工程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强  梁波  于志安 《水运工程》2011,(6):143-147
曹妃甸通用码头工程为曹妃甸地区首座沉箱重力式码头,码头的沉降控制还未有可供参考的数据,在黏土地基上建设10万吨级的大型重力式码头的重点在于对沉降的控制.针对曹妃甸港区的地质情况,从设计方面对基床、沉箱、回填料均采取了优化措施,从施工方面对施工质量严格控制,并严格按照监测结果指导施工,从而成功控制了码头沉降,实际监测结果也证实了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重力式沉箱码头是码头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结构,具有良好的结构整体性、抗震性等优点。本文结合实际案例,从重力式沉箱码头出坞、沉箱安装两个方面对沉箱安装施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对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顺利完成了沉箱安装施工,值得类似工程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沉箱通常在预制场预制,然后移运至半潜驳进行出运安装。沉箱气囊滚运上船时,通常采用钢丝绳捆绑法或预埋拖环工艺,由卷扬机牵引沉箱上船。在日照钢铁通用泊位水工工程10万吨码头沉箱出运时,采用了一种新的牵引沉箱上船的工艺,在沉箱侧墙预留牵引孔,用钢销插入预留孔牵引沉箱上船,成功牵引滚运了2200吨的沉箱,对后续大型混凝土构件的水平移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赵辉 《港工技术》2011,48(2):34-36
常见重力式沉箱结构码头岸边装卸机械的前、后轨道梁分别坐落于码头胸墙和沉箱后方的抛石棱体上,由于胸墙和抛石棱体的后期沉降量不同,在使用期常会发生后轨道梁低于前轨道梁的情况,是重力式码头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唐山港京唐港区25万t级矿石码头工程实践中,通过对沉箱后方减压棱体结构的优化设计,探讨沉箱码头后轨道梁沉降通病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