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OD)有利于土地集约使用、缓解交通拥挤,轨道交通站点区域TOD模式开发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厘清轨道站点的功能和定位,促进TOD模式下交通和土地利用的协同发展,创新研究TOD模式下轨道站点的界定和分类方法。首先,引入土地资源学中的相关概念和指标,以容积率、土地混合利用熵和道路密度为指标,提出定量界定TOD模式下轨道站点的方法;其次,综合节点区位、周边土地利用以及设计特色3个尺度建立TOD模式下轨道站点的3层分类架构,并以面积比和优势度作为划分指标给出了分类方法和标准;最后,以二七广场站为例展示了计算过程和简单应用,为TOD模式下轨道站点区域的一体化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适于中国城市的TOD规划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OD规划理论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有效指导了城市交通枢纽地区的开发建设,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其理解还存在误区。首先对TOD的概念、规划原则、分类与典型模式进行解读。重点分析美国TOD规划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中美城市在发展阶段、人口密度、土地所有制、公共交通投资体制、文化背景的差异性。由此得出美国的TOD规划理论并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国城市。最后,基于TOD规划理论中的核心原则与中国城市发展现实,提出适于中国特征的TOD规划模式。  相似文献   

3.
在TOD诞生和发展的20余年间,其意义、目标和模型发生了重大转变。分析TOD在美国的演进、分类和设计原则,对TOD中国化的理论架构与发展具有参考价值。通过对美国TOD模式分时期、分类型比较与案例研究,得出不同类型TOD具有社区中心的向心与分散性差异、可持续的发展定位、区位效率与场所塑造并重等特征。最后,总结绿色TOD交通走廊、自下而上开发与政策引导相结合、以郊区为TOD发展重点、小街区密路网等发展趋势供中国TOD规划开发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TOD诞生和发展的20余年间,其意义、目标和模型发生了重大转变.分析TOD在美国的演进、分类和设计原则,对TOD中国化的理论架构与发展具有参考价值.通过对美国TOD模式分时期、分类型比较与案例研究,得出不同类型TOD具有社区中心的向心与分散性差异、可持续的发展定位、区位效率与场所塑造并重等特征.最后,总结绿色TOD交通走廊、自下而上开发与政策引导相结合、以郊区为TOD发展重点、小街区密路网等发展趋势供中国TOD规划开发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日本城市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经过多次变革已深入贯彻于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各个环节,将TOD理念发挥到了极致。前瞻性规划和政策引导是实现TOD的先决条件,轨道交通规划之初就与土地利用深度结合,围绕轨道交通车站组织实施TOD开发模式,将商业、办公、住宅、酒店、医院等功能按照圈层布局。轨道交通投入使用阶段优先开发车站周边区域,既创造更多客流需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日本  相似文献   

6.
李君丰 《交通与运输》2021,34(z1):237-241
为突破当前城市开发过程中,TOD开发模式在多种交通方式平衡发展、交通方式融合、交通智能化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引入近年基于欧盟《可持续移动性规划》理念提出的移动性导向开发模式(作为提升方向.首先,对传统的TOD开发模式进行总结,辨析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局限性;其次,对《可持续移动性规划》理念、MOD开发理念与模式进行阐释,归纳,并辨析其在开发切入点、交通融合理念、建设经济性等方面与传统TOD模式的区别与优势,引入具体的多维度评估与实现方法;最后,对国内外开发区域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介绍移动性导向开发模式多维度评价标准的实际应用,探讨城市开发的新理念,为城市规划与公共交通站点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城市土地开发模式的变革对城市交通系统的产生了新的要求,同时城市交通系统也会反作用于城市形态和用地开发.文章首先探讨了城市交通与土地开发的互动关系,并从内涵、基本结构和规划原则等方面对基于公交导向的土地开发模式(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简称TOD)进行了初步探究.然后以新加坡、香港新市和波特兰及巴西库里蒂巴为例进行TOD模式实践剖析,体现TOD模式优越性与可持续性,最后总结了我国城市发展TOD的问题并给出了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TOD模式下的交通发展模式旨在构建与片区高强度开发建设相匹配的交通接驳系统,完善的接驳系统对于提升片区吸引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TOD模式下站点交通特性及周边道路结构形态配置,通过类型学方法,按照"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一体化城市设计导则"不同类别的TOD站点,解读相应的规划目标,提出有针对性的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9.
一、站点综合开发理念 公交引导发展(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TOD)策略,强调土地的综合集约利用,主张公共交通优先并沿公交线路紧凑布局土地利用,在以一定距离为半径的范围内建成的具有相对高密度、多功能混合,以及适宜步行、自行车、公交使用的城市地区.TOD模式强调"3D"原则,即:密度(Density)、多样性(Diversity)、合理的设计(Design);强调区域的混合开发与梯度分布;强调以"节约化"、"差别化"的开发策略,实现用地"开发强度总体平衡,站点地区局部突破";改变传统"摊大饼"无序蔓延的用地模式,实现资源节约(集约)与设施共享、低碳出行与生态环境、交通体系与用地开发协调平衡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TOD模式结构及功能分析为基础,通过确立模式开发涉及的效益主体及其期望目标,遵循效益最大化原则,将TOD模式系统效益划分为交通系统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4类进行评价分析.同时,在特性分析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效益指标设置思路,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完整的TOD模式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TOD模式效益并促进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