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预防和控制铁路环保监测人员职业健康与安全伤害风险。方法收集资料和现状调查。结果锅炉环保监测人员在现场检测过程中,存在着接触尘毒和噪声等物理、化学职业病危害因素所带来的职业健康风险与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损伤、电击伤害和锅炉房事故导致意外伤害等职业安全伤害风险。对策和建议监测机构应强化监测人员职业安全与职业卫生知识宣传教育,配备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提高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同时开展健康监护;锅炉被检单位应积极治理尘毒和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建立检测平台,保障电源供给和有效照明,消除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事故的隐患;建议完善相关法规标准,加大新改建锅炉房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和环保峻工验收力度,改善锅炉房职业卫生与职业安全防护状况  相似文献   

2.
高速铁路条件下的铁路卫生环保工作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高速铁路对环境保护、职业卫生、公共卫生等方面的正面与负面影响,探讨高速铁路与普速铁路条件下铁路卫生环保工作的差异和特点,提出高速铁路时代铁路卫生环保工作的新思路:一是要合理规划,完善铁路卫生环保服务体系;二是要创新技术,提高铁路卫生环保技术水平;三是要改进服务,增强铁路卫生环保服务特色;四是要科学管理,深化铁路卫生改革。  相似文献   

3.
运用环境影响评价的原理和矩阵筛选的方法,将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环保选线涉及相互影响的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规范性因素、管理性因素和工程技术条件等诸因素及其二级相关影响因子作为矩阵的列元素,将各工程方案作为行元素,评价比较各方案环境影响;提出环保选线原则是依法选线、环保优先,环保选线应利用工程技术条件和规划控制进行选线、选址,应特别重视环境主管部门的要求和社会公众的意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是环境选线的技术保障;环保选线的目标是环境保护和项目建设的协调发展。介绍了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铁路相关工程方案的环保选线过程。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 ,城市垃圾量日益增加。目前 ,土地填埋仍然是一项适合我国国情的实用技术 ,但填埋场的二次污染会带来较严重的环境与生态问题。因此 ,综合评价不同类型填埋场的环保与生态现状对进一步改进其管理与技术手段 ,建设卫生型填埋场有十分重要意义。模糊评价是利用模糊数学的基本理论———隶属度将模糊信息定量化 ,再对其进行定量评价得出科学结论的一种方法。本文介绍了在对填埋场影响环保与生态的主要因素和综合管理实际状况广泛调查基础上建立的评价模式 ,并由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子因素权重 ,及运用该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地铁振动污染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铁作为一种快捷、舒适、安全、环保的大能力公共交通,在我国正方兴未艾。但由于采用地下线路形式,地铁列车运行产生的振动成为其最主要的污染源。本文在分析地铁振动产生的机理、特性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城市规划、线路方案选择、工程治理和运营管理等方而提出了地铁振动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麻欢 《铁道货运》2014,(8):40-43
大秦铁路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影响因素。在分析经济发展状况及国家政策、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气象变化、生产要素价格、运输价格等外部影响因素,以及装车点能力、区间通过能力、车站通过能力、卸车点能力、机车车辆能力、行车组织方法等内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制定应急救援预案、采用高效率的设备、改善大秦铁路的线路条件、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作业方式等对策,从而提高大秦铁路的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7.
《铁道知识》2006,(1):F0002
中国铁路运备品研究专家设计铁路卧具大提速、大升级、大换代保证旅客健康安全、环保、舒适、卫生达标。  相似文献   

8.
铁路食品卫生存在着诸如无证经营 ,卫生设施缺乏 ,销售“三无”、“裸露”食品等问题。在卫生监督执法中也存在着与工商、城管等部门协调不够 ,卫生监督管理滞后 ,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素质不高 ,交通、取证与通讯工具落后 ,超前预防能力不强等问题。在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下 ,必须要加强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建设 ,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水平 ;加大综合执法力度 ,增强各部门间的协作配合 ;加大卫生监督检查的频度和力度 ;加强卫生监督装备 ;理顺卫生监督与疾病控制部门的关系 ,共同把好食品卫生安全关 ;加强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 ,增强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 ,努力提高铁路食品的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9.
总结国内外高速动车组基本发展情况,对高速动车组智能技术发展的方向进行探讨,分析动车组智能行车、智能监控、智能运维、智能服务、绿色环保等智能技术的主要因素和技术方案,针对高速、高效能、高能力保持、互联互通、低生命周期成本、高智能、绿色环保、系统安全等轨道交通装备的重要发展方向,对智能装备的后续研究方向进行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为识别火力发电厂、煤矸石发电厂和热电联产电厂3种类型的电厂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关键控制点,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的方法,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3种类型的电厂各系统检测点工作场所生产性毒物、工频电场、高温、紫外线检测结果均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所有类型的电厂工作场所粉尘、噪声部分超标,为电厂的关键控制点,应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和个体防护,减小粉尘、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提出职业卫生补充措施。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和检查表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苯、甲苯、二甲苯、异丙醇、环己酮、异佛尔酮、二氧化锰、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锡、铅、粉尘、噪声。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结论该项目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基本有效,建设单位在按照补充措施进行改进后,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上能够达到国家相关卫生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歌舞厅内物理因素监测评价郑州市二七区卫生防疫站(450052)李淑霞陈华强张东风物理因素是歌舞厅卫生问题的一个方面,为了解这一方面的情况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本文选择了一个有中央空调、一个无中央空调的两个不同档次的歌舞厅作为调查对象。选择了气温、气湿...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徐州铁路职业卫生现状及卫生管理情况,探讨徐州铁路职业卫生管理模式,对近几年徐州铁路职业卫生状况进行全面调查。结果在8家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单位中,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不容乐观,普遍存在企业领导重视不足、职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职业卫生相关知识知晓率低、职业卫生档案不全、体检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我们认识到职业病防治与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应以法律为依据,以预防为主为指导方针,以卫生学调查、卫生监测、健康监护等手段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4.
铁路运价制定应考虑环境成本重庆铁路分局卫生环保科(630014)何明信铁路运输生产过程中要付出很大的环境代价即运力资源的耗损。但在过去的铁路运价制定中没有包括这部分费用。由于没有考虑这个因素,就没有充足的资金及时修复,整治遭到破坏的运输生产环境使运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国内轨道交通发展前景、环境现状、主要污染类型、特点、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从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三个方面进行综合环境污染治理的措施,以实现环保的城市轨道交通。  相似文献   

16.
青藏铁路格拉段平均海拔4500m,沿线高寒、低氧、气压低、干燥、强辐射。采用格拉段沿线10个领工区的环境测试指标及相应工作人员生理指标数据,应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探寻格拉段工作人员生理指标(脉搏、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的重要环境影响因素,进行高原职业危害因素鉴定,并为制定相应的卫生保障措施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气压、氧分压和海拔高度是影响地面作业人员生理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另外,格拉段高寒、多风的气候特点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国家经济结构调整背景下,我国货物运输产业供需格局由能源类大宗物资向生产生活等消费物资逐渐倾斜,货源结构的改变给铁路企业运营带来极大的挑战。在分析北京局集团公司各品类货运量的基础上,从市场变化给贸易煤运输带来不确定性、环保要求给货运需求带来一定程度影响和通道及接卸能力不足3个方面,深度剖析货源结构的影响因素,提出北京局集团公司货源结构优化对策:构建多方合作模式以共建良好运输生态圈,提高货运保障机制以提升货运能力,创新运营模式以融入物流供应链等,有助于加快推动北京局集团公司货源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8.
在企业中,如何建立建全环保机构,目前还没有十分成熟的模式。笔者在走访了全国各地30多个大中型企业后认为,武汉钢铁公司、铁道部武昌车辆工厂的环保工作管理模式是值得借鉴的。这两个企业在其生产行业(武钢生产钢铁,武车生产铁道车辆)和规模(武钢10万余人,武车7000余人)有很大差别,但在环保机构上都采用了同一种模式,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武昌车辆厂的做法是:以环保为主体,将污染治理、尘毒治理、环境和工业卫生监测、绿化、废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环境保护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环境实际 ,分析影响环境保护的几个主要因素 ,提出青藏铁路冻土区施工现场实用的环保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从经过经济据点和吸引客流、线路长度及工程投资、功能定位及相关路网适应性等方面,对郑州至济南高速铁路四个线路走向方案进行综合比选,推荐带动地方经济能力强,吸引客流能力强,线路长度较短,工程投资适中的北方案,体现了平原地区高速铁路选线中枢纽总图规划、主要政治经济据点布局和城市规划、环保选线等因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