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病例摘要患者郭某,女,10岁,以左小网后上方肿块进行性增大、酸困乏力、疼痛加重1年之主诉,于1994年12月15日入院,住院号:60913。1年前发现左小网后上方肿块,无红,活动后感酸困乏力,未予诊治,随年龄增长,此肿块呈进行性增大,剧烈活动后疼痛加重,胶行,左膝关节活动受限。查体:发育、营养不良,头发货,稀少,身材矮小,智力尚可,皮肤干燥,弹性差,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胸郎对称。心、肺及腹部无异常。脊柱生理曲度及功能良好,左右下肢等长,左膝关节被动曲屈90度活动受限,左小同外上后方可价及20cmX20om大小包块,质硬…  相似文献   

2.
长蒂右肋下卵巢畸胎瘤1例(陕西省大荔县妇幼保健院张银花,史建民)患者,女,46岁,住院号:49919。她以右肋下包块2年之主诉于1989年12月4日入院。她于1988年10月无意中发现右肋下包块。1年来自觉包块增大,伴有腰痛气短。既往体健。月经正常,...  相似文献   

3.
内胚窦瘤(Endodermalsinustumor)是生殖细胞来源的一种少见高度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性腺,发生于性腺外者较罕见。我院从1956~1996年经临床、病理仅确诊1例原发于腹膜后的内胚窦瘤,现报告如下。病历摘要患者男,26岁,农民,住院号302107。以“腰痛1年,查体发现腹部包块1月”之主诉于1994年4月29日入院。1年前出现阵发性腰部疼痛,休息后缓解,未治疗。9月前疼痛加重,呈两腰部持续性疼痛,不放射,无尿频、尿急、尿痛。按“腰肌劳损”治疗无效。1月前在当地医院查体发现腹部包块。来我院B超检查示:①腹膜后肿瘤;②双肾积水。查体…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是指同时(两侧乳腺癌发生时间间隔<6个月)或先后(>6个月)发生的独立的原发癌灶。我院近年来经临床、病理确诊1例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现报告如下。患者女,59岁,住院号345325。30年前哺乳期发生左侧乳腺炎,自行破溃伤口愈合后出现一鸽蛋大小之无疼性肿块,生长缓慢。20年前发现右乳肿块,大小同左侧。近一年来发现两侧肿块增大。于1997年5月13日入院。查体:双侧乳房对称,乳头无溢液。左乳内上象限可们及5cm×4cm×4cm大小之肿块,中等硬度,界线情,可活动,无压痛。左腋窝可扪及胸肌组淋巴结1个,质硬,活动度差,…  相似文献   

5.
<正> 随着妇女病普查和卫生条件的改善,巨大的子宫肌瘤已少见,而巨大的子宫狭部肌瘤更属罕见。本文就我院一例巨大子宫狭部肌瘤报告如下;患者,35岁,农民,住院号25607于1985年10月21日,因普查发现盆腔包块入院。患者三年前开始感下腹部逐渐增大。以后增至妊娠6~7个月左右。自觉行动不便,无压迫症状及其它不适。普查时发现盆腔包  相似文献   

6.
<正> 病史摘要患者,女,53岁,因头疼、头晕4个月伴呕吐1周于1986年8月4日入院。患者于1985年8月发现左锁骨上有一核桃大的肿块,无其他症状,经抗炎治疗一段时间肿块略有缩小。同年年底又出现轻微咳嗽,咳少量白痰,拍胸片发现右肺门处有一直径约3cm大小的块影,密度均匀一致。门诊按“肺门淋巴结核”给予正规抗痨治疗数月,病灶未见缩小,  相似文献   

7.
我在援苏丹医疗队时,在当地医生和医疗队的密切配合下,于1996年4月3日成功地切除了重达20.3kg的巨大子宫肌瘤,现报道如下。患者系苏丹妇女,32岁,未婚,以发现腹部包块4年之主诉于1996年3月25日住入恩图曼友谊医院。既往月经规则,近4年每15d来月经1次,持续3~5d,量少,  相似文献   

8.
<正> 骨肉瘤常原发在骨骼系统,腹膜后腔极罕见,我院诊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50岁,以右上腹包块1年之主诉入院。查体:右上腹可触及18cm×10cm肿块,质硬、表面不平,不活动,与肝下缘分界不清。腹部平片及胃肠钡餐示:肝下方有18cm×10cm×11cm钙化块影,胃、十二指肠降段受挤左移,结肠肝曲受压下移。B超示:肝肾隐窝有19cm×10cm强回声肿块,肝内大小不等之  相似文献   

9.
<正> 平滑肌母细胞瘤国内自1975年朱氏报告10例以后。迄今8年,文献报导的不过20余例。我院1982年收治一例,病历摘要如下: 王××,男性,41岁,农民,陕西周至人。于1981年12月以腹胀,腹痛四月之主诉住院。入院前四个月。腹胀伴右上腹部钝痛,轻度恶心,未吐。一个月以后发现右上腹部有鸡蛋大的包块,且伴黑便,纳差,明显消瘦。在外院按。肝炎”治疗无效,乃来我院。既往体健。  相似文献   

10.
超声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种类繁多 ,起病隐匿、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 ,因而常常被误诊 ,早期诊断可改变患者的预后。为了探讨本病的超声诊断特点 ,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 1999年 3月~ 2 0 0 1年 6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癌 48例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 我院住院患者 48例。年龄 2 0~ 68岁 ,平均5 1.0 2岁。绝经 2 9例 ,绝经时间 1~ 2 0年。腹胀 2 9例 ,腹痛 18例 ,发现下腹部包块 13例 ,乏力、纳差 6例 ,消瘦 3例 ,不规则阴道出血 3例 ,月经紊乱 2例。妇科双合诊检查扪到包块 3 8例 ,腹水 2 5例。1.2 方法 患者术前常规行盆腔…  相似文献   

11.
病例报告患者(住院号附一院36960),女性,31岁,于八年前因患脑瘤在某院手术。一年前因脑瘤复发又在该院二次手术。于入院前四月,发现头皮右顶枕部原手术刀口处长一肿块。逐渐长大至鸡蛋大小,半月来头痛、呕吐加重,左手及左下肢活动不灵,以至不能坐站。于72年11月7日入院。  相似文献   

12.
<正> 晚期胃癌误诊者罕见,本例表现奇特,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4岁。以腹痛5个月伴右下腹包块、腹胀、消瘦3个月之主诉入院。此前曾在外院做上消化道钡透疑为“胃窦癌”。纤维胃镜报告: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原有右下腹小包块几十年,病前无增大及压痛。查体:轻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肝脾肋下未及,右下腹可扪及一6cm×4cm  相似文献   

13.
<正> 淋巴上皮瘤恶变极为罕见,现报告一例如下:患者男性,64岁,以左侧腮腺帅块7年,右下腹包块伴下肢肿4年,加重4个月的主诉入院。10年前曾因左侧腮腺肿块、颈淋巴结肿大,手术切除,病检为淋巴上皮瘤。术后深部X线治疗,腮腺颈部各为DA25GY/2周。1年后左颈部淋巴结肿大,又行X线治疗,  相似文献   

14.
<正> 患者男性,52岁。左腰痛36年。加重3个月。拍片发现双侧肾结石6年。曾在外院应用“磁化水”、“排石冲剂”、“消石散”等治疗,但拍片提示结石无改变,于1991年1月8日收住我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好,心肺(一)。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及,未扪及双肾及包块,左侧肾区叩痛(+),右侧肾区叩痛(±)。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血常规;红细胞3.79×10~(12)/L,血红蛋白105g/L,白细胞10.80×10~9/L.分类中性  相似文献   

15.
<正> 患者高××,女、25岁,腹部发现包块20余日入院。查体:T36.3℃、P88次/min、Bp17/12kPa头颈胸部(一),左上腹可触及10cm×8cm包块,表面不平,有压痛,质较硬,脊柱四肢神经系统(一)。诊断胰尾部包块。肝功、肾功、血糖、血常规均正常。入院后5日硬膜外麻醉下剖腹探查,见胰脾正常。肿瘤约20cm×16cm  相似文献   

16.
成釉细胞纤维瘤是包含外胚叶和外胚间叶成分的混合性牙源性肿瘤。1981年由Kruse首先报道,该肿瘤仅占全部牙源性肿瘤的2.5%。我院遇见4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现就其临床病理改变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1 女性,20岁。左上颌部包块2年,半年来逐渐增大无痛感。体检:左面部隆起,有一3cm×3cm×2cm大小包块,致使面部不对称。包块上界达眶下孔,下界为牙槽骨,内界在口内|1~8牙齿之间,左鼻唇沟消失,后外侧界与左颧骨平齐。肿块质硬、不活动、无压痛。|3牙向腭侧错位仅牙冠萌出。X线检查:左上颌窦窦腔明显扩大,内壁菲薄向鼻腔内突,致左鼻气道变窄,窦…  相似文献   

17.
<正> 病例:患者25岁,女性,以右下颌区包块伴疼痛1月就诊。局检:面部右侧膨隆,色暗红,局部可触及—5cm×6cm包块,界不清,不活动,触痛(+),局部口内见一菜花状包块约3cm×3cm,质软易出血。X线报告:右侧  相似文献   

18.
<正> 内翻性Meckel憩室引起的成人慢性肠套叠文献报道少见,作者在外检中见到1例,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63岁.以“右下腹痛、稀便两月、发现右下腹包块一周”之主诉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收住入院. 查体:体温37.5℃,发育营养可.心肺无异常.腹软,腹痛发作时可见肠型,右下腹可触及8cm×6cm大的包块,质中、压痛阳性,活动度可,肠鸣音亢进.实验室检查:RBC3.7×10~(12)/L,WBC 14×10~9/L,中性86%.B  相似文献   

19.
脾脏错构瘤     
<正> 脾脏错构瘤极少发生,国外迄今只有几十例报道,国内尚未见到,我们近遇一例,报道如下. 患者,男,43岁,工人,主诉为左上腹闷胀3个月.既往史无特殊,查体除脾肋下1cm外,无其它异常.实验室检查均正常.腹部B超示脾区实质性包块,CT示脾内占位疾.术中见脾大约16×12×8cm~3,质地色泽正常,于其上极脏面可及一7×6×6cm~3之包块,光滑,质软,与脾组织似有一界限,无腹水,即行脾切除. 病理肉眼检查:脾大15×10×6cm~3,重485克,包膜完整光滑,切面见脾外侧实质内有一7×7×5cm~3之肿块,  相似文献   

20.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25岁,农民。住院号:26630.因右上腹隐痛伴乏力、纳差1月之主诉于1996年1月13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8.1℃,脉搏124次/min,呼吸刘欢/min,血压12/8kPa,全身皮肤、粘膜无责染,心肺无异常,腹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腹软,右上腹有压病,无反跳痛,莫菲氏征(-),腹部可触及40cm×30cm×20cm包块,下界达髂前上棘水平,呈囊性感,肿块边线不清,肝区叩痛(+),移动性法音(+),肠鸣音活跃。辅助检查:血常规:WBC2.0×10g/L,N0.84;肝功能:TP60.5g/L,A39.1g/L;CEA100ng/L,AFP10n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