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作者从粗糙度诱发裂纹闭合的几何模型着手,通过推导得出了应力比、显微组织与裂纹闭合间的关系表达式,并就U71Mn钢不同奥氏体晶粒、不同应力比对裂纹闭合以及门槛值附近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粗大奥氏体晶粒由于有较大的断面粗糙度,使裂纹闭合程度增大.从而提高门槛值,但它不影响中速区域疲劳裂纹的扩展。应力比除了影响裂纹扩展的微观过程外,主要是影响裂纹闭合。随着应力比的增加,裂纹闭合作用减少,表现出裂纹扩展速率的提高和门槛值的降低。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残余压应力对裂纹扩展的影响,通过子程序引入初始残余压应力,利用裂纹扩展仿真技术XFEM与VCCT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裂纹扩展仿真计算,证实了残余压应力对裂纹扩展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基于Zencrack仿真软件,结合S38C材质车轴试验得到的裂纹扩展参数,预测了CRH2型动车组用S38C材质车轴裂纹扩展寿命,并提出了车轴裂纹检测周期建议。  相似文献   

3.
疲劳裂纹数密度和裂纹扩展速率是描述材料疲劳损伤程度、预测材料疲劳寿命的两个重要参数。关于光滑试件表面疲劳裂纹数密度演化及疲劳裂纹扩展规律的定量化描述的研究,人们一直非常重视,业已提出了一些模型,但其适用范围均受到限制。因此,目前尚未有被广泛接受的裂纹演化定量模型。研究用BP神经网络描述疲劳裂纹数密度演化、裂纹扩展速率演化规律,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可行,解决了传统描述方法确定长短裂纹分界点的困难,同  相似文献   

4.
对车轴钢裂纹生长行为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晓寅  李全珍 《铁道学报》1996,18(5):109-113
对车轴钢的短裂纹生长行为进行探讨,在大量疲劳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裂纹的生长原理和短裂纹行为的界限模型。利用该模型,给出了一种新的裂纹体寿命的计算方法,为短裂纹问题的工程处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针对我厂长期存在的DF4机车车轴与轮芯套装后超探时出现裂纹波的问题,从检修加工工艺过程的各个环节对产生裂纹波原因进行了详细的探索和分析,经过反复试验证明大部分裂纹是假裂纹波,并采取有效措施,杜绝了假裂纹波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以SS型电力机车880KW电动机机座为例,分析了厚大圆筒类机座铸造裂纹特征及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防止裂纹产生的措施,并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为解决厚大圆筒类铸钢件裂纹问题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7.
对线路探伤检查发现的60N U71MnG重伤钢轨进行磁粉检测复核,在钢轨轨头工作边侧表面发现了裂纹。为查明裂纹产生的原因,人工压断裂纹钢轨并取样,对裂纹处断口进行宏观形貌观察、扫描电镜观察及能谱分析,以获得裂纹断口的形貌特征和伤损特点;对试样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和维氏硬度检验,以分析裂纹的成因和机理,并在考虑温度拉应力和列车动弯应力作用下,对钢轨受力及裂纹萌生机理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钢轨轨头工作边侧表面裂纹为冷态下形成的外伤,裂纹及其附近部位曾受到过剧烈摩擦产生高温并发生相变产生了马氏体组织;当轨温为-33℃时,在温度拉应力和列车产生的动弯应力的共同作用下,白层马氏体表面中心偏下位置的拉应力为417.6 MPa,裂纹易从钢轨表面中心萌生,其尖端应力强度因子KI为28.9 MPa·mm1/2,高于钢轨断裂韧性KIC的最小单值,因此钢轨在经历很短的循环载荷周次后便从白层马氏体处发生裂纹失稳扩展。  相似文献   

8.
货车中梁裂纹分析及防止漏检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窦慧东 《铁道车辆》1998,36(1):43-44
调查统计了货车中梁裂纹的情况,分析了裂纹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定检及运用中防止中梁裂纹漏检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钱存藩 《铁道车辆》1996,34(6):40-42
本文以文献〔3〕、〔4〕的裂纹顶端局部塑性变形区深度为基础,探讨了裂纹车辆再使用问题。针对裂纹车轴再使用的实践,提出修改现行轮轴技术规章的有关规定,对裂纹车辆再使用实行寿命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公司在2004年供重庆钢厂机车(J80)、涟源钢厂机车(J81)的生产过程中发生磨耗板裂纹问题.根据裂纹发生的部位、裂纹的宏观特征,结合材质工艺特点,分析裂纹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工艺方案。确定工艺参数并实施。经过冷、热加工共同努力,磨耗板裂纹问题得以解决,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满足了机车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1.
剖析了承载鞍支承面焊补裂纹处的金相组织,分析了内部缺陷,补焊工艺对焊接裂纹的影响,提出了在技术上及管理上防止裂纹产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货车铸钢摇枕,侧架动载荷试验情况,疲劳试验机机型,试验参数及摇枕,侧架易产生疲劳裂纹的部位。论述了影响货车铸钢摇枕,侧架疲劳裂纹产生的主要因素及疲劳裂纹产生的主要因素及疲劳裂纹扩展因素,提出了改善货车铸钢摇枕,侧架疲劳性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累述了侧架B部裂纹的形成原因,通过工艺分析,提出了解决侧架B部产生裂纹的措施,对今后生产中防止侧架B部裂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焊前轨端轨腰裂纹造成焊接接头伤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焊接接头伤损典型案例中轨腰裂纹的断裂形态以及裂纹源区的断口宏观形貌、金相组织等特征的分析,指出焊接前存在的轨腰裂纹是导致接触焊焊接接头形成轨腰纵向、斜向裂纹和横向断裂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讨论了轨端轨腰裂纹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冰冷车转8A摇枕、侧架裂纹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荣和 《铁道车辆》2001,39(1):40-42
介绍了冰冷车摇枕、侧架裂纹的主要情况,分析了裂纹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冰冷车摇枕、侧架裂纹控制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铁路货运向高速重载发展,货车车轴的裂纹故障也随之增多。如何从车轴的各种裂纹假象中分辨出真裂纹,防止冷切事故的发生,成为探伤工作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含裂纹偏心受压钢柱的整体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利 《铁道学报》1998,20(A04):140-145
采用两端铰支偏心受压柱模型,假设裂纹位于受力最为严重的中间截面内,重点研究了裂纹对偏心钢柱整体稳定性的影响。采用Rayleigh-Ritz能量法,建立了含裂纹偏心柱的弹性挠度-荷载曲线方程,然后利用断裂力学中的应力强度因子破坏准则确定极限承载力,并推出相应的稳定系数的解析公式。文中还以含I型裂纹的箱形截面柱为例,给出了不同裂纹长度或偏心距情况下的柱子曲线(ψ-λ曲线)。  相似文献   

18.
叙述了C级钢(ZG25MnCrNiMo)铸件用呋喃树脂自硬砂试验产生裂纹的问题,并通过对比试验探索了消除裂纹的方法。提出用铸造高温力学的思路来分析裂纹产生的原因,最终找到了防止铸造裂纹产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李广铎  刘忠利 《铁道学报》1993,15(4):115-120
采用国家标准GB6398-86规定的试验方法,对15MnVNq钢焊接接头在疲劳裂纹扩展中速区和近门槛值区的裂纹扩展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应力比,残余应力对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方面获得了有价值的成果。本文还在疲劳断口的研究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探讨了二次裂纹对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指出,弹塑性疲劳裂纹的扩展,是一个裂尖钝化启裂和裂纹稳定扩展交替进行的过程,其扩展机制为能量累积型或应变累积型,在对裂尖弹塑性应力变应分析的基础上,作者建立了疲劳裂纹扩展的应变累积模型,该模型数学表达式具有半理论,半经验性质,能较好地反映弹塑性疲劳裂纹扩展的物理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