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提出了1种能够适合带保护线的全并联AT供电系统的故障测距方案.首先根据转移阻抗法推导出带保护线的全并联AT供电系统的测距公式,再找到带保护线的AT供电方式故障测距公式中阻抗的计算方法,解决了目前没有带保护线等值电路情况下的阻抗计算问题,最后运用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故障测距公式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高速铁路已经成为我国铁路的必然发展趋势。介绍了适宜于高速铁路发展的双边供电方式,对双边供电方式下全并联AT供电系统的等值电路进行了分析和仿真,在等值电路的基础上研究了全并联AT双边供电方式的故障测距方法,并提出了基本的测距流程。  相似文献   

3.
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短路故障分析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针对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的3种短路故障,结合当量等值电路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了各种不同故障下的电流分布情况。通过对电流分布分析,提出了适合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的故障测距方法,并给出了3种情况下的线路测量阻抗。  相似文献   

4.
论述京沪高速铁路供电方式及保护配置情况,从故障性质判断、AT供电方式测距结果决策、故障距离计算等方面阐述AT供电方式接触网故障测距原理;从测距装置数据、馈线保护装置测距、与实际故障点比较及故障测距误差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采用吸上电流比测距法和电抗测距法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全并联AT供电方式下的馈线保护和故障测距装置的动作行为,提出在变电所馈线断路器合并运行时,应按照上下行线路合并运行时的线路状况来计算馈线保护的整定值,提出采用电压突变量和GPS对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测距功能,并指出在用线性电抗测距原理计算故障点距离时应考虑上行和下行线路的全长.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牵引供电故障测距系统进行分析,建立直供加回流线供电方式下模型,通过分析直供加回流线供电方式故障测距原理,对包神铁路牵引网单位阻抗进行计算,将整定定值输入到继电保护装置中,完成实际运用,通过实际故障判断校验计算的准确性,从而指导接触网故障的查找,有效的压缩故障延时。  相似文献   

7.
在牵引网分段供电技术基础上,提出基于双端电气量的高速铁路牵引网故障测距方法。采用广义对称分量法,通过建立牵引网复合序网模型,分析短路阻抗特性,绘制出AT牵引网测量阻抗特性曲线,给出故障测距算法与实现流程。仿真结果表明,与既有方案相比,该测距方法有效且测距精度高,为现有高速铁路牵引网故障测距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AT供电方式是我国高速和重载电气化铁道普遍采用的一种供电方式,其故障测距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针对AT供电方式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AT供电牵引网故障测距方法,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含有较长供电线的牵引网现有故障测距方法精度不高问题,通过对复线电气化铁路牵引网等效模型进行计算,在传统牵引网故障测距方法基础上引入供电线与接触网等效阻抗比这一参数,提出了修正后上下行电流比测距法和修正后分段线性电抗测距法,有效解决了复线电气化铁路直供牵引网的精确故障测距问题,修正后的分段线性电抗法为复线牵引网电抗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方便分析AT牵引网的电气特性,通常采用等值电路的分析方法。目前采用的AT牵引网等值电路忽略了保护线对牵引网电气特性的影响,势必带来较大的误差。本文通过比较AT牵引网中保护线与钢轨辅助连接不同间隔距离的牵引网阻抗特性,发现当该间隔为1.5km甚至更小时,进行牵引网阻抗计算可以近似把保护线和钢轨等效成一条线路。对等效后的AT牵引网电路根据戴维宁等效定理消去AT,并应用AT牵引网中的各电流关系立电流方程组,采用比较系数法消去互感,最后推导得出计入保护线影响的AT牵引网等值电路。采用Matlab/Simulink按照原电路分析的假设条件建立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实验值与理论计算值对比,验证了公式推导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一种简便、直接计算牵引供电系统的谐波谐振频率的方法。通过对AT(autotransformer)供电方式下的单线牵引网进行三导体合并化简和去耦,得到其单位长度阻抗、电容。采用双端口网络对AT供电系统进行等效分析,获得牵引供电系统谐振频率的精确表达式。根据牵引网单位长度阻抗、电容及已知的牵引网长度即可推导出该牵引网的谐振频率。采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计算得到的牵引网谐振频率与仿真得到的谐振频率一致,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李强  宋琳琳  李波  尤志 《电气化铁道》2010,21(5):21-23,28
根据全并联AT供电方式的特点提出了馈线保护策略。在该基础上,分析了上行发生永久性故障后系统恢复供电的过程,并且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每个过程进行了线路短路阻抗的仿真,研究了其对距离保护的影响。最后,提出根据AT变压器投入情况进行整定值切换的方法,以保证距离保护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全并联AT供电方式保护和测距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全并联AT供电方式的特点,提出了保护动作流程,并给出了具体的保护方案。根据保护动作流程,变电所馈线重合闸动作前后的供电方式改变,必然导致保护装置整定值的改变,针对该变化,提出了对同一断路器随着重合闸动作改变整定值的保护方案,从而保证保护的可靠性,然后给出了它们之间的配合原理,保证保护装置不误动和不拒动。最后在本文保护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单可行的测距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长昆高速铁路邓家山变电所至廖家田分区所供电区间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接线方式、系统参数进行等效计算,利用PSCAD/EMTDC元件库元件搭建模型,设置相关参数,搭建全并联AT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仿真模型,以实现对变电所及牵引网各种短路故障的仿真计算。以实际短路试验为例进行仿真,仿真计算数据与实测数据比对结果表明,基于PSCAD/EMTDC建立的全并联AT牵引供电系统仿真模型能够准确地模拟实际供电系统不同故障情况下短路电流的大小及短路电流的分布情况。利用该仿真计算结果,根据"横联线电流比"故障测距法进行故障定位计算。结果表明:数据满足故障测距要求,该模型能够为今后深入研究高铁牵引供电系统的故障及保护设备的运行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面向对象的思想和有色Petri网理论,构建库所的令牌,描述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中组成结点的元件、开关及结点的含源性质,进而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结线分析的OOCPN(Object-Ori-ented Colored Petri-Nets)模型。求解该模型可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故障域;然后结合专家经验以及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轮询到的保护动作信息,通过反向推理遍历搜索该故障域,对故障元件进行定位;根据专家推理规则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牵引变电所内的保护配合关系,判断开关的拒动行为。以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馈线短路且馈线开关拒动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故障诊断方法能够实现对故障元件的准确定位和开关拒动行为的判断。  相似文献   

16.
对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断线接地故障时变电所出口处的测量阻抗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推导;结合接触网实际参数,采用Matlab/Simulink进行了仿真,给出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各种短路、断线接地故障的测量阻抗—距离特性曲线;最后针对全并联AT供电方式供电臂以负荷开关进行并联的接线形式,给出供电臂保护配置方案,以期为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馈线保护的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大秦线2亿t扩能改造工程为例,通过对AT牵引供电系统在AT所并联、不并联2种情况下阻抗特性的比较和分析,提出了全并联AT牵引供电方式继电保护配置方案和保护整定原则.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AT供电方式故障测距原理的分析,结合长吉城际铁路实际运行中的故障判断数据,提出了故障测距失效的原因以及关于故障测距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以供电臂为单元的传统保护方案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以网络为基础的高速铁路供电臂保护新方案。在该方案中主要讨论并用MATLAB仿真软件验证了当供电臂发生短路故障(T-R、T-F、R.F)时,如何通过牵引变电所、AT所、分区所内的电气量的特征来判断故障所在的供电臂,并通过光纤以太网实现故障信息的共享,从而准确、快速地判断故障所在的供电臂,以此提高供电可靠性和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