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桥梁美学的艺术特性与基本要素,桥梁美学设计应考虑的因素,桥梁美学设计.  相似文献   

2.
简论桥梁建筑的美学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讲到桥梁建筑的质量 ,人们大都从工程方面去考虑。实际上 ,桥梁建筑的质量包括工程质量和美学质量两个方面。工程质量是桥梁建筑质量的底线 ,美学质量是对工程质量的超越和升华 ,是桥梁质量的永久象征。桥梁的美学质量实际上人们从审美的角度与高度对桥梁进行鉴赏和评价的综合结果。桥梁的美学质量体现在很多层面 ;它不仅是建成的 ,而且也是生成和被赋予的。让桥梁超出物质材料的限制而获得美的生命与生命的美 ,并使之成为桥梁的设计和建筑中的一个内在尺度 ;这是研究桥梁美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的景观美学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说明景观是视觉的结果、美学是感官的享受,轨道交通高架桥是由多个元素组成的综合系统工程,将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作为景观设计意义重大。从轨道交通高架桥自身的结构体系(即桥型、梁墩、桥高、桥梁跨度、桥高与跨度的比例关系、梁高与跨度的比例关系、梁高与墩宽的比例关系)、桥梁美化与周边环境的整体协调等方面入手,系统阐述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在美观服从于自身结构功能前提下的景观关学设计。  相似文献   

4.
从桥梁美学和桥梁技术发展的角度,对近百年来以斜拉桥和悬索桥为代表的世界大跨度桥梁建设的成就与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从桥梁设计的角度,探讨了桥梁美学与结构工程学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大量实例成得失的分析与研究,初步归纳出大距度桥梁造型设计应遵循的若干基本原则,主要针对用于距海工程的持大跨度桥梁,结合作者的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有关单主缆协作协桥梁体系,双主缆协作桥梁体系,三主缆协作桥梁体系,孪生型作桥梁体系等新的桥梁布局和桥梁造型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5.
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虽然有秦沈客运专线的建设经验,但我国尚没有客运专线系统成熟的经验。针对客运专线中的线路选线、桥梁设计施工、建筑景观设计等方面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应合理界定城市城区范围,选择适宜的铁路建设标准;对特大、大城市主城区的铁路引入应充分考虑城市发展需要;无碴轨道桥梁施工的精度应分级控制;桥梁承台配筋开展试验研究;解决沉降问题的新思路;充分重视腐蚀环境下桥梁基础的防腐措施;铁路桥梁整体建筑景观效果和桥梁附属结构的建筑美学等新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安庆集贤路斜交三孔不等跨边疆钢筋混凝土门式刚构铁路桥的设计与施工。该桥位于城市内,除具有铁路交通运输功能外,不瘘具城市交通和桥梁美学功能,实践证明,城市铁路立交桥设计,必须结合工程环境条件,选择特殊桥型,满足功能要求。同时亦须符合造价经济、施工简便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深圳皇岗—香港落马洲人行通道桥为带顶盖的双层承重大跨度人行桥,根据使用功能要求,主梁采用玻璃幕墙封闭,桥面设自动人行道,双层重载使结构设计与常规桥梁有较大不同。从结构受力、桥梁美学、工程造价及施工可行性等方面对本桥结构方案进行比较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城市的总体美学效果是由各种城市单元,如建筑、桥梁和道路等自身的造型、尺度和比例等共同塑造。一方面,城市的整体美感直接由单个优美的城市单元构成;另一方面,不同城市单元间的空间分布、比例尺度和有序排列方式也是建筑群美感的重要来源。振动问题对城市建设的协调美有不利影响,为了避免引起邻近建筑的振动和二次噪声,要使建筑(特别是敏感建筑)远离轨道交通的线路和站点一定距离,这样不但浪费土地资源,还有可能导致周围建筑布局的不协调,影响城市的和谐美。  相似文献   

9.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建筑艺术是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但对桥梁,尤其是铁路桥的造型艺术进行深入研究则是最近几年的事。这是因为人们已不满足于将一座桥仅仅当作一种交通构筑物来看待,同时也希望从桥梁建筑中看到更多的东西,感受到一种美的享受。国外发达国家对桥  相似文献   

10.
京津城际铁路是我国建成的第一条时速350 km客运专线.桥梁设计中首次引入景观设计概念,并在全线开展了桥梁景观设计,力求在满足结构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实现桥梁的整体景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目前,京津城际铁路已经以其靓丽的身姿展现在京津大地上,成为地标型建筑.  相似文献   

11.
中国高速铁路简支梁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不同速度等级线路中简支梁的结构型式,探讨其力学特性并与规范限值进行对比,阐明高速铁路简支梁桥应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探讨我国高速铁路桥梁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与美学考量,并介绍标准化施工的步骤及其质量控制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速铁路简支梁桥结构合理,各项设计指标较为保守,结构造型美观,人性化的构造便于施工和维护管理。针对已建高速铁路桥梁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中国高速铁路桥梁未来的工作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灌河特大桥是连盐铁路跨度最大的特大桥,为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为保证铁路和航道内运输安全,根据《新建连盐铁路灌河特大桥通航净空和技术要求论证研究报告》,需要为灌河特大桥水中桥墩设置防撞设施。本防撞设施为阻尼消能钢结构复合材料结构,防撞设施自身强度高、抗撞能力强,且美观大方、与环境协调,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通过对钢浮体防撞设施加工制造和运输安装进行技术分析和研究,总结一定施工经验,为后续新建桥梁和既有线桥梁配加防撞设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介绍厦门市BRT 1号线高架桥梁的整体设计,对其设计荷载、结构体系选择、桥跨和桥梁横断面布置,以及附属设施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并论述其在设计过程中所体现的桥梁美学思路。此外,以厦门BRT 1号线高架桥中的典型桥梁———吕岭路跨线桥为研究对象,测试并分析该桥的自振特性,静载作用下的梁体挠度和应力,以及行车激振作用下的冲击作用。试验结果表明:结构在使用荷栽下处于弹性工作阶段,具有良好的强度与刚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基于计及钢筋配筋率、预应力钢筋松弛等影响的桥梁收缩、徐变长期效应计算式,提出了从梁体混凝土短期试验值推算相应素混凝土在该桥梁工作环境下收缩应变及徐变系数的方法;结合CEB FIPMC90收缩模型与徐变模型思想,得出计算桥梁素混凝土收缩应变及徐变系数的CEB FIPMC90修正公式。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比较表明,预测理论值给出了较好的精度。该预测方法,不需做材料的收缩、徐变试验,亦避免从标准环境下试验值推算桥梁工作环境下收缩、徐变可能产生的误差。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桥式设计与选型除满足设计要求、工程投资、桥址工程条件外,还需考虑桥梁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桥梁各部件间比例与尺度的匀称均衡。由于高速公路一般为长大干线,从简化设计与方便施工角度考虑,其桥式的设计与选型通常采用部颁标准图。通过对高速公路桥式设计与选型的定性分析,揭示了一般规律及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结合新建郑西客运专线的设计实践,论述高速铁路路基、路堑、车站、桥梁接触网支柱选型和基础设计的特点;接触网在隧道内安装的新措施,接触网在桥梁上下锚的实施方案.使电气化设计人员了解高速铁路接触网支柱选型及其基础设置的特点,并注意到在前期施工中接触网专业与土建专业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高架桥新型桥梁结构形式的特点,重点介绍了通用预制架设组合小箱梁、节点大跨钢混连续结合梁,以及高架桥梁专用支座、新型减振降噪弹性浮置板整体道床等创新设计。此外,还论述了高架桥施工的质量控制与设计协调过程。  相似文献   

18.
铁路桥梁与车辆动力相互作用的协调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准确分析车桥系统动力相互作用的协调条件是车桥耦合振动计算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建立轮轨作用点轮轨力和位移向量与桥梁结构单元等效节点荷载和节点位移向量之间的关系,并考虑到轨道不平顺的影响,确立了系统动力相互作用的协调条件。其中特别考虑了各种参数由轨面向桥梁结构形心的转换及多线桥的偏载问题。应用上述方法,通过实例计算,分析了一双线铁路斜拉桥在偏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结果表明,多线桥的偏载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环境振动的既有预应力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基于环境振动的既有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现场环境振动实验与系统参数识别、桥梁有限元建模、基于动力的有限元模型参数修正、桥梁地震波选择以及桥梁动力时程反应分析等步骤。利用该方法进行了泉州后渚大桥———五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动力时程反应分析,结果表明:必须考虑竖向地震动和行波效应的影响,最不利截面位于墩梁结合面和墩底。此类分析对于桥梁养护与维修、长期健康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采用23个自由度的多刚体车辆动力分析模型、空间梁单元模拟桥梁结构,据位移协调原理,建立了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四跨变截面连续刚构特大桥沙湾大桥车桥耦合时变动力分析模型,并将轨道的竖向不平顺和方向不平顺作为系统的激振源,编制程序计算地铁列车通过时的车桥耦合振动响应。计算结果表明:在地铁列车常用编组和运营条件下,车辆与桥梁的振动响应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而缓慢增大;列车舒适性与安全性各项指标均能满足要求;桥梁具有足够的竖向刚度与横向刚度,所得结果可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