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国内外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的发展和现状,分析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计算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分析了这种结构应力桥梁工程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作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殊型式,与一般意义上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仍有本质区别。本文就体外预应力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在构造上,受力变形特点及平衡方程等方面的区别和联系作一概括性介绍。  相似文献   

3.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一种施工方便,性能良好的新型结构。本文根据后张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矮箱梁研究课题,总结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原则和截面配筋方法及关键构造要求。  相似文献   

4.
无粘结预应混凝土结构已成为一种现代先进的结构型式,可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多层工业厂房、桥梁工程等,本刊1997年第1期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进行了专文介绍。本文给出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应力计算公式,供读产用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是近几年来在我国开始应用的一种新工艺,其原理是通过预应力筋的防腐润滑油等涂层与混凝土无粘结,并与混凝土之间存在永久性的滑动特性。尽管与有粘结相比,无粘结具有施工工艺简便、摩擦系数小等优点,但其与混凝土间存在永久性滑动的特性,导致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或板的结构性能不能像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那样尽如人意和直接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6.
通过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与有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比较,论述了在施工中使用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设计研究实践,总结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预应力钢筋、非预应力钢筋的估算方法,并附示例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简介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就是在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配置一定量的无粘结预应力钢筋,代替传统的预应力钢筋。所谓的无粘结预应力,就是将预应力钢筋(或钢丝束)在使用之前,在其表面均匀涂布一层润滑防腐材料,再用聚乙烯材料包裹,使之在浇注混凝土后,二者可以自由滑动。施工时在浇注混凝土前,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正截面抗弯强度计算时,推荐应用等效塑性区方法计算极限应力,为应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提供了一个理论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以3片16mm足尺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为试验对,对其极限承载能力进行了测试,在试验的基础上,对现有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中无粘结力筋的应力增量公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非线性数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弹塑性理论,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数值分析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结构的材料非线性,并考虑了材料的强化作用和混凝土裂缝等因素。根据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特性,考虑无粘结预应力筋与混凝土的相互作用,建立了有限元计算模型,并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系统,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全过程仿真计算,从而达到考察结构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无粘结预应力钢筋的极限应力的研究现状 ,针对我国行业标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 ,对无粘结预应力钢筋的极限应力设计取值的规定的不足 ,根据大量的试验数据 ,提出了适用于桥梁工程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上部结构多种截面无粘结筋极限应力增量的实用简化计算方法 ,补充了《规程》的不足 ,拓宽了《规程》中公式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体外预应力加固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受力特性与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相似,可直接采用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垢极限力做内水平加固钢筋的极限应力,水平筋与斜筋面积不同对水平筋极限应力的影响较大,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14.
张立华 《交通标准化》2009,(24):107-110
在后张有粘结预立力的混凝土结构中,预应力筋的防瘩蚀问题及其与结构混凝土的共同工作问题是通过将水泥浆充满预留孔道和预应力筋之间的空隙予以解决的,因此,孔道压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采用真空压浆技求是解决压浆不饱满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无粘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正截面抗折强度计算时 ,推荐应用等效塑性区方法计算极限应力 ,为应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提供了一个理论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无粘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正截面抗经强度计算时,推荐应用等效塑性区方法计算极限应力,为应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提供了一个理论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浅谈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与施工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道辉 《湖南交通科技》2004,30(4):90-91,105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控制是保证结构良好耐久性的关键。通过总结多年来从事预应力混凝土施工的体会,分析和探讨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及其施工控制。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和各级政府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污水处理行业正在迅速发展,污水处理厂的年建设数量逐渐上升,其中各构筑物的结构设计形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正在逐步替代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成为池体设计的主流,本文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池壁结构的施工顺序及操作要求等方面,论述了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作为其他相关结构的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特点、发展历程和应用的现状。对当前应用较多的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和无粘结预应力梁极限弯矩的多种求解方法进行了分析。指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将在桥梁工程上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较为完善的理论分析和模拟试算,给出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初步设计时,收缩徐变引起的无粘结筋中的预应力损失简化计算公式,它可减少大量的繁杂计算工作,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