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连云港海相软土基本特性与处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敏  章定文 《公路交通科技》2005,22(5):52-55,58
根据连云港地区多条高速公路工程的地质资料,并与我国部分沿海地区软土进行对比,分析连云港海相软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指标统计特征、抗剪强度特性、固结变形特性以及蠕变特性,并介绍了适合于该海相软土的主要地基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鹰岭码头作业区铁路专用线所遇到的水下厚层软土的勘测,设计,分析了沿海地区水下软土的形成及其物理力学特性,在处理方法下,通过分析,计算和钻探,化验验证,采用了投资少,施工简单常用的抛石挤淤工程措施,为今后沿海水下厚层软土的处理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3.
林代锐  刘朝权 《公路》2007,(8):104-107
汕汾高速公路的可液化砂土地基处理试验工程,围绕解决软土和可液化砂土问题设计了3种不同的加固处理方法。根据现场原位测试资料和室内试验结果,经过分析比较和地震反应分析,提出了针对汕汾高速公路地质条件综合处治软土、可液化砂土互层地基的最佳方案,考虑了工艺流程和造价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硬壳层作为软土地基上的一层特殊"保护层",对软土地基起着应力扩散的作用,在考虑硬壳层效应的情况下,通过试验段的现场试验和理论分析,对滨海地区高速公路软土硬壳层工程特性及处理技术进行分析与评价,确定了天然双层软土地基上路堤临界高度.  相似文献   

5.
刘霞 《路基工程》2018,(1):42-46
针对路堤荷载作用下上覆硬壳层的软土地基的破坏模式,依托某沿海高速公路工程,基于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软土硬壳层地基路堤的分层填筑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了硬壳层软土地基在路堤荷载作用下塑性区开展的过程及土中应力、应变特性,总结分析了其破坏模式。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沿海地区软土地基的特点、危害及其处治方法,结合唐山至曹妃甸高速公路桥头软土地基加固施工实践,着重阐述了结构物两侧采用高压旋喷桩注浆法加固软基以消除桥头跳车隐患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等级公路软土地基勘探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高等级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软土地基勘探方法的规范要求,就软土地基勘察方法,工作量布置,软土层划分及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探讨,对规范中不完善的部分提出了软土地基勘察方法,原位测试应综合软土成因,软土类型,软土力学特性,地形地貌等因素进行确定,提出加强原位测试十字板试验,CPT试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给运营期上硬下软型双层地基(简称双层地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以河北省境内的邢台-临西高速公路(以下简称邢临高速)双层地基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监测、动三轴试验、理论推导和数据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给出了动应力界面传递系数和硬、软土层间动应力水平的关联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适用于评价双层地基动力损伤特征的R-N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模型。借助数据统计手段,对地基土损伤演化信息进行挖掘,给出了运营期双层地基设计的指标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硬、软土层界面处具有动应力突变现象,硬壳层力学性能劣化导致界面效应减弱;硬、软土层动应力水平具有强相关性,导致硬、软土体的损伤模型计算参数产生关联;夹角转动、夹角增量是评价双层地基损伤的敏感指标,夹角转动由车辆荷载增幅决定,夹角增量平均值与硬、软土压缩模量比呈对数函数关系;相同工况下软土的运营期寿命短于硬土,软土层是诱发运营期地基失稳的关键土层;当硬壳层厚度超过2.3 m且硬、软土体压缩模量比大于4.6时,硬壳层具有显著降低软土层动应力水平的能力,有助于延缓双层地基运营期寿命。因此,当双层地基的力学指标满足上述条件时,建议在高速公路工程设计中优先考虑利用天然硬壳层作为地基持力层。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笔者参加佛开高速公路勘察设计工作掌握的资料简要介绍了佛开高速公路第二标段软土的分布,软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及软土地基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广佛高速公路地处珠江三角洲,软土地基长度占全线的46.4%。通过现场和室内试验,提出了软土地基处理设计方案。为了验证,又在现场选择三个比较典型的软土地基断面进行垂直沉降、水平位移和孔隙水压的监控观测。并进行了软土地基的应力应变有限元计算。为今后在软土地基上修建高等级公路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