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制定科学的公路隧道施工安全评价的基本模式,针对公路隧道施工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危害程度及特殊工艺,将公路隧道施工系统分为隧道开挖、爆破、施工用电、施工通风、出碴与洞内运输、支护衬砌等6个主要子系统.运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对公路隧道施工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和定性分析,结合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对公路隧道施工系统中各子系统进行危险性评价,定量分析计算PHA中的子系统各个危险因素的危险等级,并采用安全检查表(SCL)对公路隧道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综合评价,建立了安全评价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PHA-LEC-SCL法确立了公路隧道施工安全评价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开发的基于互联网的围岩分级系统。该系统以ASP.NET技术为基础,结合了数据库技术、支持向量机技术、MATLAB接口等技术,实现了掌子面围岩信息的编录存储、围岩级别的智能判别等功能,并能使设计、专家、业主等人员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及时了解到掌子面的围岩状况,对围岩级别进行综合判定,提高了隧道施工的信息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在公路隧道设计和施工中,准确的隧道围岩分级是评价隧道稳定性、确保隧道建设与运营安全的前提。在近水平红层公路隧道的施工中,采用现行公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法对近水平红层围岩进行分级,分级结果与围岩自稳能力所反映出的隧道实际围岩级别之间有很大差异。文章在分析近水平红层公路隧道围岩工程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造成分级结果差异的原因,尝试对围岩分级指标中的地下水影响修正系数进行修正,增加了层厚影响系数,使现有公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法适用于近水平红层公路隧道的围岩分级。利用实际工程对分级指标的适用性进行初步验证,采用修正后指标进行围岩分级得到的结果,能够满足近水平红层公路隧道设计与施工中对围岩稳定性评价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罗汉山隧道设计为双向八车道连拱隧道,为目前国内最大跨度公路连拱隧道.文章对超大断面连拱隧道设计的技术标准、净空断面选取、结构支护参数拟定、中墙设计、施工工法选择、施工辅助措施以及监控量测等进行总结介绍,并应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支护结构的强度及围岩的稳定性进行了模拟分析,为今后相关类似超大断面公路隧道的工程设计与施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5.
基于灰色理论的隧道围岩收敛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隧道围岩收敛监测信息,应用灰色系统原理和方法,建立了GM(1,1)模型并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灰色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程度较好,能为隧道的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模糊-层次综合评判等非线性智能科学技术,并应用数据库技术和软件工程技术,集成开发了长大深埋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软件系统(TGP-CAS).本软件的功能包括:能够预报隧道基本地质条件;预测岩爆、大变形、塌方等施工地质灾害;查询TSP、GPR等物理超前探测成果;综合查询设计期、施工期地质信息和超前地质预报信息,并生成综合预报初步结论;结合地质信息和物理探测信息综合预测岩体破碎程度等隧道不良地质情况.  相似文献   

7.
隔挡式背斜构造区隧道涌突水量的BP网络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东隔挡式背斜区具有其特殊的岩溶地质构造,已修建的数十条隧道每每揭露背斜区,均发生较大地下水涌突水灾害,对这种特殊构造下涌突水灾害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针对岩溶地下水系统具有强烈的非线性特征,建立合适的BP神经网络,评价某在建公路华蓥山隧道的涌突水灾害危险等级.结果显示,背斜两翼非可溶岩层等级为Ⅰ~Ⅲ级;核部可溶岩地层为Ⅲ~Ⅴ级,且越靠近核部危险性等级越高;西翼涌突水危险性等级高于东翼.评价结果与勘察阶段的研究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8.
公路隧道建设中安全监测预报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隧道围岩的复杂性和不可见性,为尽量避免意外的情况发生,在施工的同时有必要采用超前地质预报结合常规围岩变形监测等多种探查手段.文章结合有关的实际工程,阐述了多种安全监测方法在公路隧道的综合应用,并将现场观察、现场地质调查、现场监控量测所得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加深了隧道的"信息化设计和施工"概念,以期为今后隧道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上世纪八十年代,蒋树屏从日本留学归国,当时中国的公路隧道技术非常落后。其后几十年间,他从基础工作做起,为提高我国公路隧道科技水平作了大量开拓性工作,先后主持或参与了隧道围岩稳定非确定性反分析的研究、复杂地质条件下扁坦公路隧道施工力学行为与施工方法的研究、公路隧道围岩稳定与支护衬砌设计技术的研究、特长公路隧道运营纵向组合通风技术的研究、环保型傍山隧道结构与工法的研究、大型地下互通式立交枢纽建造与运营核心技术研究等多项重大课题研究,为我国公路隧道的科研开发和工程设计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此,2010全国交通运输科技大会召开前夕,本刊记者对蒋树屏进行了采访。记者:我国公路隧道目前发展状况如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福建省南靖县山梅公路甘芳隧道工程为例,介绍了甘芳隧道在各种围岩级别条件下洞身开挖的主要方法及隧道的爆破设计与施工、钻爆参数的选择以及爆破效果等技术,为类似隧道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隧道施工中围岩稳定程度与支护受力、变形的力学动态信息,保证工程的安全进行,指导设计施工,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本文以可门疏港公路颜岐隧道工程为依托开展监控量测技术研究,主要以周边收敛、拱顶下沉及洞口地表沉降项目为例,介绍了监控量测方法、监测频率、测点埋设、设备性能及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最后就我国当前监控量测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指出测点布设、监测手段、监测队伍素质及特殊地质灾害监测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为监控量测技术的更深入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大武至久治公路隧道地处高海拔软弱围岩地区的实际情况,对高海拔地区软弱围岩条件下小净距隧道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施工采用新奥法和相应控制爆破技术,确定了合理的开挖方法,严格控制爆破装药量,开挖后喷锚支护及时跟进,确保隧道围岩的稳定;同时施工过程接受监控量测数据信息的动态指导,施工过程安全受控。  相似文献   

13.
为保障隧道施工的安全性,需要在掌子面开挖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超前支护技术措施,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岩层进行加固,并减少不良地质条件下隧道围岩的变形,强化围岩的支护力,避免对施工中的围岩造成扰动,防止出现塌方等问题,保障隧道结构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基于此,通过对公路隧道施工中超前支护施工技术的特点以及应用实践进行研究,旨在进一步提升公路隧道施工技术水平,保障公路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推动我国公路交通运输行业的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根据公路隧道火灾的原因和特点,将公路隧道的防火救灾对策系统划分为指导思想、火灾安全等级、宣传教育、交通管理、通风控制、监控与消防系统、建筑材料与附属设施,以及灭火救援体系八个子系统,对应于每一个子系统,提出了详细的防火对策;针对不同的火灾安全等级,给出了我国长大公路隧道的防火设施配置表和危险物品运输时的交通控制表;完善了公路隧道灭火救灾的组织流程,并提出了公路隧道防火救灾预案的研究原则、研究内容以及具体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5.
公路隧道量测数据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其工程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论述了开发公路隧道围岩与支护结构量测数据管理系统的原理,介绍了系统的功能和数据结构设计.通过洋碰隧道工程的应用实践,表明该系统具有指导施工、确定支护方式和支护参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公路隧道施工作业活动危险因素的危险性等级划分,可以按轻重缓急采取相应安全对策措施和确定重大危险源。文章在对公路隧道施工作业活动和施工机械类危险源进行辨识的基础上,划分了隧道开挖、爆破、施工用电、施工通风、出碴与洞内运输、支护衬砌等6个主要评价单元;确定了危险严重度C、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作业人员暴露于评价单元的频率E三个指标的不同分值及对应相关条款,同时引入了人员素质和安全管理安全补偿系数R,并明确了其相关条款和分值。针对以上四个指标,当每个分值条款中有一项满足,即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确定相应评价指标(因素)值的大小。由此确立了危险性D等级的确定原则和5个等级标准,并对LEC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工程实例,对改进LEC法的具体实施和评价结果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结果表明,评估人员对于同一个危险源能够准确进行评分,危险性等级的高低与补偿系数密不可分。该方法不局限于某个评价单元,具有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ADECO-RS工法城市浅埋隧道施工相关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北京地铁五号线区间隧道为依托,以数值分析方法作为分析手段.研究了ADECO-RS工法在城市浅埋隧道设计与施工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当地面沉降控制标准不是十分严格时ADECO-RS工法可以应用于城市浅埋地下工程;但是对于地面沉降控制标准非常严格的情形,隧道施工方法必须综合考虑核心围岩加固和隧道周围围岩加固.核心围岩、仰拱围岩的注浆加固作用机理以及相关技术问题的研究,为基于地层位移控制的浅埋隧道设计与施工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高地应力以及由此诱发的地质灾害(如岩爆等)是目前隧道施工中经常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地应力测试则是进行隧道岩爆及其他灾害预测预报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福建省闽北地区公路隧道-茅坪隧道钻孔XS10的水压致裂地应力测试成果的分析研究,对测试区域的地应力水平及隧道围岩稳定性做出了评价,从而为该地区隧道的地应力参数及岩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省公路隧道工程不断的增多,在隧道竣工后显露的问题以隧道渗漏水最为普遍,隧道的渗漏水危害巨大且修复困难,由于隧道施工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影响隧道渗漏水的施工因素很多,因此如何在施工中控制隧道渗漏水危害的产生,对其施工技术的探讨特别值得我们深入探究。造成隧道渗漏水的主要原因有自然原因、设计原因、施工原因、材料原因等,本文从施工技术角度浅析如何防止隧道渗漏水产生,首先介绍了公路隧道渗漏水的危害,分析了施工中造成隧道渗漏水的原因,如隧道围岩基面处理不当、排水系统不畅失去排水作用、防水板施工不规范等。重点从四个方面:严格控制隧道围岩基面平整度、排水系统施工质量控制、防水层的铺设质量与保护、提高衬砌混凝土施工质量以增强防渗漏水效果,阐述了隧道施工中防渗漏水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针对黄土公路隧道结构设计和施工中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工程实践的现实情况,结合白虎山隧道、新庄岭隧道、土家湾隧道三座黄土公路隧道衬砌结构力学性状研究成果,提出了以黄土公路隧道拱顶中心线侧压力系数为判据的深、浅埋界定的新方法,指出应结合黄土特性及埋置深度进行隧道衬砌设计,不宜按计算摩擦角或围岩类别确定隧道的围岩压力;设计时除进行荷载计算外,还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经工程类比及综合研究后确定衬砌结构。应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确定设计原则和施工方法,例如,地质条件较差地段应采用微台阶或分区微台阶法施工,而不采用侧壁导洞法或双侧壁导洞法;在取得同等支护效果的条件下应加强初期支护;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应特别注意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