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数字化设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化设计技术是从计算机辅助绘图(Computer Adied Drawing)发展到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died Design)的核心技术,是当今CAD的发展方向。数字化技术在桥梁CAD中的应用在我国属于开创性的技术实践,其"面向设计、面向桥梁、面向工程"的先进思想将改变桥梁设计的工作模式,大幅度提升桥梁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结合桥梁大师2006软件系统的开发,分析了数字化设计技术的核心内涵和关键技术,并着重介绍了数字化设计技术在桥梁CAD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印明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7):347-349,354,28,29
人类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渴望,催生对市政设计能力进一步提高的需求。如同CAD的出现,建筑信息模型(BIM)必将引领工程设计领域新一轮的信息革命。该文阐述了BIM的理念,介绍了相关软件及BIM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深入分析了BIM技术在我国市政设计行业推广应用的主要推动力及各种阻力。市政设计走向BIM时代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工具和手段的更新,更是设计方法和思维模式的更新。  相似文献   

3.
介绍道路信息模型(RIM)的概念、以及其对工程建设与管理行业的价值和意义.以AutoCAD为图形平台,引入道路信息模型(RIM)概念,采用ObjectARX技术开发了三维涵洞设计CAD,解决了常规涵洞CAD在可视化布设、与地形匹配等方面的一系列不足,打破了传统的涵洞CAD设计方法,提出了全新的以三维设计为核心的涵洞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吕幸  何智勇  唐红叶 《中外公路》2006,26(4):125-127
计算机技术在桥梁设计中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桥梁的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近年来,工程师又迫切需要能够支持群体协作的新型CAD系统。该文把桥梁设计知识和CSCW技术引入到桥梁CAD系统的设计中,创建了基于知识和CSCW的桥梁CAD系统总体结构,设计了虚拟服务器节点和设计群体节点的结构模型。最后对未来研究中需要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随着土木行业近几年对BIM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都在积极参与BIM的研究。Auto CAD Civil 3D是一款面向基础设施行业的BIM利器,其在公路、铁路、市政规划、水利等众多领域具备强大的功能及良好的用户体验,尤其是其中的道路设计、土方开挖、土方计算,曲面分析等功能十分契合高速公路设计的要求,使用Auto CAD Civil 3D不仅能够顺利完成初步设计以及施工图设计阶段的二维制图,还可以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对数据和信息进行模拟及分析。强大的数据三维模型以及数据分析功能可以使设计人员更合理的进行道路设计,可视化驾驶模拟可以发现大部分设计中需要进行优化的内容,从而实现了设计的安全性及经济性目标。本文将对BIM技术(Auto CAD Civil 3D)在高速公路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初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我国公路建设、建筑等行业,CAD软件的开发及使用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目前,我国自己开发的CAD系统软件应用已经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自从GQJS和QLJC在公路桥梁建设系统推广应用以来,给桥梁设计师和工程人员带来很大方便。公路桥梁结构设计系统G  相似文献   

7.
基于仿生学的分类和应用目标,通过引入一些仿生学的理念,尝试解决桥梁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新型桥梁的设计提供新思路和途径.通过探讨仿生学宏观仿生与微观仿生方面的应用,建立桥梁的"活体"概念以及工程设计中的生态观.从无意识的引用到有意识运用仿生理念,将会推动桥梁设计迈入新的阶段,并能帮助人类建造更多安全、可持续、节能并与自然和谐的桥梁.  相似文献   

8.
该文回顾了北京城市桥梁设计技术的发展历程,全面总结了北京地区近年来在城市桥梁设计中的创新技术,内容包括:设计理念和设计思想上的创新;桥梁新型结构设计技术上的创新;新材料、新工艺的创新应用;桥梁健康诊断和加固改造技术上的创新等。在展望北京城市桥梁建设发展趋势的同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力图促进北京城市桥梁设计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公路CAD应用地域化的现状和工程设计人员对公路CAD技术的更高要求,从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项目路线几何设计的需求和困难出发,研究开发并成功应用"智能模板设计技术",实现了公路CAD对不同设计标准、规范、设计习惯和语言种类的支持,实现了公路CAD技术的国际化应用.  相似文献   

10.
景观桥梁具有造型优美、线条独特、可重复性差等特点,传统二维设计难以满足设计生产的需求。BIM技术为设计提供了一个三维数字化平台,可直接用于复杂形体的创意表达和结构优化,其参数化设计手段将桥梁复杂形态通过关键参数控制,以骨架模型驱动桥梁族构件,有效地提高了景观桥梁的设计质量。为探究景观桥梁的BIM设计方法和应用思路,以合川渠江景观大桥为例,结合"R+GH+R"的BIM协同设计平台,建立全桥的整体信息模型,并进行施工全过程的模拟,为景观桥梁的BIM设计和应用实践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1.
《公路》2017,(11)
近年来,BIM技术在市政交通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没有统一的信息模型交付标准,项目不同参与方对交付BIM模型等交付物容易产生分歧。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工程行业的信息模型交付标准,分析市政工程行业的特点,提出市政工程行业交付标准的体系框架和编写方法,并编写模型交付时的总体要求、命名规则和桥梁模型交付深度表(信息粒度和建模精度)。最后,以梅观高速市政化改造工程项目应用为依托,对交付标准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2.
工程勘察设计中传统的CAD技术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内容,越来越受到空间限制,信息传递影响、专业标准接口不对称已经逐渐滞后,无法满足大规模、多专业、技术复杂、设计人员众多的大型勘察设计工作,影响大型勘察设计工作设计出图率.主要阐述了网络协同设计环境平台在目前大型勘察设计工作中的应用构想,发挥网络协同设计环境平台优势,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型交通勘察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桥梁养护数据管理、安全状态评估、养护辅助决策分析、信息共享等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用Web-GIS技术和基于B/S网络结构技术对桥梁养护管理系统(BMMS)进行了设计,给出了系统结构、功能模块和养护评估模型;应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技术研制了基于区域性管理的桥梁养护管理系统。将所设计的方案和研制的软件应用于江苏省汾灌高速公路桥梁养护的实际工程中,结果表明,桥梁缺损状况的评估结果与江苏高速公路工程养护有限公司技术工程师的评估结果一致,证实了所开发系统(BMMS)的可操作性,并实现了各个职能部门的信息共享和桥梁养护的区域性管理。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跨径公路桥梁设计规范关键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路桥梁设计规范既包含了国家、行业对桥梁设计的政策、法规要求,又包含了桥梁建设成熟技术的总结.常规桥梁规范条文一般本着"成熟一条写一条"的原则,而大跨径桥梁设计、建设等一般具有很多创新点,完全遵守规范难以实现,不具备可操作性.近年来中国建设了很多长大桥梁,每一座桥都有很多创新点,这些创新点在总结、整理、发展成熟后,正是修编规范的实践和技术基础,如设计使用年限和桥梁结构分项系数的关系、各主要作用(地震、风、撞击、车辆荷载、极端温度)与荷载水平的协调、设计基准期、使用年限和使用期可靠度的关系、风险及其可接受水平的定义、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等等.本文拟在总结中国大跨径公路桥梁设计规范应用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中国政府和交通行业提出的一些安全、环保、节约、耐久、全寿命周期等理念,参考欧洲结构规范和美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的部分理念和条文,提出对中国大跨径公路桥梁设计规范关键问题的初步探讨,以为未来编制适用于大跨径公路桥梁的设计规范做些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杜战军  吴继峰  任子健  温庆杰 《公路》2021,66(11):114-119
以某大跨钢桁梁桥的BIM模型建立过程为例,提出了一种参数化及精细化建模思路,通过对BIM模型的构件进行设计、施工信息匹配和编码,可用于桥梁施工全过程监控.基于BIM模型信息,以手机和个人电脑为采集终端设备,建立数据服务器和基础数据库,在云计算中心进行后台整理分析,从而构建BIM信息化平台,实现施工进度模拟、设计与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和档案资料的信息化归档管理.BIM建模及信息化平台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桥梁施工效率,优化了施工工序,缩短了工期,提高了构件安装精度和施工质量,为大跨钢桁梁桥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6.
自"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一词在工程建设行业兴起后,在过去几年里由少数应用者之间的时髦用语逐渐成为支撑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各方面的核心技术。BIM技术不仅仅是一次技术变革,同时也是一次业务流程上的变革。高速公路作为工程建设的支柱产业,BIM技术在高速公路建设领域实现全生命周期应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但是BIM技术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在项目施工各方面应用均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公路工程设计人员对于BIM技术的理解还不够充分,多认为BIM技术只是CAD的三维模型。为让广大公路工程设计人员更深入了解BIM技术,促进BIM技术在公路工程设计行业的推广,从我国公路工程BIM技术发展现状入手,剖析BIM技术在设计阶段应用对公路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将设计阶段作为公路工程BIM技术应用的突破口,介绍了BIM技术应用到公路工程各专业设计的步骤及技巧,以期让BIM技术逐步向其他建设阶段扩展。  相似文献   

18.
沈锐利  唐可佳 《中外公路》2019,39(2):135-140
为了研究用几何尺寸快速创建参数化桥梁构件并输出对象信息进行数据管理的方法,以悬索桥扩大基础重力式锚碇为例,借鉴Autodesk平台核心建模软件Revit的族思想,结合可视化编程工具Dynamo,建立了锚碇参数化模型,得到了可用于快速建模和数据管理的尺寸驱动三维模型。基于以上锚碇参数化建模的技术路线,以万州驸马大桥北岸锚碇为应用实例,说明了参数化锚碇模型如何关联数据并输出设计信息。结果表明:基于Autodesk平台进行悬索桥构件参数化设计具有可行性,且参数化能力强,有利于信息传递与管理,为桥梁BIM正向参数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公路》2017,(11)
对BIM技术在拱桥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利用BIM设计软件Autodesk-Revit建立了上承空腹式箱形拱桥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项目工程量的统计和CAD出图,并将模型导入到Autodesk Navisworks软件进行了4D施工模拟。结果表明,BIM技术能给拱桥的施工带来巨大的便利,能大大提高施工水平,具有在拱桥及其他复杂桥梁的施工中推广应用的价值和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于群力  王磊 《公路》2008,(3):88-91
在桥梁设计过程中,将大量复杂而繁琐的设计计算、图表查询等任务交给计算机去完成,是桥梁CAD系统要完成的主要工作之一。过去,这种CAD系统的开发均采用面向过程的建模方法,用这种方法所得到的程序提供的一个面向工程的桥梁设计计算程序,不仅可读性差,更致命的是条件稍做更改,程序便要做相当大的变动,且可扩充性及可维护性差。将20世纪90年代的设计方法——面向对象技术应用于这类系统之上,是桥梁CAD系统今后发展的方向之一。适应这一发展要求,进行桥梁CAD系统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