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结合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的竖井施工,介绍了竖井施工的技术难点,对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竖井施工方案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阐述了可行的竖井施工方法,保证了竖井施工工期、安全、环保、经济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张开顺  余斌  申家喜 《公路》2006,(5):213-216
介绍了夹活岩特长公路隧道通风工程的规模、国内外公路隧道通风竖井的主要施工方法及各自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重点介绍了夹活岩隧道通风竖井的设计,探讨了竖井施工的适用方法,同时提出了通风竖井设计及施工中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竖井型隧道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城市交通隧道中。本文采用稳态与非稳态方法对火灾工况下竖井型隧道的气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竖井型自然通风口对高温烟气扩散的影响。研究认为,竖井自然通风口引入隧道外冷空气,显著降低火源端部温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高温烟气对火源处隧道顶板的破坏。通过竖井引入新风,显著降低火源附近的有毒气体浓度,改善了火灾救援条件。火灾产生的有毒烟气由隧道洞口集中排放转变为竖井自然通风口分散排放,这对制定火灾救援、人员疏散方案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夹活岩隧道通风竖井及风机房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简述正在施工中的沪蓉高速公路湖北省境内长约5200m夹活岩隧道设计概况的基础上,介绍了该隧道竖井通风系统竖井井位、竖井断面、竖井井身结构以及地下风机房的总体设计及施工情况。  相似文献   

5.
邓敏  闵泉  熊雅  宋晓  李勇  任锐 《中外公路》2021,(1):190-196
为研究"互补式通风+排烟竖井"组合通风方式隧道内风速变化规律,采用物理试验研究手段,对初步拟定的隧道通风方案进行模拟研究。针对营尔岭隧道建立1∶10的通风物理模型,观察隧道模型各区段内气体的流动状态。研究结果表明:竖井采取排风状态,打开上行隧道竖井阀门,增大竖井风机频率时,上行隧道送风段及其短道段风速保持稳定,排风段风速减小;下行隧道送风段内竖井到隧道出口段风速减小,竖井到右线横通道段风速保持稳定,短道段和下行隧道排风段风速增大;打开下行隧道竖井阀门,增大竖井风机频率时,上行隧道内的风速均保持增大;下行隧道排风段风速有缓慢增加趋势,但总体上各个区段的风速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6.
于丽  王明年 《公路工程》2008,33(4):34-36,46
公路隧道发生火灾时,高温和热烟气对隧道威胁巨大,竖井的烟囱效应严重影响温度和烟气的扩散,目前对竖井内温度发展情况的研究甚少。为分析火灾发生后竖井内的烟流特性及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利用大比例模型试验,以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火源点位置、通风工况、火灾规模情况下竖井内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对分析其它长大公路隧道火灾时竖井内温度场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通风竖井工程采用的中心扩孔法在当前全国竖井工程中有极好的代表性。因此,针对首次在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中成功使用的中心扩孔法,进行了竖井开挖定额的研究,该研究成果对公路隧道通风竖井工程定额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竖井施工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确定采用单竖井两分隔的竖井方案。运用双半圆滑模一次施工的方法.成功解决了大直径、深竖井中的一系列技术难题。本文简要介绍了单井送排风式竖井的滑模施工工艺,旨在结合其具体施工,探讨通风竖井的设计及施工问题,为今后特长公路隧道通风竖井的修建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竖井设计及施工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赵秋林  魏军政 《公路》2005,(8):164-167
介绍了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通风工程的规模,国内外公路隧道通风竖井的主要施工方法及各自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重点介绍了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通风竖井的设计,探讨了其适用的施工方法,同时提出了通风竖井设计及施工中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公路隧道,其运营通风竖井的深度及直径也为行业罕见。该隧道的3座运营通风竖井均采用单井两分技术,目前竖井的滑模施工工艺相对比较成熟,而如此规模的两分竖井的滑模施工国内尚未遇到。本文简要介绍了该项目深大两分竖井的滑模施工工艺,旨在结合其具体施工,探讨通风竖井的设计与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1.
陈璋  陈光明  程久胜  胡益华 《公路》2005,(8):170-175
龙潭隧道系沪蓉国道主干线宜昌~恩施公路上的特长隧道.长约8.7km.从通风、防灾救援和隧道的施工组织等因素综合考虑.设置了2斜井+2竖井。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介绍龙潭隧道的斜井、竖井没计原则与思路.和斜井、竖井的布置、净空断面、结构设计、施工方法和防排水。  相似文献   

12.
刘黎  张平  王唤龙  杨昌宇 《隧道建设》2020,40(Z2):188-195
为了满足高黎贡山隧道竖井施工任务要求,综合隧道所处环境及竖井能力需求,按照竖井井口、井筒、井下3方面统筹考虑的总体设计思路,提出高黎贡山隧道1号竖井设计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 1)根据井口地形、地貌条件及提升设备、井口车场布置要求,合理布置井口场坪; 2)根据竖井功能定位,竖井宜采用主副井模式; 3)根据井下施工的出渣量、材料数量、人员进出量等综合考虑竖井断面尺寸; 4)当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允许时,竖井宜采用短段掘砌混合作业法施工,设置模筑混凝土井壁; 5)竖井提升设备宜按井下施工期间的要求考虑,建井期间各设备之间能力应匹配; 6)竖井施工能力应满足井下施工期间出渣、进料要求,并留有富余; 7)井底车场应结合运输方式及进料、出渣等功能要求确定; 8)竖井安全保障应首要解决地下水问题。目前高黎贡山隧道1号竖井主井已完成建井,结果表明铁路隧道竖井按照以上设计方法及思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特长高瓦斯隧道运营期不同通风方案下瓦斯浓度的分布规律,通过数值模拟软件Fluent建立瓦斯在隧道内的运移模型,分析了运营期隧道在自然通风+竖井通风、自然通风+射流风机、自然通风+竖井通风+射流风机等3种不同组合通风方式下的隧道内气体速度流场和瓦斯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当瓦斯释放点位于竖井位置下游时,会导致下游瓦斯浓度变高;2)射流风机开启后,隧道内气体流速会相应增大,在射流风机前方的风速可达10 m/s以上;3)自然通风+射流风机的组合通风方式优于其他组合式通风方式,其隧道内瓦斯平均浓度值为0.48%,较自然通风+竖井通风、自然通风+竖井通风+射流风机组合的最优值分别降低了44.83%、31.43%。研究结果可供运营期特长高瓦斯隧道通风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公路交通网络逐渐向山区拓展,特长公路隧道不断增多,对隧道通风竖井的修建提出了更高要求.竖井往往位于地理条件恶劣的高山竣岭中,施工难度较大,因此,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竖井开挖方法,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以云景高速公路西周岭隧道竖井施工开挖为例,介绍全断面爆破开挖法.该方法具有安全性好、工期短、效率高的特点,与传统导洞扩...  相似文献   

15.
姜学鹏  吴锦东 《隧道建设》2019,39(3):370-377
为研究浅埋隧道中烟气逆流长度的影响因素,以武汉东湖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量纲分析法,构建竖井排烟隧道内火源上游烟气逆流长度无因次表达式,并通过数值模拟,量化研究火源热释放速率、纵向送风风速、竖井与火源距离、竖井宽和高对火源上游烟气逆流的影响。结果表明: 上游烟气逆流长度随火源热释放速率、竖井与火源距离增长而增大,但当超过一定值时,烟气逆流长度均趋于稳定; 随着隧道纵向风速和竖井宽度的增加而减小,且不受竖井高度变化的影响; 同时,火源热释放速率与纵向风速的影响明显强于其他因素。创新性推导出了考虑火源热释放速率、纵向送风风速、竖井与火源间距、竖井宽度情况下火源上游无量纲烟气逆流长度的预测公式,且与数值模拟结果良好吻合。  相似文献   

16.
龙潭特长公路隧道的设计与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璋  陈光明 《公路》2007,(3):182-187
龙潭隧道长约2×8.7 km,设置了2斜井 2竖井,作为我国为数不多的特长公路隧道,其建设规模大,难点多,技术要求高。在勘察设计过程中,充分借鉴了国内外长大公路隧道建设的成功经验,对隧道的关键技术,如隧道平纵面设计、斜井与竖井的选型与布置、岩溶区长大隧道修筑技术、长大斜井与竖井的施工、隧道通风与防灾救援设计方案等都进行了大量的方案比选和技术创新,并将其列入交通部西部科研项目,进行分析研究,以指导本项目的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公路建设也随之也发展,公路隧道修建的规模越来越大,长度越来越长。竖井作为长大公路隧道的重要配套工程之一,对隧道的通风排污、防灾减灾、运营等起着重要作用。文以云南昆明绕城高速东南段控制性工程杨林隧道为工程背景,对其竖井的施工方案选择、施工场地规划、井架选型与设计、施工人员及设备组织、施工过程要点、要求及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并对该隧道竖井施工技术的实施效果做了介绍。本隧道竖井开挖施工技术的成功应用,在进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实现了安全、快速的目标,积累了一定经验,可为今后类似大直径深竖井工程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骆驰 《隧道建设》2012,32(3):355-360,371
目前国内公路隧道竖井的设计和施工方面尚无较成熟的经验,仍需作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结合在建的南—大—梁高速公路华蓥山特长公路隧道通风竖井的设计及施工方案,阐述当前较为成熟的深竖井围岩压力秦氏计算理论,介绍采用的竖井围岩压力的计算方法,探讨公路隧道竖井施工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条件,并对公路行业竖井设计与施工的规范与规程的迫切需要、秦氏竖井地压计算理论的参数取值问题及反井钻机设备的亟待研发等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长大隧道在主隧道贯通前的施工通风问题是多年来长期制约隧道通风的一个重要难题,虽然工程实践中不断探索解决办法,但效果一直不是特别理想。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设置有竖井的长大隧道在主隧道贯通前的压入式通风的湍流动能、通风速度场、空气压力场、有毒气体浓度场进行了三维动态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标明,设置有通风竖井的长大隧道采用压入式通风,有毒气体排出快,通风效果好;但仅依靠竖井进行自然通风不能达到快速排出有毒气体的目的,必须借助在竖井内安装风机等通风设备对风流进行合理引导。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铁路隧道竖井选址的关键性问题,分析煤矿行业立井井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如宏观选址和井口位置等决定性因素),对比铁路隧道竖井选址因素(包括辅助功能、地形条件、建井工程条件等方面),提出铁路竖井井位选择的特点,明确了需考虑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局部地形条件以及井位与隧道平面关系的选址原则和要求。以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竖井为例,对选址的主控因素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施工组织需要确定的区域范围、地质条件细化井位的小区段、洞口场地条件适宜性确定的最终位置。最后,对铁路竖井井位选择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归纳,并提出如下建议:1)与煤矿专业相比,铁路竖井井位选择的技术路线、地质条件的控制重点不同;2)与铁路其他辅助坑道相比,铁路竖井更应重视工程地质条件的判识;3)应重视建井期间地下水防治方案对井位选择的影响。总之,铁路竖井具有一定的工效优势和经济性,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准确判识是井位选择的关键因素,高黎贡山隧道深大竖井的修建,为铁路隧道辅助坑道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