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豪彦 《汽车与配件》1999,(44):15-15,14
表4为美国重型汽车排放标准。 三、日本 日本从1973年开始全面控制机动车排放,日本汽车排放限值有最高值和平均值两种,现表内列出的是平均值。平均值系指每一季度测得的各辆车的平均数,不得超过排放法规规定的排放限值。 表5为日本目前汽车排放限值和1997年11月公布的目标限值。  相似文献   

2.
《天津汽车》2009,(9):9-9
据报道,新任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2009年9月7日表示,到2020年,将确保日本温室气体排放量较1990年减25%。此新减排中期目标一出,就遭到日本各界的质疑,其中就包括日本第2大汽车制造商本田汽车。  相似文献   

3.
<正>日本汽车排放开始日渐减少在日本,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碳占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19%,少于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其他成员。虽然现在日本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增加13.3%,但是该排放量自从2001年达到峰值以来,就一直处于下降态势(见图1)。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燃油经济性标准和排放法规的日趋严格。欧盟2020年为汽车业节能减排制定的目标是,百公里油耗3.99L,CO_2排放95g/km;同期,日本的目标为百公里油耗4.93L,CO_2排放117g/km;美国2025年的目标为百公里油耗4.31L,CO_2排放102g/km;中国2020年乘用车的目标为百公里油耗5.0L,CO_2排放119g/km,其中节能型乘用车百公里油耗4.5L,CO_2排放107g/km。由此可见,各国提出的节能减排要求非常之高,几乎比目前水平提高了50%。这不仅给传统内燃机革新和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概述了日本汽车排放法规对PM排放技术要求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对一辆满足欧V排放标准的柴油车进行日本10-15和JC08排放试验,验证并对比分析了日本新旧汽车排放法规对PM技术要求的异同.试验结果表明,JC08冷起动试验的PM排放结果高于JC08热起动试验,而10-15热起动试验的PM排放结果高于JC08冷起动和热起动排放试验;旧法规组合工况试验的PM计算结果大于新法规组合工况结果;与冷起动工况相比,JC08和10-15热起动工况的初始阶段,PM排放量仍保持在较高的数量.  相似文献   

6.
据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日本运输部门的CO2排放量仍居高不下,其中源自汽车的CO2排放量约占总量的86.2%。因此,汽车仍是CO2的主要排放源之一。世界各国也一直在完善与收紧相关法规限值,以此卓有成效地改善汽车废气排放并降低燃油耗。着重分析了日本国内制定的废气排放与燃油耗相关法规及政策的发展趋势。针对当前的环保问题,介绍了近年来在日本汽车市场出售的新车型,并阐述了改善燃油耗与降低排放的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现在回到节能排放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来。每年汽车产销上一个百万辆级的台阶,要不了多少年以后赶超日本和美国,这似乎成了鼓舞人心的目标。但现在的问题是汽车工业按如此快的速度发展是否是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8.
焱华 《汽车与配件》2005,(34):29-29
自1997年通过《京都议定书》后,日本于1998年又制定了温室气体排放指标和全球温暖化对策总体规划,2002年对该规划进行了修改。在日本总体CO2排放量中,运输排放占到大约20%(其90%来自汽车排放)。为使温室气体的排放总值符合综合标准,相关部门对运输部门和其它一些部门制定了具体的降低目标。运输部门也相应积极努力的实现燃油经济最大化,大范围推广低排放车辆,通过推动智能交通系统(ITS)来提高交通流量以及物流效率化。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对于降低CO2总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根据2010年规划,日本政府引进了燃费目标值,可预见日本的汽车产业正在努力开发所需技术。  相似文献   

9.
日本是世界汽车工业界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国家,汽车工业已成为日本的支柱产业之一,促进了本国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但汽车废气排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已日益引起国内各有关方面的关注。日本运输省每隔几年就要对已颁布的汽车废气排放标准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并利用强制性的法规手段,督促日本汽车生产企业积极采用先进技术,以  相似文献   

10.
慧文 《汽车与配件》2005,(33):38-39
根据1999年的协议,欧洲汽车工业自愿承诺CO2排放量到2008年时降低到每公里140克,而在1995年时,该数字是185g/km。日本和韩国汽车生产制造厂则誓言在2009年时达到相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明奸 《汽车与配件》2004,(23):30-33
在日本,如何应对汽车排放法规的强化趋势一直是汽车整车公司的重要课题,2003年9月26日日本国土交通省修订了乘用车、载货车及大客车的排放标准.制定了被称为世界上最为严格的“新长期排放法规”。该法规舰定新车型自2005年10月1日开始.对已投产并继续生产的车型自2007年9月1日起实施新排放规定。  相似文献   

12.
王小琴 《汽车工程》2002,24(3):272-275
日本汽车工业产值占日本制造工业总产值的13%。汽车及其相关工业的员工占全国总就业人口的11%。日本汽车工程学会最近发布的关于日本汽车工业技术与战略研究报告中将近年来日本汽车工业取得的成功归结为:日本制造与销售的汽车质量好、价格合理、油耗低、废气排放控制技术水平高、生产制造技术先进、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人素质高。 由于各国都在学习日本成功的经验,通过企业、科研和政府部门三方协作促进技术蓬勃发展;将日本式的精益生产系统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创出新的先进制造方法。其结果,  相似文献   

13.
日本新近实施的新长期排放法规对柴油车的NOX和PM的排放提出了严苛的要求。为适应新法规的要求,日本汽车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包括日产柴油机公司研发的尿素SCR系统、日野DPF系统以及电子控制超高压燃油喷射装置系统等等。日本商用车柴油机的最新排放技术也为我国商用车制造行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国外轻型汽油车排放法规控制技术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发达国家--美国、日本、欧洲,自690年代实施汽车排放法规起至今,在各个汽车排放控制阶段中,对轻型汽油车所执行的限值标准水平和测试方法,以及相应采用的控制技术这一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汽车材料技术的发展,汽车的性能被要求越来越高轻量化、低能耗和低排放。本文从钢铁、有色金属、非金属3个方而对日本汽车2012年材料技术的发展动态进行了综述。钢铁材料的技术发展态势是兼顾考虑轻量化与提高碰撞安全性因素;有色金属材料的技术主要是满足汽车轻量化需求,以替代铁制部件;非金属材料的使用也是汽车材料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减少汽车排放,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20世纪后期以来国内外对燃油成分、性能影响排放的规律进行了大量研究,对美国AQIRP、欧洲EPEFE、日本JCAP和国内相关研究项目进行了总结,提出在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的基础上根据国内的炼油结构、燃油水平和当代及未来汽车先进技术进行燃油指标对排放的影响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正>2040年世界人口以新兴国家为中心将逼近90亿,在能源需求中替代能源的使用量与2010年相比大约将增加35%以上,运输和工厂等的CO_2排放量和其它各种气体排放量都将增加。NO_x作为大气污染物质,日本自1966年限制汽车排放尾气以来,一直不断地严格化,近年来,以欧洲为中心,由于NO_2与NO_x的排放不断增加,也变成了重大问题。针对PM2.5,美国、欧洲、日本在2009年前出台了许多环境标准,对发生源、生成过程、对人类健康影响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为了使汽车更加清洁,世界各国需要不断强化油耗和排放法规。欧洲2014年起开始正式执行欧Ⅵ标准,德国和荷兰从2011年就提  相似文献   

18.
日本大发汽车公司在确保车用发动机后处理装置尾气催化转化器的高效净化性能的同时,采用纳米技术,使贵金属催化剂的使用量与原来相比减少了70%。这种车用汽油机用新型催化剂由于采用纳米材料具有“自再生”的功能,所以又称为智能催化剂,并且应用在超低排放车(ULEV)及2002年日本市场销售的微型轿车上。 目前,为了实现“超低排放车”的普及应用目标,降低三效催化转化器的  相似文献   

19.
日本汽车工业未来技术发展目标及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日本汽车工业确定的2025年汽车用户需求与主要技术发展目标,重点介绍了根据该目标,日本汽车工程学会在2010年前实施的汽车环保和节能、安全性、信息通信三方面技术发展的具体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20.
我国汽车的排放与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排放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是控制汽车污染物排放的依据。简要回顾了我国汽车排放标准体系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并根据近年来国家汽车排放抽查和日常检测数据,按车型分类说明了我国汽车排放的现状;简要介绍了相关的车用燃料标准制、修订情况;文中最后部分介绍了近年来我国所做的其它一些基础工作,包括汽车排放试验室网络建设和比对试验工作以及对排放控制有关部件实施产品认定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