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赵怀 《驾驶园》2012,(8):7-7
7月1日,中国颁布实施了首部《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标准,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机动车儿童座椅约束装置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标准》规定,国产汽车必须安装座椅接口和安全锁,车载儿童座椅今后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才能上市。这一标准的实施为我国儿童乘车安全提供了第一道防线,将对汽车儿童安全座椅生产起到促进作用,提高对儿童安全乘车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儿童座椅常存在因结构设计不合理而导致的保护效果差的问题,基于MADYMO建立了包含台车座椅、某款典型儿童座椅、五点式安全带、P3 儿童假人的儿童约束系统模型,根据 GB 27887 标准进行正面碰撞台车试验,基于试验结果从假人运动轨迹和损伤指标两方面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儿童约束系统模型能较真实地反映实车碰撞过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模型验证的基础上,针对碰撞中座椅上部存在变形量过大的问题,提出了在椅背顶部后侧加装加强板,并将椅背与椅盆连接处位置原有的凹槽贯通的改进方案,对改进后的儿童座椅进行了不同加速度下正面碰撞工况的仿真分析和安全性评估。结果表明,改进方案能在座椅质量不增加的前提下,有效减少椅背的变形量,确保碰撞中座椅结构的完整性和儿童的安全,达到了预期的防护效果。研究结果可为儿童座椅的设计和改进提供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新型集成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该座椅位于汽车后排中间位置,增高座垫的高度可根据儿童身高无级调节.相对于常规使用的附加式儿童安全座椅,该座椅无须安装,避免了儿童座椅的误用.利用MADYMO软件建立了该装置调整到不同高度的仿真模型,研究了3岁、6岁和10岁儿童假人正面碰撞时的响应,并通过对6岁假人的碰撞仿真分析,得出其关键设计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集成式座椅能够在正面碰撞中对3岁到10岁的儿童提供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最近,美国运输安全委员会表示,现有的儿童座椅存在安全隐患,应该实施模拟10岁儿童的橡皮人碰撞试验新方法,并建议儿童应在8岁以前,并且身高达4英尺9英寸前要采用安全座椅。  相似文献   

5.
用品超市     
《汽车与运动》2010,(12):242-242
RECARO儿童安全座椅 如何才能为心爱的宝贝挑选一张最合适的儿童座椅呢?由知名汽车座椅厂商Rocaro专为9到18kg的儿童所设计的汽车安全座椅,采用欧美已经列入标准配备的分离式ISOFIX底座设计,在使用时只需将ISOFIX底座先插入位于后座椅背与椅面之间的两个固定插槽,然后再将座椅固定在底座之上即可。  相似文献   

6.
包崇美 《世界汽车》2014,(10):134-135
<正>孩子乘车的机会越来越多,您是否关注孩子的乘车安全?如果您的孩子在6岁以下,您是否为他准备了儿童安全座椅呢?本期,我们特意对清华大学长期从事儿童乘车安全研究的张金换教授进行了专访,请她介绍一些儿童安全乘车的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在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上,国内外差距明显针对儿童座椅的使用情况,张金换教授说:"我们于2011年在清华大学幼儿园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做过一次调查,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在5%左右;2013年,我们再次进行了调查,使用率虽然有所增加,但仍然在30%以下。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都如此低下,可以想见,在全国范围内,儿童座椅的使用情况更是不容乐观,约在  相似文献   

7.
赵欢 《时代汽车》2012,(12):65-67
我国第一部关于机动车儿童座椅约束装置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国家标准已从今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个消息让广大儿童安全座椅生产厂家着实兴奋了一把,法规出台后,整个行业销量成倍增长。然而兴奋过后,面对尚不成熟的国内儿童安全座椅市场,我们要做的还很多。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中国儿童座椅ISOFIX装置开发进行深入研究,寻找中国儿童座椅ISOFIX装置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不同车型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法和一些建议,供社会各界人士探讨。中国儿童座椅ISOFIX装置现状儿童安全座椅的安装方式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利用现有成人安全带进行固定;第二种是利用ISOFIX装置进行固定。由于长期以来中国  相似文献   

9.
包崇美 《世界汽车》2014,(11):112-115
<正>有句话叫"有调查,才有发言权"。我们都知道,在保护儿童乘车安全方面,儿童安全座椅是行之有效的安全装备。在家长安全意识逐步提升的今天,国内儿童座椅的使用率究竟能达到多少呢?《世界汽车》杂志深入到北京、天津、上海这3个一线城市的各大幼儿园,对家长驾车接送孩子时,孩子的乘车方式进行了统计与调查。根据结果显示,在家长接送孩子的过程中,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不足30%,儿童乘车安全不容乐观。下面,笔者结合调查结果中的重点数据,与大家聊聊安全座椅使用现状以及不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10.
正前文讲述了家长为孩子使用儿童座椅的重要性,下面来介绍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儿童座椅,让安全座椅为孩子的童年真正地保驾护航。仅面向后方的座椅带有挽手的提篮式安全座椅一般是设计给1岁以下、特别是初生儿,只能向后安装,它通常会配上一个底座固定安装在车内,宝宝在安全座椅里睡觉时,父母可以直接提着儿童安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国内在汽车儿童安全座椅试验研究和法规方面的空白,对汽车儿童安全座椅的碰撞安全性动态试验方法进行研究。根据国内外关于儿童约束系统的标准和法规,结合汽车碰撞试验室现有的试验条件,设计制作了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动态试验中使用的试验座椅总成及其相关附件,在完成试验的同时研究了试验方法与流程。通过具体的动态试验实际检验了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的可靠性。本文的研究为今后在国内开展此类试验积累了经验,为今后国内相关法规的颁布与实施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消费者对产品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车内异味逐渐成为消费者购买车辆的一个最为直观的关注点。本文通过对座椅总成及其部件材料(约200-300件)的VOC及醛酮物质、气味和GCO数据的分析,深入解析座椅气味及有毒有害物质的来源。结果表明,座椅气味强度普遍较强且较为刺激,座椅的气味和VOC主要来源是泡棉材料,同时面料的选择也可直接影响其气味和VOC的散发;对座椅气味及VOC进行整改时,可重点考虑泡棉材料及其面料材料。  相似文献   

13.
王凯  季奕 《天津汽车》2013,(12):15-17
随着汽车被动安全的发展,对于儿童乘员的保护日益受到重视。C-NCAP2012版中,要求在正面碰撞试验后排放置P3儿童假人.用于评价儿童约束系统。文章按照要求首先对比了各国法规中儿童假人的伤害评价方法,通过对不同车型试验数据的研究,讨论后排儿童假人伤害情况。并根据不同的因素,尤其是儿童安全座椅形式,对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拉带式座椅保护效果最好;坐姿较直时对胸部伤害较小,但对头部伤害较大。该研究对于儿童假人的被动安全研究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侯立鑫  牛彦文  李炜 《时代汽车》2022,(4):169-170,19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将不仅仅是人类出行的载体,更将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汽车将成为人类最亲密的伙伴.不管科技如何进步,汽车座椅都是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汽车座椅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从最初的人体支撑,到现在座椅具备多项调节,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汽车座椅...  相似文献   

15.
马晓丽 《天津汽车》2010,(6):40-41,50
国内客车座椅产品要出口到其他国家,必须达到相应的标准要求。文章主要介绍了国内某客车座椅按照澳标(ADR68/00)的要求进行动态试验的全过程,并通过试验检验座椅的安全性能是否满足标准要求。试验表明,假人的头部伤害指标和右侧假人左腿的伤害指标均不满足标准的要求,由此客车座椅的安全性能未能达到标准要求,需要进一步进行结构优化,通过试验验证方能进入澳大利亚市场。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儿童乘车也成了一大焦点,保障儿童乘车安全性自然也就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据统计,中国是一个儿童安全座椅制造大国,在消费方面来讲却是个消费小国,这样的发展现状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其分析研究,这不仅是对企业未来发展的研究,更是对国人安全保障的研究。各个公司推出的不同种类的儿童安全座椅通过实验也告诉大家,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可以大幅度降低儿童在乘车过程当中发生交通事故的伤亡率。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三孩政策的开放,汽车市场7座家用MPV车型需求逐步增大,因受限于造型特征、整车尺寸以及车内安全带等布置限制,第三排乘坐空间较小,易产生压抑感,乘坐舒适度较低,如何在已有的条件限制先充分提升第三排乘坐空间,改善乘坐舒适性已成为各主机厂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介绍一种改善第三排头头部空间的安全带布置方案以及对应车身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8.
儿童安全座椅能够在交通事故中有效地保护儿童。为了提高其利用率,通过阐述我国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现状,分析了国人存在的认识误区、相关法律法规缺乏、销售市场混乱和宣传不力等诸多问题,最后从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管理、深入宣传教育、开拓租赁市场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国外推广儿童安全座椅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