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海南铺前大桥水域配套工程施工中,利用Civil 3D软件建立水下地形曲面、航道疏浚模型、工程量计算、施工质量控制等过程,介绍Civil 3D软件在疏浚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以协同性、可视化、可出图性等优点在水运行业逐渐被接受和推广。Civil 3D提供了强大的三维地形处理功能,可实现地形曲面的三维动态设计,同时支持平面图,纵断面图和横断面图的出图功能。结合Civil 3D软件功能及特点,以西非某集装箱码头为例,探究运用Civil 3D对港口陆域进行高程设计的可行性。通过对比传统高程设计方法,总结使用Civil 3D进行港口陆域高程设计的工作流程,为BIM技术在港口陆域高程设计方面的推广及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黄智  杨彪 《水运工程》2020,(11):147-150
对BIM技术在海外某港口疏浚工程精细化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利用Civil 3D软件创建三维疏浚模型和地质模型,实现土体疏浚量的分类统计,并快速生成标准化施工图纸,同时保证模型、图纸、工程量动态关联。实践表明,应用BIM技术可以大幅提高港口疏浚设计的精度和效率,为工程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李锐  李正  王飞 《水运工程》2019,(12):123-126
针对内河航道疏浚工程传统设计各流程之间缺乏信息传递的问题,通过综合分析Civil 3D特点和设计的特殊需求,提出内河航道疏浚工程BIM正向设计思路,基于Civil 3D建立了内河航道疏浚工程BIM正向设计方法。通过二次开发改进Civil 3D部分功能,优化了设计过程中疏浚工程量输出和批量出图功能。结果表明,采用BIM正向设计方法对磨刀门航道疏浚工程进行正向设计,能有效提高设计效率。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我国水利设计行业,采用三维设计已逐渐发展为一种趋势。本文以如美水电站右岸坝肩溢洪道和进水口的边坡开挖为例,着重介绍Civil 3D和Infraworks在水利工程三维设计中的应用流程。建立了地形曲面、放坡曲面和开挖后的地形曲面模型,精确绘制了开挖轮廓线并计算了开挖工程量,渲染并展示了原始地形面貌和设计开挖后的地形面貌。基于Civil 3D和Infraworks的三维设计与展示具有设计通用性强、高精度、易修改和三维可视化等优点,可以作为水利工程设计中的三维设计工具,为水利工程师在设计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兰立伟  严杰 《中国水运》2009,(12):120-121
作为一款面向土木工程的建筑信息模型(BIM)解决方案,Civil 3D不仅包含了AutoCAD的全部功能,而且还可以实现三维动态模型设计,方便了工程建模设计及工程量的计算。本文以土石坝建模为例通过建立地形曲面、创建路线及纵断面、创建断面装配、放坡等主要步骤来熟悉Civil 3D的主要建模过程,并最后通过模型创建了三维效果。总结了Civil 3D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应用的主要优点,分析了Civil 3D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前景,为工程设计者熟悉Civil 3D这款较为高效率的设计制图软件,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Civil3d软件包含勘测、曲面和放坡、地块布局、道路建模、管道、土方量计算等模块,可实现动态三维工程模型的即时修改,其对象之间的智能关联可使用户更轻松、更高效地探索和优化设计方案。本文通过某海港疏浚工程实例来探讨Civil3d软件在海港疏浚工程的应用,为该软件广泛应用于港口工程特别是海港工程土方计算、出图总结实现方法并提供工程案例。  相似文献   

8.
王伟  杨志 《水运工程》2019,(7):193-197
鉴于BIM技术在航道建设中的优势,将Autodesk系列BIM软件引入内河航道的设计工作中,利用Civil 3D、Subassembly Composer(部件编辑器)、Infraworks设计软件实现内河航道疏浚工程和护岸工程的参数化设计和可视化展示,并进行横断面定制、标签定制、模板文件定制等二次开发,提出适用于内河航道工程三维正向设计和可视化演示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填补BIM技术在疏浚设计应用中的空白,开展了该专业的应用需求分析与标准化设计流程,选取Autodesk平台对Auto CAD Civil3D 2017进行了.Net二次开发。开发成果达到了参数化建立BIM模型的目标,大量简化了传统设计中的重复工作,可同时自动生成三维模型、批量断面图、施工图出图、断面工程量与三维工程量,并在相关工程中进行了实践,实现了BIM在疏浚工程中的正向设计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乔梁  廖晨彦  高宁  万浩然 《水运工程》2022,(10):208-212
针对软土层空间分布不均、厚度差异大的大面积地基处理场地,利用Civil 3D软件建立场地三维地质模型,并绘制场地软土厚度等值线图,直观地反映了软土层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结合不同软土厚度的典型钻孔沉降计算结果,软土层分别采用不插板不堆载、插板不堆载、插板堆载3种地基处理方案,兼顾了处理效果和工程造价。此外,利用Civil 3D软件建立堆载实体模型,用于计算堆载、卸载工程量,计算结果更加精细、准确,解决了传统断面法在交叉部位精度差、计算过程复杂等工程量计算问题。该实例可为后续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陆域开展地基处理精细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交叉河口淤积影响船舶正常航行,易发生搁浅事故。为充分发挥航道的航运功能,应及时分析碍航原因,制定航道疏浚方案,确保航道通航顺畅与安全。以通扬运河与泰东河交叉河口为研究区域,构建二维Delft 3D水沙模型,结合实测分析其泥沙运动规律与地貌演变特征。基于不同疏浚高程和疏浚边坡设计6个航道尺度方案,并通过模拟分析得到兼顾过往船舶航行安全和疏浚经济成本的优化方案。本研究可为类似交叉河口的航道尺度设计与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李正  李锐  王飞 《水运工程》2019,(11):139-143
为解决BIM在水运行业堤坝工程中应用较少的问题,通过在传统堤坝设计方法中融入BIM设计理念,基于Civil3D软件形成一套建模、算量、批量出图的堤坝工程BIM设计方法。对Civil 3D部分功能进行二次开发,建立堤坝工程部件库,优化工程量生成与输出流程,实现BIM三维线框模型向带特殊编码信息的三维实体模型自动转换的功能。采用BIM设计方法在相关工程中进行实践,拓展了BIM在堤坝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与传统二维设计相比,三维BIM设计具有更好的可视化效果和更高的设计精度。在港口工程设计中,采用Civil 3D软件创建与地形相关的土石方类BIM模型,并基于Vault平台开展多专业协同设计,可以实现对Civil 3D模型对象的“零件级”管理,保证专业间模型的动态关联,提高设计过程中的沟通协调效率,提升设计成果的质量和精度。基于Vault平台的Civil 3D协同设计解决方案可为港口工程BIM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斜坡式护岸是水运工程常见的结构类型,由于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导致传统二维设计方法对设计方案的表达精细度不高。BIM技术是一种全新的三维协同设计手段,可以有效解决护岸的精细化设计问题。结合深圳LNG项目,探索Civil 3D软件在护岸设计中的应用路线和方法,总结软件的应用特点和技术优势。实践表明,在护岸工程BIM设计中,Civil3D软件可以提供一套高效完整的解决方案,实现护岸结构的三维精细化建模、断面批量出图、工程量精确统计,以及对方案变更的快速响应等,提高了设计精度和工作效率。研究成果可为护岸工程精细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Civil 3D是近几年在设计领域应用较广泛的一款集三维设计和二维出图同时进行的设计软件,其在水利工程中也有较大的应用空间和前景。笔者以水利工程中的输水渠道为例,通过原始地形曲面建立、纵断面绘制、工程量计算等方面介绍了该软件的应用,以期为水利设计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城市分汊型河道进行环保疏浚的边界条件较复杂,具有水质较差、流态复杂、淤积严重、过河建筑物较多的特点。提出环保疏浚深度应从污染层深度、河床演变、构筑物的安全等多角度考虑的设计理念:1)在单一河段复式断面以平滩高程控制疏浚深度。2)为了稳定河床,疏浚深度应控制过水面积的比例,并保持主河道与自然坡度一致。3)在堤防及构筑物处,疏浚深度应考虑与其安全距离及疏浚后冲刷深度的影响,从而在河床稳定和构筑物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挖除污染底泥。此理念已成功应用于某河段环保疏浚工程。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吉达湾整治疏浚项目,结合实测水文、地质资料,进行了现场调研。通过计算整治水域周边已有设施的稳定性,提出了疏浚整治范围,确保项目安全。确定底高程方面,分析了吉达湾淤积和水质恶化原因,建立了吉达湾水域的潮流泥沙数学模型,预测研究了3个不同疏浚底高程的水体交换能力和回淤量。计算结果表明水深条件改善的同时,湾内与外海的水体交换能力有明显提升,再结合整治效果及项目投资方面的考虑,综合确定了疏浚底高程取值,同时也验证了整治范围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黄志全  程岩 《中国水运》2007,7(8):61-63
运用FLAC~(3D)软件对郑州某基坑工程进行了开挖与支护模拟计算,对基坑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对土钉支护工作机理进行初步研究,得到基坑边坡变形和受力以及土钉受力的规律。最后结果表明应用FLAC~(3D)程序对基坑土钉支护的数值模拟是可行的,通过计算得出不同开挖阶段的基坑边坡位移、基底隆起以及对土钉拉力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CIVIL3D建立了部分叶榭塘地形模型与疏浚模型,计算了航道的疏浚工程量。所得数据与传统软件相比相差较小,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基于模型结合相关二次开发,批量得到疏浚断面图以及其相应的断面信息,为把控整个施工流程中的工程量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为相关疏浚工程量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与监督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土木工程领域,Civil3D是一款优秀的勘察、设计软件,其对Autocad有着良好的继承性,并在此基础上强化了数据采集、整理及面向专业土建对象(如基坑、道路、航道等)的处理功能,而三维地质模型一直是该类土建对象与地基之间的纽带,如何描述好地质模型,对设计人员合理的解决工程问题是很有帮助的。因此三维地质模型的创建,是以Civil3D为主导的整个勘察、设计流程的关键。以连云港港30万t级航道二期工程为依托,通过地质数据采集、钻孔生成、地质曲面生成及结合地质出图算量等步骤,具体介绍了在Civil3D中GeotechnicalModule插件的运用方法,为工程设计、勘察阶段三维地质建模提供参考~([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