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针对LKJ基础数据编制中出现的问题,研究建立LKJ基础数据辅助编制系统.该系统采用数据库网络及专用模拟检验设备,建立LKJ基础数据文件、电报档案,可自动生成数据编制方案、模拟检验大纲,自动生成基础数据源文件、车载基础数据文件,自动模拟检验、分析文件等.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LKJ车载基础数据换装及管理存在的问题,从调整车载基础数据结构、改变车载基础数据存放方式、车-地建立无线通信通道实现自动换装、专用IC卡携带数据块方式实现数据局部更新,以及换装后版本自动卡控等方面进行阐述,尽可能地实现LKJ车载基础数据的自动换装,以解决制约LKJ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3.
针对LKJ临时数据参与列车控制时存在盲区和误控问题,列举存在控制盲区和误控的处所,从监控装置结构特点、基础数据编制、运输组织等方面分析失控的原因,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LKJ临时数据的精准控制。  相似文献   

4.
通过回顾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的发展历史,阐述了中国列车运行安全控制在起步阶段的技术路线选择,LKJ在保障列车运行安全方面发挥的作用,以及LKJ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列控属性认知问题;由此引发在既有普速铁路复杂运行场景下,列控车载系统可以独立设计,车载系统“故障安全”策略应有别于地面信号系统,基于“车载基础线路数据”控车方式更具优势等启示;从LKJ列控属性的归位、完善技术配套、提高安全等级、为智慧铁路建设发挥作用等方面,对LKJ的应用进行了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现有LKJ基础数据编制业务流程,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化工具的LKJ基础数据管理流程,可实现LKJ基础数据全过程的自动化复核、校验和管理,提高LKJ基础数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结合当前国内铁路列车运行监控装置(简称"LKJ")"人控"数据换装作业过程存在因LKJ数据换装管理漏洞带来错换、漏换等安全隐患,提出设计一种新的LKJ车载数据无线换装系统解决方案.旨在突破LKJ车载数据采取人工在库内或途中进行换装作业的瓶颈,基于无线通信网络在确保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解决LKJ车载数据采取人工进行换装作...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既有线路施工造成LKJ数据换装困难的问题,针对LKJ数据换装的运用现状,提出了采用应答器提供LKJ基础数据与IC卡载入LKJ临时数据相结合为LKJ提供控车基础数据的技术方案,并对相应的应答器设置、应答器报文、LKJ临时数据设计、LKJ数据换装控制逻辑等展开研究。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案有效降低了LKJ数据换装的实时性要求和换装的频率,有利于保障列车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8.
介绍LKJ车载基础数据换装的现状,从优化车载基础数据结构和存放方式、改变基础数据换装方式等方面进行阐述,尽可能实现LKJ车载基础数据的自动换装和LKJ数据地面化,以此解决制约LKJ发展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LKJ数据编制、复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用Excel和VBA编程建立LKJ数据编制、复核模板,并根据模板生成LKJ相关数据库的解决方案。该方案提高了LKJ数据编制的效率,在复核检验中进一步保证了LKJ数据编制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机车自动驾驶系统旨在用其替代司机的操纵,在保证列车安全平稳运行前提下,实现列车运行准点、节能等目标。为了支撑机车自动驾驶系统精准的优化控制策略,收集了大量优秀司机的经验操纵数据为系统控车提供科学指导,同时也收集了实际运营线路的特殊区段数据为系统控车提供基础导航依据。为了能够实时将这些数据提供给自动驾驶装置,文章研究并实现了基于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LKJ2000的预存数据处理技术,该技术输出预存数据的正确率为100%,并且已在多个铁路局的机车自动驾驶系统中得到应用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为机车自动驾驶系统提供可靠的预存数据,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1.
由于LKJ基础数据不能完全反映电务地面设备的情况,造成LKJ不能完全按工务提出的基础数据精确控制列车到发线限速。通过对现有LKJ在到发线控制上的控制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利用LKJ基础数据中编制车站到发线限速来保证列车运行安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列车进路数据表自动生成算法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列车进路数据表的编制方法,是参照CTCS.3级列控工程数据编制规则,手工填写生成的。然而人工制作和校核列车进路数据表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既费时又费力,而且一旦线路数据量增大,特别容易出错。在此背景下,提出设计一个智能软件,该软件可以根据设计单位所提供的基础资料,自动生成列车进路数据表。从而取代了传统的人工编制列车进路数据表的方法,极大地减少了人工劳动,制作列车进路数据表的效率及其准确性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0引言目前我国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以轨道电路及机车信号设备作为列车运行指令信息源,以线路数据预制于主机的方式获取运行线路参数信息,采用微机智能处理对列车运行速度实施安全监控,实现列车自动防护系统功能。LKJ车载基础数据的准确性是监控列车安全运行的前提和保障,是关系LKJ能否安全控制列车运行的关键。因施工等原因,线路基础数据如信号机坐标、距离、线路坡度、限速  相似文献   

14.
铁路基础数据频繁变化而造成的LKJ数据换装作业,给安全生产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压力。针对当前LKJ数据换装作业方面尚无专业性、一体化工装设备的问题,充分挖掘和利用已有的LKJ数据管理经验,在LKJ数据灌制、校验环节引入人脸识别、工作流及二维码等技术手段,设计LKJ数据灌制校验系统,实现LKJ数据换装作业设备数据灌制的安全管理、自动校验、过程可追溯,提高了LKJ数据换装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铁路大部分动车组和列车机车上都装有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LKJ)和无线综合通信设备(CIR),由LKJ提供CIR设备的车次变化信息,通过编制的LKJ基础数据源文件提供车次变化信息。在调度集中控制(CTC)区段,当编制的LKJ车次数据与运行图文件不一致时,会直接导致调度命令传达失败,从而增加列车运行安全风险。本文围绕LKJ软件功能不足,数据编制规范难以应对列车车次复杂变化的现实,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采用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设备的铁路线路上,车站站名存在多交路复用、站名重复等情况,对车站站名变更的影响及优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LKJ车载设备和地面数据编制软件方面,对车站站名的取用方式和作用进行分析;其次,在车站站名发生新增、改名、撤销、站场和发车方向变更等场景下,对LKJ基础数据编制及数据换装过程的影响进行分析;最后,从LKJ列车运行径路组织方式、基础数据格式和数据换装流程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以提高地面数据编制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并简化数据换装流程,提高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17.
由于机车运用交路的变革和乘务员值乘方式的改变以及线路等基础设施施工频繁,带来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基础线路数据的频繁修改、更新。目前的工作方式是在PC机上编辑修改数据,编译生成LKJ使用的芯片写入文件,然后写入测试设备(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装置或LKJ2000型便携式测试装置),人工设定运行参数,观察LKJ调用数据,确认数据的修改是否正确。由于LKJ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列车运行控制记录装置(LKJ)的数据来源从车载下移到地面,提出采用大容量应答器从地面向LKJ提供控车数据,解决LKJ数据更新工作量大、维护成本高和管理难度大的问题.大容量应答器采用双信道,提高了数据容量,减少应答器使用数量,满足LKJ控车的数据需求.大容量应答器传输系统满足互联互通兼容性、应答器数据安全性、系统抗扰性、可维护性及可靠性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数据是LKJ控制功能实现的基础和运行分析的依据,LKJ数据的准确性是列车安全运行的前提和保障。按局存储数据,跨局使用数据是LKJ数据管理的核心需求。以局为单位部署数据服务器,通过铁路网络将各局数据服务器相连,实现跨局数据通信,最终形成LKJ分布式数据中心,能够强化跨局数据交接中的互联互控,切实有效执行LKJ数据的日常运用维护工作。探讨LKJ数据的分布式管理方式和数据中心的软件架构设计,为LKJ的技术发展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对于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记录文件中存在的车位误差,通过分析LKJ记录文件,研究列车实际越过信号机时间与车位误差之间的关系,提出LKJ自动校正车位、轨道电路连续发码、侧线进出站等情况下车位误差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确认车位误差产生原因,为核查车载数据的准确性提供分析依据,有效消除LKJ车载数据与实际数据不一致带来的安全风险,切实发挥LKJ保障行车安全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