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励龙龙 《航海》1989,(5):15-17
当代海员导航方法,除了传统的推算导航、陆标导航及天文导航之外,发展得较快的是无线电导航。无线电导航是利用电波在空间速度最快而干扰最小的传送和接收来测定目标、确定船舶与目标的距离,引导船舶安全航行的。从无线电波动方式来分,有振幅系统、相位系统、时间差系统以及频率系统。按作用距离分,则有近程导航系统、中程导航系统、远程导航系统以及超远航导航系统。为了提高导航精度及其可靠性,又提出了组合导航,它把各种导航设备的接收信息,通过传感器输入到电子计算机中  相似文献   

2.
通过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实时提供位置确定、地图信息查询、语音引导等服务,最新上市的车载自导航产品使我国车辆信息化水平大大提高,更多的人们将享受到智能导航驾车的乐趣。  相似文献   

3.
信号捕获作为实现北斗卫星船载导航的第一阶段,也是最重要的一环,为此研究基于北斗卫星船载导航信号并行捕获算法,在短时间内捕获卫星信号,为船舶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服务。建立北斗卫星导航信号模型,依据模型生成的北斗卫星导航信号,采用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FFT)算法以及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IFFT)算法,通过并行频率搜索和并行码相位搜索分别将伪随机码相位、载波频移的二维搜索变成一维进行并行搜索,获取北斗卫星信号的伪随机码和载波频移,实现北斗卫星船载导航信号并行捕获。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成功地捕获船载导航信号,并且捕获耗时短;对船载导航信号的载波频率估计误差小。  相似文献   

4.
宣扬 《舰船科学技术》2009,31(9):100-103
天文导航是一种高精度、自主式的导航技术,在现代武器系统中起相当重要的作用.射电天文导航是一种新型的导航技术,其克服了常规光电天文导航受气象条件限制这一不利影响,为实现天文导航的全天候特性奠定基础.本文在详细分析了宇宙射电探测目标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将太阳射电和人造卫星辐射2种不同特征的信号进行同系统接收测量的途径;详细介绍了某射电天文导航系统的接收和跟踪体制;对该系统进行了目标测角精度分析.试验数据表明,本文介绍的射电天文导航系统对太阳的测角精度已达2.7″,与光电导航性能相当.  相似文献   

5.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之一,是实现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工具。北斗系统的应用涉及到国家各个领域。本文对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军、民用领域的应用场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针对北斗卫星在船舶导航中的应用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对北斗卫星系统在船舶导航应用中的系统构成和定位原理进行分析;然后针对由于测量误差的干扰造成信号载波相位错误而导致的定位精度下降问题研究多频载波的组合方式以减少误差干扰;最后将获取到的船舶位置坐标经过变换在电子海图上进行显示,实现船舶导航。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导航定位技术的发展过程以及几种主要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论述了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现代军事上的应用及导航战的含义。最后,对导航战背景下的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徐建豪 《中国海事》2011,(12):34-35
一、北斗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两颗工作卫星、两颗备用卫星)北斗定位卫星(北斗一号)、地面控制中心为主的地面部分、"北斗"用户终端3部分组成。其中导航通信卫星是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主要执行地面控制中心与客户端的双向无线电信号的中继任务;地面控  相似文献   

9.
《中国水运》2015,(2):76
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近年来在北斗导航系统研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在船舶领域,该院开发的北斗渔船终端和运营平台、北斗疏浚船舶监控终端和运营平台等已完成试装应用。在非船领域,其研制的业界领先北斗通用航空管理服务系统于2014年上半年投入使用,成功实现北斗卫星导航和通用航空产业的衔接。2014年12月,船舶系统研究院航海导航专业的研发力量与原上海航海仪器有限公司进行重组,成立中船航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新公司将大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述了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发展简况,分析了该系统的应用特点和目前在民用领域的应用现状,指出了制约该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对如何推进该系统在民用领域的产业化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周亦军 《船舶工程》2011,33(Z2):145-149
周跳的探测与修复是导航信号数据处理阶段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针对北斗载波相位观测值中出现的周跳,提出一种新的组合方式来探测与修复周跳.该方法首先对载波相位测量数据进行小波变换,根据小波系数的模极大值点的位置探测出发生周跳的历元,然后结合多项式拟合法外推下一个历元的载波相位观测值,将其与实际观测值比较确定周跳的大小,从而修复周跳.同时,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差分技术在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是我国独立开发的第—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经济和社会领域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在对现有的GPS差分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适合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差分定位技术,以提高其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3.
船用雷达是船舶的重要助航、导航设备。为确保航行安全,实现雷达天线系统的高性能、高可靠性和多功能等方面的导航、定位要求,雷达天线的高度及布置位置必须认真选取,否则将给雷达天线系统的工作造成一些不良后果。文中所述有关雷达天线的布置设计要点以及雷达桅的适应性问题,可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简述美国GPS的政策及技术的发展,俄罗斯GLONASS的完善和政策,欧洲卫星导航自身发展及策略和国际组织Inmarsat和IMO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水下无人航行器的几种主要应用方案,根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导航定位和短报文通信功能特点,将北斗在UUV的应用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利用北斗导航提供导航定位服务,如组合导航、基于北斗的水下导航系统等;另一类主要利用北斗系统的短报文通信服务或兼具使用导航定位服务,如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UUV遥控系统等。本文为水下无人航行器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提供了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在北斗导航系统建成以前,我国的船舶定位主要依靠GPS导航系统。北斗系统的全球覆盖,不仅打破了GPS的垄断,也为我国的船舶定位提供了另一,种更加安全和精确的导航定位途径。本文简要探析北斗导航技术在船舶定位方面的应用首先对北斗导航技术简要叙述,在此基础上对北斗导航技术在船舶定位的工作原理、系统功能组成进行阐述,以供同行进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世界海运》2016,(8):1-5
2015年6月22日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第95次会议通过了一项决议——《多系统船载无线电导航接收机性能标准》,并要求各国政府确保2017年12月31日后执行详细阐述该标准为船载导航接收机提出的要求,并分析该决议给我国北斗应用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提出我国履行决议应采取的举措,以促进我国船舶导航管理部门、船载导航接收机生产企业和航运企业及早做好履约准备。  相似文献   

18.
差分GPS     
《南方水运》2004,(3):133-147
差分CPS(DGPS)是通过利用一个位置已知的基准GPS接收机的附加数据来降低由GPS导出位置误差的技术。对于用户接收机来说,差分GPS最基本的构成包括基准站的导航电文卫星星历和卫星时钟误差的综合影响的确定(如果需要,应包括SA的影响)和对用户接收机实时地传输伪距校正。接收机在确定其位置的过程中要实施这些校。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9.
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和建设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可用于快速定位、短报文通信和精密授时,将用户终端设计为基于PCI总线的模块,极大的简化了用户对其进行二次开发,拓展了其用途。  相似文献   

20.
《舰船科学技术》2013,(6):65-68
舰艇编队航行协同作战,必须精确确定编队成员间的相对位置和方位,即进行相对导航。研究利用GPS伪距信息进行差分,以卫星伪距差分信息作为观测量,以跟踪船相对目标船的位置信息作为状态量,建立相对导航模型,利用卡尔曼滤波解算跟踪船相对目标船的位置信息,从而获得跟踪船相对目标船的距离和方位信息。应用此方法进行实测实验,结果表明测距精度优于0.2 m,方位精度优于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