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端发言     
何光远:饶斌是奠基人和开拓者原机械工业部部长饶斌诞辰100周年追思会暨研讨会在京举行,汽车行业共同纪念这位中国汽车工业杰出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何光远说:"饶斌是我们十分敬重的一位汽车工业奠基人和开拓者,我们非常怀念他。"何光远回顾了与饶斌工作过的岁月,为饶斌同志不计较个人名誉地位,一心一意为革命工作的态度所感动。  相似文献   

2.
2012年是中国汽车工业奠基人饶斌同志百年诞辰。 饶斌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汽车工业杰出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直接领导建成了第一、第二汽车制造厂等大型汽车工业基地。在主持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工作期间,他提出了汽车工业调整改组和发展规划,组织引进先进技术,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饶斌同志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不辞辛劳,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相似文献   

3.
饶迭 《时代汽车》2004,(11):22-26
饶斌,这个名字已与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振兴史融为一体,在喜庆中国上海大众阅世20周年之际,饶达先生应本刊之约就此撰文,旨在深和认识上海大众,乃至中国汽车工业。饶斌,西方誉之为“中国汽车之父”,中国官方称之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李岚清同志在为《饶斌传》作序称誉其为:为我国汽车工业的诞生,发展和壮大,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相似文献   

4.
2013年3月28日上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了纪念饶斌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饶斌同志是我国汽车工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相信不管谁来书写中国汽车工业史,第一个写到的名字必然是饶斌。作为一汽、二汽核心筹建者和首任领导者,首次中外合资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他毫无争议地成为"中国汽车之父"。回顾他的  相似文献   

5.
"如果可以有什么之‘父’的说法,称他为‘中国汽车工业之父’,是当之无愧的",李岚清副总理口中的"他"便是饶斌。饶斌出生于1913年,领导建成了第一、第二汽车制造厂等汽车工业基地,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创建和发展、改革开放和攀登国际先进技术高峰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987年8月29日,饶斌在上海逝世,享年74岁。2013年3月28日,在北京举行了"纪念饶斌同志诞辰100周年"活动。江泽民为纪念活动题词:"深切缅怀中  相似文献   

6.
饶斌作为建设中国汽车工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的代表人物,他的核心思想是“追求与创新”,这是老一辈汽车人留给我们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饶斌的年代,代表着中国汽车工业充满艰难、曲折、拼搏的探索史。他领导和组织了创建一汽、开发“红旗”轿车,自主建设二汽、筹划三汽和发展重型汽车事业、组织汽车工业战略转移、推进轿车工业的兴起、安排零部件国产化重大方针的实施……这都是充分体现出饶斌“追求和创新”的思索和实践。中国古代诗人屈原有句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日,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像泉水一样喷涌而起,但历史长河,前后相继,我们仍要把握住中国汽车工业历史涌动着的潜流,发掘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规律,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发展的路子。那么,21世界中国汽车工业一定会更加辉煌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7.
黄正夏  欧阳敏 《时代汽车》2009,(10):126-128
饶斌同志组织制定的二汽建设“十四条纲领”,是二汽建设重要的指导方针。“十四条”就是在一汽建设十多年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有益的经验和值得吸取的教训,参照国际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和动向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1979年1月中央再度调饶斌担任一机部副部长,主要掌管汽车行业工作,后又任代理部长、部长,全面主持机械工业工作,1982年调任中国汽车工业公司董事长,此时,饶斌已是69岁高龄,他很感谢组织上的关怀和信赖,表示要尽力为发展汽车工业再做些工作。 饶斌自1953年参加汽车工业工作,曾任一汽、二汽厂长,又掌管多年汽车行业全面领导工作。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革命家、社会活动家,而且是精通业务的汽车工业专家,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成为汽  相似文献   

9.
饶斌的故事     
沈小雨 《时代汽车》2009,(9):120-122
饶斌是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创始人,他高大英武,被毛主席称为“白面书生”。饶斌祖籍湖南生于吉林,原名叫饶鸿熹,早年学医,参加革命以后曾经前担任过中共山西交城地委书记、抚顺市委书记、图门警备司令、哈尔滨特别市市长、松江省副书记。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中国汽车车身制造研讨会于1987年10月在长春召开。会议是在饶斌和方(吉力)、沈曾华等同志的倡导及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全国汽车行业支持下筹备召开的。参加会议的有33个单位,74位代表,军工部门的企业和大专院校的代表也出席了这次会议。解放联营公司常务董事国斌同志主持了这次会议。胡传聿、冯辅晋、任湛谋、郑镜彤等参加了会议。第一汽车制造厂和解放联营公司领导耿昭杰、李玉堂等同志到会祝贺,韩玉麟同志代表第一汽车制造厂向会议致词。会议听取了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副理事长吴庆时同志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汽车发展规划和对车身制造要求的报告,听取了沈曾华同志的讲话。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二汽车制造厂、南京汽车制造厂及长春汽车研究所代表进行了专题发言。  相似文献   

11.
(接上期) 1979年1月中央再度调饶斌担任一机部副部长,主要掌管汽车行业工作,后又任代理部长、部长,全面主持机械工业工作,1982年调任中国汽车工业公司董事长,此时,饶斌已是69岁高龄,他很感谢组织上的关怀和信赖,表示要尽力为发展汽车工业再做些工作.  相似文献   

12.
饶达 《时代汽车》2005,(1):22-24
饶斌,这个名字已与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振兴融为一体在喜庆中国上海大众阅世20周年之际,饶达先生应本刊之约就此撰文,旨在深入认识上海大众、乃至中国汽车工业。  相似文献   

13.
·国内·△我国汽车市场由疲转旺,初步预测,今年全国需要25万辆,汽车工业公司计划生产20万辆,重新出现产销两旺,供不应求的形势。(⑥3.7)△为尽快结束把汽车列为限产产品的局面,饶斌同志提出汽车行业今年改革10条意见。(⑥3.7)△我国新一代汽车设计试制工作全面展开,今年研制新汽车和发动机共71种。  相似文献   

14.
欧阳敏 《时代汽车》2012,(2):102-109
根据我对1995年以后每年需要40万辆轿车的市场分析和测算,发展轿车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从现在起,用20年时间使我国轿车达到100万辆生产能力是必要的、可能的。我设想,应以此作为轿车工业的长远规划和战略思想。——饶斌《关于巴西汽车工业发展的考察报告》  相似文献   

15.
197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机械工业这么大的摊子,没有懂得汽车懂得机械的人不行。1977年10月6日,中央正式调饶斌同志任机械部副部长。没有多久,又任命他为部长。任命虽然下了,但他这段时间一直住在十堰着手筹备中国的重型汽车厂建设,也就是三汽。根据饶斌的安排,由李岚清同志和方颉同志具体负责三汽的筹建。他自己的全部精力也放在三汽的筹建上。他在离开二汽的领导岗位前,和我谈了一次话:中央可能要调他到机械部,他走了后,要我负责二汽的党政全面工作,主要精力应该放到抓行政和生产上。  相似文献   

16.
中汽公司成立,“汽车联营公司”体制涎生 1981年,国务院决定成立中国汽车工业公司,饶斌任董事长,李刚任总经理,我任总工程师,中汽公司的第一任副董事长还有刘守华、副总经理冯克、张兴业、胡信民。就这样我离开了工作近10年的二汽,来到北京。  相似文献   

17.
刘勇 《驾驶园》2013,(4):40
一年一度的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是中国汽车界的一大盛事。今年的第五届论坛共有500余名业内人士及相关媒体参会,也是在中国汽车产业奠基60周年之际,几代汽车人首次同堂聚会。论坛的首项议程是发布大型图书《榜样——中国汽车产业60年100人》,并向百位榜样代表赠书。中国汽车之父饶斌之子饶达、中国汽车第一人孟少农的女婿张超、中国汽车首位负责人郭力之女郭栖栗,北汽原总经理郑焕明、江铃汽车原总经理孙敏、一汽  相似文献   

18.
提起一汽建厂,我们不能忘了郭力同志。他那种崇高的品德、敬业的精神、丰富的知识、科学的态度,鼓励着当年汽车人的共业精神,同样,也仍是我们现代汽车人的学习榜样。 提起郭力,老一代汽车人都是由衷地赞扬和怀念,饶斌和郭力与创业一汽的业绩是不可分开的,但可惜现在业界人士知道郭力的人太少了,包括我自己,对郭力的进一步认识,这只是通过这次写作与学习中加深的。 提起一部动人的美国汽车工业史,人们都知道亨利·福特,而很少人知道曾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任期最长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市长韩正陪同下,来到上汽集团自主品牌生产基地临港工厂,了解汽车工业发展情况,并亲切慰问产业工人。  相似文献   

20.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考察时强调,汽车市场竞争很激烈,汽车厂要有自己的东西,争取自己的地位,不断创造真正属于中华民族知识产权和民族特色的汽车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