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使用单丝MIG自动焊及双丝MIG自动焊两种焊接工艺对铝合金中厚板进行焊接,对比分析两种焊接工艺的焊接过程、金相组织及力学性能发现,双丝焊可提高焊接效率,减少焊接辅助时间,双丝焊焊缝微观组织更加致密,晶粒更加细小,双丝焊焊缝拉伸强度略高于单丝焊,但二者相差不大。在焊缝质量不降低的前提下,双丝焊可有效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工时成本。  相似文献   

2.
以B级钢( ZG25 MnNi)焊接结构为对象,对混合气体保护焊焊缝进行了全覆盖超声冲击试验,研究了超声冲击处理对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焊接残余应力测量结果表明:焊后进行的焊缝全覆盖冲击可以在焊缝表面以下一定深度有效地引入有益的压应力层,从而改善焊接残余应力分布;超声冲击处理对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的改善效果强于采用焊前预热等处理工艺;焊前预热和焊后缓冷措施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超声冲击后的焊缝不同区域产生的残余压应力.  相似文献   

3.
GE机车柴油机曲轴平衡块采用焊接方式连接。通过对GE曲轴平衡块解剖试验分析表明:GE曲轴平衡块焊接接头形式为K型对接接头;焊缝未采用全焊透形式;采用强度等级低于母材的焊接材料;采用多层多道焊和先焊中间焊缝再焊端部焊缝等焊接工艺;焊后的热处理工艺为正火处理。根据解剖试验分析结果和焊接工艺分析,进行了焊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2CrMo与20~#异种钢焊接接头力学性能不低于母材(20~#钢)指标,焊接质量可达到预期要求,为引进、消化、吸收GE柴油机曲轴的制造技术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针对由Q450NQR1高强度耐大气腐蚀钢焊接而成的GQ80型铁路轻油罐车罐体的特点,介绍罐体环缝焊接的主要技术要求和操作重点。包括焊前准备,定位焊、环焊缝、引弧和收弧的技术要求,焊接温度与环境、焊缝偏差控制、焊丝伸出长度、内环焊缝和外环焊缝等的操作要点。按照此工艺实施环缝焊接,环缝焊后检验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5.
采用双层环形焊缝中间不断弧连续焊接的工艺方法,对某转向架横梁组内腔焊缝进行了2层焊缝不停弧连续焊接试验,对比分析焊逢的内部金相、X射线照片和外部焊缝成型,得出管管接头的环形焊缝,采用机械手中间不断弧自动化连续焊接的工艺方法,内部缺陷出现机率低,外部成型较好,并且与单层焊后修磨再焊接第2层相比,焊接变形量无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6.
运用UIC标准Goodman-Smith图法和JIS标准的疲劳评价方法,以地铁转向架构架的侧梁焊接结构为研究对象,使用有限元法对其疲劳强度进行对比研究。以JIS标准中的裂纹扩展法和名义应力法分别评估单边角焊缝和背面焊接位置角焊缝的焊根疲劳强度,以UIC标准中的结构应力法评估角焊缝的焊趾疲劳强度。结果表明,使用UIC标准考核构架侧梁焊缝的焊趾满足疲劳强度要求,而使用JIS标准考核构架侧梁焊缝的焊根不满足疲劳强度要求,因此对于焊接构架角焊缝应结合2个标准对其焊趾和焊根综合进行疲劳强度评估。  相似文献   

7.
隧道防水板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隧道的防水效果。传统的防水板搭接焊缝及热熔垫片焊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难度大,易出现虚焊、漏焊以及焊穿、焊焦、焊接不牢固的质量通病。为克服传统防水板施工技术的弊端,依托拉林铁路项目,对隧道防水板施工工艺展开研究,创新地采用三焊缝爬焊-电磁焊焊接施工技术。工程实践表明:较传统防水板施工技术,三焊缝爬焊-电磁焊焊接防水板施工工艺,不仅提高了防水板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大幅降低了施工成本,而且对施工人员的技能要求较低,十分利于工程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磁弹性法无损测试转向架残余应力分布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磁弹性法研究了转向架构架焊接残余应力的分布和焊后热处理对焊接残余应力消除的影响,讨论了适合生产实际的焊后热处理条件.结果表明,焊缝区存在着高焊接残余拉应力,且纵向应力远大于横向应力,丁字形焊缝区产生应力极大值;焊后热处理能显著降低焊接残余应力,并且焊后热处理温度越高,消除效果越好,选择630℃、2.5 h进行焊后热处理时,残余应力平均消除率可达到56.6%.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高铁动车组铝合金车体的焊接现状,包括车体材料、结构及焊接方法,分析了当前车体焊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激光焊缝跟踪技术并分析了该技术在车体焊接应用的特点,旨在提高车体自动焊焊枪移动的精准度。文章指出,激光焊缝跟踪的应用,能够实现焊枪位置的实时调节,控制焊枪严格按照焊缝坡口的中心位置行走,避免焊偏造成一系列缺陷,同时可提高焊接效率,减轻焊接人员的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铝舍金风缸主要焊缝在焊缝接头形式确定下的焊接工艺;阐述了铝合金风缸自动焊的焊接工艺要点。  相似文献   

11.
据从事材料焊接技术研究的英国焊接研究所(TWI)世界中心的报道,1种新的摩擦——搅拌——焊接(FSW)方法,能形成比普通的摩擦搅拌焊技术更好的焊缝,称之为复合搅拌焊(见图1)。FSW技术在焊接区采用旋转运动和轨道运动,以获得高热效率和好的金属流动。据TWI报道,该技术形成了比传统技术更宽的焊缝,特别有利于重叠搭接和T形连接的焊接。搭接处测得复合搅拌焊焊缝是板厚的230%,而普通的摩擦搅拌焊只有110%。  相似文献   

12.
钢管混凝土桁架拱桥板—管焊接节点应力集中程度高,疲劳问题突出,是影响桥梁寿命的关键因素。基于国际焊接协会提出的热点应力计算方法,利用ANSYS软件建立精细有限元模型,研究各种典型荷载作用下板—管焊接节点焊趾处的热点正应力、热点剪应力集中系数。结果表明:热点正应力集中系数在约1/4焊缝长度处最大,外焊缝大于内焊缝,节点板焊趾大于钢管焊趾,内焊缝钢管焊趾处均为压应力;剪应力集中系数在焊缝两端最大,中间最小,内焊缝钢管焊趾剪应力流方向与外焊缝相反;节点板两端直角构造改为圆弧构造,能显著降低端焊缝热点正应力集中程度;板—管焊接节点处于拉—剪联合作用复杂应力场,应综合考虑正应力、剪应力集中,焊缝端点和约1/4焊缝长度处应力集中程度最高,建议作为疲劳设计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某运营线路一钢轨闪光焊焊缝发生全断面断裂,通过宏观、微观形貌观察,微区成分分析,金相组织、化学成分及低倍检验,分析钢轨闪光焊焊缝的断裂性质及断裂原因。分析结果表明:钢轨焊缝断裂性质为折叠裂纹导致的横向脆性断裂,在钢轨焊缝区域轨腰和轨底之间过渡圆弧部位的焊接推凸飞边根部形成的类似折叠裂纹缺陷导致疲劳裂纹的萌生,进而发展为横向脆性断裂。建议钢轨闪光焊焊接时尽量减小焊接推凸区厚度并避免在焊接推凸飞边根部形成类似折叠裂纹缺陷,防止焊缝发生横向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14.
首先分析了铝热焊接头焊缝低塌的原因,然后通过现场试验测量初打磨后接头的最高温度、不同终打磨温度下焊缝中心低塌量以及接头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分析初打磨轨顶焊筋的预留打磨量、终打磨温度对铝热焊接头焊后平直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焊接60 kg/m钢轨铝热焊接头时,初打磨后轨顶焊筋应预留1.3 mm以上的打磨量;终打磨温度越低焊缝低塌量越小,随终打磨温度降低焊缝低塌量减小幅度逐渐变缓,终打磨温度为300℃时焊缝低塌量较小,终打磨温度低于200℃时焊缝无低塌现象;采用"初打磨+终打磨"的打磨方式可避免铝热焊接头焊缝低塌,提高打磨效率.  相似文献   

15.
对典型重载货运机车侧梁结构和焊缝进行分析,制定侧梁自动焊系统配置方案,得到了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侧梁双工位自动焊系统。对侧梁自动焊工艺进行研究,解决了机械手焊接不可达的问题,使工件在不脱胎的情况下实现了侧梁内部和外部焊缝的自动化焊接。  相似文献   

16.
铁路罐车环形焊缝大多采用埋弧焊接,罐体封头与筒节间及筒节之间在埋弧焊接时产生气孔、局部未熔合及裂纹等焊接缺陷,导致焊缝射线探伤合格率较低,造成大量返修。通过对焊接方向、收弧处理、引弧板切割标准、焊缝背面保护、焊前预热工艺细节的改进,降低焊缝缺陷,从而提高了罐体埋弧焊缝的射线探伤合格率。  相似文献   

17.
铁路罐车罐体主要采用的焊接工艺是埋弧焊,由于罐体的结构为椭圆形,埋弧焊时可能会造成焊缝的偏移、虚焊、气孔及未焊透等焊接缺陷。通过多年实践摸索总结,文章所述的埋弧焊操作法,有效地提高了焊缝质量,使射线探伤合格率达到了100%,在实车运用和较长时间运用考核中,证明了该操作法在保证这类特种车辆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保证轨道车辆结构安全性,针对二系悬挂采用空气弹簧的转向架焊接构架,基于JIS标准的疲劳评价方法和Goodman图法,根据EN 13749主要运营工况进行加载,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以构架焊接成型后是否可从外部进行实时监测和检测为评判标准,将侧梁上盖板单边角焊缝分为梁内焊根和梁外焊趾,将侧梁双边角焊缝分为梁内角焊缝和梁外角焊缝分别进行疲劳校核,完成了焊接构架侧梁角焊缝全面的疲劳评估。以是否添加空气弹簧气室压力作为研究变量,依照运动中机械载荷带来的空气弹簧气室压力变化进行气室载荷加载,研究空气弹簧气室压力对构架疲劳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种焊缝特征类型中,上盖板单边角焊缝焊根和背面焊接位置角焊缝基于JIS标准疲劳设计未满足疲劳强度要求;侧梁上盖板单边角焊缝受空气弹簧气室压力交变作用影响,焊根部位疲劳安全系数降低7.1%,焊趾部位疲劳安全系数降低29.8%;而侧梁内侧、外侧双边角焊缝受空气弹簧气室压力交变作用影响较小,疲劳安全因子降低仅2%左右。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运输装备生产要求不断提高,国内专业化货车生产厂家都引进很多自动化焊接生产线,由于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引入,自动生产线使用初期经常出现问题。2004年上半年,太原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购置了"货车侧墙自动焊接生产线"设备。侧柱的自动焊接跟踪采用机械式跟踪系统,使用中发现侧柱焊缝基本处于不稳定状态,主要问题有:(1)焊缝不合格,表现为焊缝不匀、焊瘤、偏焊;(2)跟踪不可靠,跟踪失效常常使焊嘴偏离焊道,只能停机处理,自动焊接失败。为此,对跟踪系统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施工实践为基础,介绍了钢轨焊接工艺现状、移动式小型气压焊钢轨焊接焊缝质量缺陷的概况,对焊缝病害类型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焊缝质量控制体系及主要控制措施。并对今后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