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曹建 《铁道建筑》2006,(2):77-78
在大体积钢筋混凝土地下室浇筑时,采用分块跳仓浇筑的施工技术,改变了通常在大体积钢筋混凝土施工中设置后浇带的常规做法,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整体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2.
樟树赣江二桥为双塔双索面半飘浮体系叠合梁斜拉桥,其桥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宝瓶形,中间设置3道横梁。为控制裂缝,下塔柱第1节2.0 m高塔根和塔座混凝土一并浇筑;在中塔柱,部分节段测量放样时有所偏移,同时在一定位置对桥塔施加横向预加力;上塔柱为锚固段,全段设有井字形预应力束。为解决施工精度要求高、工期紧的难题,通过空间三维精确测量定位,塔柱施工采用液压爬模技术,模板以直代曲;桥塔与中横梁异步施工。实践证明,该桥桥塔的施工质量、安全、进度均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高速铁路站房桥建合一超大截面劲性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关键技术,阐述了在钢柱、钢梁周围配置钢筋、浇筑混凝土,钢结构柱梁构件和钢筋混凝土形成整体的承载结构体系施工方法,应用该关键施工技术的劲性混凝土结构既能满足高速铁路站房轨道层承载力大和跨度大的要求,又可满足铁路桥梁设计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4.
100m跨钢筋混凝土拱有支架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万梁高速公路F标段 3座 10 0m跨钢筋混凝土拱桥的施工 ,介绍 10 0m跨钢筋混凝土拱采用常备式钢拱架作为支架、缆索吊机组装浇筑的有支架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5.
介绍体外预应力钢混叠合连续梁的钢箱梁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体外预应力的张拉施工 ,以及工程吊装方案的选样和模型试验等  相似文献   

6.
从桩基施工、箱梁浇筑、预应力张拉和伸缩缝安装等环节阐述了现浇钢筋混凝土箱梁桥梁施工的有关技术,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介绍广州市内环路中山一路西段叠合梁的设计特点、施工流程和施工特点 ,阐述设计与施工中应用的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为今后城市大跨度异形叠合梁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周伟明 《铁道建筑》2015,(2):36-38,54
徐州至明光高速公路建设中采用的两构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箱型涵洞是国内首次采用的新型涵洞结构形式。该新型涵洞由两片标准预制构件及中间现浇带组成,标准构件采用工厂化集中预制,运输至施工现场后再拼装就位,最后浇筑中间预留现浇带从而形成箱型涵洞结构。该项新技术、新工艺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工期。结合本工程施工实例介绍该新型涵洞的施工方案及工艺流程,可为类似工程的应用及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客运专线简支箱梁施工整体吊装移动模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移动模架原位浇筑施工方法在客运专线简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常规的施工方法制梁周期长、人工操作工序多、施工较难控制。如何克服或减少这些缺点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研究结果:通过理论分析和结构设计,将预制梁场钢筋整体绑扎、整体吊装和内模大块安拆的理念应用到移动模架施工中可以有效减少施工周期、提高移动模架施工的工厂化、标准化水平、减少人为失误,进而提高移动模架原位浇筑施工方法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0.
坡屋面因其造型美观、排水顺畅,日益受到广泛应用。但往往由于坡屋面在施工中施工方法选择不当,易造成混凝土浇筑不密实,产生混凝土楼面施工中的一些通病,极易引起屋面渗漏。以东南沿海新建铁路某站房工程大面积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施工为例,介绍在坡屋面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质量控制重点。  相似文献   

11.
下球铰、滑道及支架为桥梁平转法转体结构中关键部件,下球铰与上球铰组成转动结构核心,为桥梁平转提供转动面。常规预留后浇带分次封固、转盘一次性浇筑,在球铰、滑道支架安装处预留后浇凹槽,再安装定位下球铰及滑道,最后浇筑后浇带内剩余混凝土,完成球铰、滑道及其支架的封固。常规封固工艺工序较多、工艺复杂,且后浇带内作业空间小,施工难度大,混凝土施工质量难以控制。本文以山西省大同市大张高铁智家堡御河特大桥施工为背景,通过热固耦合仿真分析,论证取消后浇带的可行性,并对现场施工工艺进行总结,对同类工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首都机场扩建工程滑行桥设计为现浇连体箱粱,桥面宽度为一般公路现浇箱梁的2~3倍,一次性施工混凝土方量大,而且需要2次浇筑成型,因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梁体施工工艺与一般现浇箱梁有所不同。此文对梁体施工在支架设计验算、模板安装、钢筋制作、混凝土浇筑特别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和预应力施工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和实践探索,总结出了一些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3.
以京沪高速铁路韩庄运河特大桥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施工为例,阐述了支架法分段现浇施工方案及其施工组织设计,并详细介绍了支架设计方案、施工过程有限元力学分析及其技术要求。理论分析表明,施工过程安全可靠、可控。成功的实践进一步表明,采用支架法分段现浇施工技术完成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施工,技术可行,经济效果显著,施工方法可供同类型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由通联公司设计制造的客运专线MZ32移动模架造桥机是一种高速铁路双线整体预应力混凝土箱形梁的大型施工装备,可用于跨度为20 m、24 m、32 m箱梁的墩上现浇作业。对MZ32造桥机的组成及其施工工艺作了全面介绍,有利于加深读者对同类专用设备的了解、提高作业效率和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5.
"桩-柱-梁式支架"是采用桩基对局部地基进行加固,并配合大直径钢管立柱及贝雷片纵梁,共同形成的一种支架形式。建立"桩-柱-梁式支架"施工阶段有限元模型,分析梁体应力及挠度在各施工阶段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桩-柱-梁式支架法"施工多跨混凝土现浇梁,能够控制施工过程中梁体截面不出现拉应力,减小梁体的竖向挠度,确保施工完成后梁体的整体线形,提高现浇梁施工质量。同时,施工过程中,支架可重复倒用,大大节约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16.
在某跨海湾大桥主跨270m的中承提篮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中,主拱肋的混凝土灌注是拱肋合龙后的又一关键工序,且受现场施工条件诸多限制。介绍了主拱肋灌注施工方案、施工工艺、质量检测等。  相似文献   

17.
多年冻土桩基温度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的主要特点 ,利用Ansys5 6大型有限元计算程序 ,对青藏铁路某冻土桥梁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过程的地温场进行了模拟计算 ,给出在成桩过程中混凝土不同龄期地温场的分布规律 ,并根据计算结果 ,对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桥梁施工过程监测及其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某高速公路跨江大桥引桥的原型桥为例,运用虚拟层合有限单元法,对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的施工过程进行空间仿真分析,系统研究该类结构体系施工过程中的力学特性。认为:首期预应力张拉给预制构件的顶、底板提供了充足的应力储备,保障了连续预应力张拉及后期恒、活载作用下构件的安全;体系转换对构件的应力重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的连续端混凝土浇筑和后连续预应力张拉顺序会导致永久支座负弯矩区的压应力储备不同。  相似文献   

19.
混凝土结构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裂缝,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更普遍。在全国调查的高层建筑地下结构中,底板出现裂缝的现象占调查总数的20%左右,地下室的外墙混凝土出现裂缝的现象占调查总数的80%左右。通过石太客运专线孤山大桥工程施工实例、有效的施工理论和控制成果,提出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控制途径,最终实现了工程结构施工质量优良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