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目前BIM设计普遍采用"翻模"而导致效率低下的问题,首先对BIM互通设计的要点作了阐述,其次以上浦高速互通段落为工程背景,基于Civil 3D和Revit,对地形曲面、三维道路模型以及桥梁族库的创建三个BIM正向设计的关键步骤做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得益于BIM设计独有的可视化操作以及动态更新机制,设计人员在设计的精确性以及设计效率上都有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机荷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为背景,针对BIM技术在初步设计阶段的应用进行研究.首先,在项目设计前面对专业众多、设计数据庞大问题,建立协同工作平台、创建统一工作空间及制定标准建模规则的技术构架;其次,为实现路线设计方案可视化分析和评价,对于道路设计过程中三维实景模型、管线及控制因素建模进行BIM技术论证,创建精细化场地模型;最后,以BIM正向设计为目的 ,在CNCCBIM OpenRoads软件及路、桥、隧集成开发平台下,进行道路、桥梁、隧道重要设计技术节点研究.创建BIM在公路正向设计中的科学、合理应用工作流程,为后阶段BIM实现正向设计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3.
基于BIM的道路全数字三维地质地面信息模型构建是实现道路工程BIM动态设计的关键。以北京市平谷区黄松峪山区某道路工程为例,将道路地质地面信息导入到Civil 3D中,利用Civil 3D的点、块、曲面、实体提取等功能,构建了三维地质地面信息基础模型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综合设计,实现了基于地质地面信息的纵断面设计、土石方计算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初步解决道路设计中地质地面信息储存、管理、分析以及可视化的问题,为基于BIM的道路全数字化正向设计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卢钢  张泽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163-165,M0019
B1M技术正向应用在国内市政工程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云雾山路下穿隧道工程采用B1M技术进行正向设计.建立三维模型,实现模型参数化及自动出图,协同道路、管线、结构等专业进行合模,获得项目正向设计信息流,为该项目的BIM全生命周期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余萌  马向南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43-45,M0007,M0008
传统的道路线形设计方法难以实现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之间的动态关联,且忽略了平、纵线形组合的影响,不能全面评价道路线形安全。鉴于此,首先分析了BIM技术在道路线形设计中的应用优势,并确定了将Civil 3D作为BIM建模平台,随后结合某高速公路为工程依托,探讨了三维曲面建模、道路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设计的实现方法,最后基于BIM技术提出了车辆运行速度和到位空间三维视距的安全评价方法和标准。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仙居火车站连接线的工程特点及区域现状,以BIM软件为工具,融入"信息化处理,科学化设计"的工程理念,通过BIM结合GIS分析优化工程填挖方量;通过BIM结合运营模拟评价道路线形指标;通过BIM结合碰撞分析优化沿线构筑物的处理,探索BIM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相关应用。  相似文献   

7.
新建道路接入已有道路就会形成交叉口,接入点处易发生交通事故。以泰州市海河路与东风快速路接入项目为背景,探索应用BIM技术进行接入分析与设计。采用倾斜摄影技术获得了接入点处详细的三维实景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道路接入存在的问题,利用鸿业BIM软件进行接入点的三维设计,并与三维实景模型相融合。结果显示,应用BIM技术方便了接入分析,并能直观地展示接入设计,方便进行设计方案评估与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大力推进BIM技术的背景下,以快速路改造工程为依托,探索了BIM技术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欧特克系列软件建立了市政道路BIM族库,利用Dynamo和部件编辑器解决了市政道路中复杂立交、异型桥隧结构及道路多样式断面设计的难点,对推广BIM技术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广州某下承式大内倾角钢箱系杆拱桥项目为例,研究了BIM正向设计与参数化建模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BIM技术可以提高施工图质量、设计效率、优化施工方案、规避潜在风险、节约成本并缩短工期。这为BIM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BIM正向设计在市政工程中还处于探索阶段,结构计算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现利用Revit与Autodesk Robot Structural Analysis(下文简称Robot)的双向"无缝连接"数据交互模块,将BIM模型与结构计算模型串联起来,保证两个模型的一致性,提高设计效率。依托市政工程中常见的连续弯箱梁结构,将Midas与Robot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Robot软件的可行性,并提出了针对该软件的应用总结与探讨,希望能为BIM正向设计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阐述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市政规划中的应用现状.以城市道路及道路下方管网规划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种道路、管线、桥梁等已知构筑物进行统一信息化数据库处理,以已知数据库为基础进行相关道路、管道等的协同设计,从而优化道路与管道网络布置与设计,节约成本,提高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BIM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对其特点及优势进行了阐述;研究给出了BIM技术应用于道路项目遇到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由此提出将道路BIM推广应用的思路,最后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以广深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依托,分析了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中面临的重点和难点,总结了一套适合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BIM技术应用流程。介绍了改扩建工程中环境模型、现状道路模型、改扩建道路模型和地下管线等各专业的建模方法,并从BIM三维数字沙盘、辅助方案设计与比选、设计方案全景图展示、可视化交通组织模拟和施工模拟等方面,论述BIM技术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勘察设计中的应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庞思雨  张弛 《隧道建设》2018,38(Z2):239-246
通过阐述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概念,指出参数化建模在工程设计领域中的应用理念和发展趋势,以及参数驱动模型生成的技术特点。目前BIM技术的应用往往是先进行专业设计再针对设计成果建立信息模型,这样的逆向设计流程不但没有提高设计效率,反而徒增设计工作量。它本质上是一种现有交付条件主导下设计工作的辅助和补充,其作用在于设计过程中的反向回馈。探索BIM正向设计以提升模型附加值,针对隧道工程,将传统的设计思路与信息模型的全新表达方式相结合。为了提高设计效率,解决复杂工程模型的标准化、规范化的问题,采用参数驱动三维模型生成的方法,验证参数化设计在LOD200级信息模型建立过程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通过设定应用场景规定模型的应用功能,对模型的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添加相应的约束,从而使模型具有更多的应用功能,为实现高效正向协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BIM技术下的投资与进度管理进行应用研究,实现了3D模型、工程造价信息与进度时间信息的关联,进行基于5D的施工进程状态模拟,将整个施工进程动态直观地展示出来,并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引入BIM技术,使项目"进度、投资""人工"运算,通过"BIM5D"方法,进行"动态"化管理,及时掌握各时期所需人员数量、用料数量与设备数量,以便对各类资源进行"科学配制"。提出的一些观点,目的是为通过BIM5D建模,将BIM技术应用于"投资与进度管理",为今后工程管理中BIM技术的探索和应用提供了一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以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二期工程为例,针对污泥处理系统复杂、设备管线众多、臭气排放标准高等设计痛点,开展了BIM正向设计。项目设计过程围绕着提高设计综合效率、提升设计精度开展,最终形成经过BIM技术分析校验和承载正确设计信息的设计成果作为交付物。设计结果表明,运用BIM仿真分析软件可以进行复杂、高精度的仿真分析,BIM正向设计路线适用于污泥处理厂站工程设计,并可为设计校验优化提供精准、可量化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小韩沟大桥工程为例,介绍自升平台式大模板翻模施工方法,对此施工工艺中的主要工作原理、翻模设计及施工测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总结.翻模施工是在墩身外模上安装简易操作平台,与模板形成整体,以便工人安装、加固模板.自升平台翻模施工可以多墩同时开工,能大大缩短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18.
BIM所构建的3D信息模型,可为道路工程设计提供一个信息流通平台,有着促进沟通便利、降低设计错漏率和提升工程质量的优势,能贯穿工程全生命周期,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推广应用。通过介绍BIM的典型特征,简述了BIM技术在道路工程设计阶段的功能实现;总结了BIM技术工程量造价计算、自动化输出功能;并针对BIM技术道路工程设计建模功能展开讨论,从3D路线设计、路基路面建模和快速道路整体建模3个方面的应用展开具体研究。最终得出了基于PowerCivil软件进行道路工程设计的完整流程,能够为BIM技术在道路工程设计中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BIM正向设计目前多用于钢梁、主塔、钢锚梁等构造,对于钢筋构造的BIM正向设计尚未涉及,为此将黄茅海大桥基础结构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桩基、承台、塔座钢筋实现其基于BIM参数化驱动的正向设计.创建了融入设计关联参数的参数化BIM模型库,搭建了基于BIM平台的尺寸线、标注符号、颜色、线宽、图幅、字体和视图等配置系统,介绍了图...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地铁机电安装施工问题和将BIM技术进行实际应用,以青岛地铁13号线机电安装项目为依托,详细介绍了BIM技术在设计深化、工厂化预制加工和模块化安装的应用过程,形成设计、BIM模型深化、工厂化加工、模块化安装的施工组织模式;解决了因模型与现场不符而引起的BIM模型应用困难,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探索出了BIM技术与工厂化加工的联动方法,解决了施工现场加工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为地铁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