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悬架在整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决定了车辆操纵稳定性及平顺性的好坏。为了使得初步设计的双横臂式独立悬架性能得到提升,论文采用多目标拓扑优化的方法对前悬架进行了优化。首先在ADAMS/CAR中建立了车辆前悬架模板子系统,仿真出车轮定位参数变化曲线。接着在ADAMS/Insight模块里,设计目标选为车轮定位参数,设计变量选为前悬架硬点坐标,根据敏感度大小,对前悬架硬点坐标进行了优化,曲线对比结果显示优化有效。  相似文献   

2.
以全承载客车VDS-A01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整车参数及性能要求,对前悬架系统进行选型设计。采用系统动力学程序ADAMS/Car模块,建立前悬架系统虚拟样机模型,并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设计试验结果相吻合,从而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以及VDS-A01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应用虚拟样机技术,借助ADAMS软件的View模块,对某轻型越野车前悬架建立了多体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从而获得了悬架车轮定位参数随车轮上下跳动的变化规律,运用ADAMS/Insight对悬架不合理数据进行优化,改善悬架系统的性能,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4.
以某乘用车双横臂前悬架为研究对象,在ADAMS/Car模块中建立其多体动力学虚拟样机模型,对模型进行双轮平行跳动仿真,运用ADAMS/Insight对悬架参数进行优化设计,选取12个对悬架性能影响大的硬点坐标值作为设计变量,选取主要的5个悬架性能参数(车轮前束等)作为优化目标,对设计变量进行灵敏度分析,在ADAMS/Insight中选择二阶响应面法的D-optimal优化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得到优化后的硬点坐标值。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双横臂前悬架各性能参数都得到了较大幅度优化,对双横臂悬架在工程中的优化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FSC赛车前悬架开发,应用ADAMS/View建立了FSC赛车前悬架结构模型,利用ADAMS/Insight模块通过改变悬架硬点坐对悬架系统定位参数车轮前束角、车轮外倾角、主销内倾角、主销后倾角进行优化设计。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定位参数提高了悬架系统的运动学特性。  相似文献   

6.
应用虚拟样机技术。借助于ADAMS软件,对某轻型越野车前悬架建立了多体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从而获得了悬架车轮定位参数随车轮上下跳动的变化规律,对悬架不合理数据进行优化,以改善悬架系统的性能,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7.
基于悬架K&C特性试验数据、整车操纵稳定性道路试验客观评价数据库资源、车轮和悬架几何定位参数测试数据及CARSIM参数化仿真技术,针对麦佛逊式前悬架的设计开发,运用试验统计学中的DOE方法分别在时域和频域内进行整车操控性客观仿真试验,并对虚拟试验结果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得到了麦佛逊式前悬架影响整车性能的关键总成参数及其...  相似文献   

8.
基于ADAMS的双横臂独立悬架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建立了带有转向系统的双横臂独立前悬架虚拟样机模型,并在ADAMS/Car模块中对其进行仿真分析.采用优化分析对悬架不合理数据进行优化,进一步改善悬架系统性能,以提高产品开发质量.  相似文献   

9.
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在ADAMS软件环境下建立了ZF、DANA和SCANIA3种大型客车空气弹簧前独立悬架的多体运动学计算模型,并进行了刚体运动学和弹性体运动学仿真分析研究。在车轮跳动条件下对这3种大型客车空气弹簧前悬架定位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后两者的前束角进行了优化设计,为同类型空气弹簧前悬架系统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微型车的前悬架转向系统,利用ADAMS/Car模块进行双轮反向跳动和转向的耦合试验,分析了运动特性和弹性运动特性参数,为整车的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轻型商用车稳态回转时侧倾度偏大的问题对其悬架进行优化改进。基于ADAMS/car搭建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前悬架反向平行轮跳试验、后悬架理论计算验证了悬架仿真模型的准确性。进行整车稳态回转工况和转向盘中间位置转向工况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车身侧倾度偏高。为实现操纵稳定性优化分析的流程自动化,提出了基于modeFRONTIER的联合仿真方法。以悬架设计参数为优化变量,以汽车的侧倾度与横摆角速度响应滞后时间为优化目标,采用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拟合得到混合代理模型,并结合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悬架系统进行多目标优化,获得了悬架系统优化方案。优化结果显示,在不影响平顺性的前提下,汽车车身侧倾度降低了13.93%,横摆角速度响应滞后时间降低了2.75%,整车操纵稳定性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12.
应用Adams/Car软件,建立了带有电动助力转向器的轻型载货车多体动力学模型,然后,应用道路试验数据,确定出不同工况下的助力特性曲线和对应的速度感应系数,制作成相应的MAP图,在Adams/Car软件环境中,采用DCF文件控制仿真的方法,重现试验工况。仿真计算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证明了仿真模型的合理性,可达到期望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和改善某MPV整车稳态转向特性,在Adams/Car平台中建立了整车动力学模型,并根据实际测量获得的悬架和整车性能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根据稳态转向特性的评价指标对此MPV稳态转向特性进行优化,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传统汽车底盘平台进行电动轮驱动改型时,轮毂电机的布置将导致悬架硬点坐标的改变,从而严重影响悬架运动学特性,为此须对电动轮驱动改型车悬架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以某传统车底盘平台的双横臂前悬架运动学特性为优化目标,根据参数灵敏度分析结果,提出两步优化方案,即首先进行主销定位参数的优化,而后再进行前轮外倾角和前轮前束角的优化。利用ISIGHT软件和全局非归一化的多目标遗传优化算法NSGA-II得到的悬架参数优化解集在ADAMS/Car平台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悬架运动学特性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善,特性曲线与原型车悬架K特性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该优化方法的可行性,确保了改型后电动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受安放轮毂电机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基于舒适性和轮胎动载的车辆悬架参数优化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为了改善汽车行驶的舒适性并减小轮胎对路面的动载,以某载货汽车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并采用统一目标函数法对车辆悬架参数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悬架刚度减小而阻尼增大,且前悬架参数变化较小,后悬架参数变化较大;相比于优化前,车身垂直方向加速度均方根值减小了20%,前轮动栽均方根值减小了40%,后轮变化更显著,减小了49%;采用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不仅可提高车辆自身的舒适性,而且可减小轮胎对路面的动载。  相似文献   

16.
工程车辆非线性橡胶悬架动力学建模与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AD250铰接式自卸车的非线性变刚度橡胶悬架为研究对象,应用模态综合法和多柔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并通过整车试验建立了整车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以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为优化目标,采用序列二次规划法,对不同载荷、不同等级路面和不同车速下的悬架特性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了不同工况下的最优悬架特性参数。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了橡胶悬架刚度参数的理想非线性特性曲线。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橡胶悬架系统能使车辆保持良好的行驶平顺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液压衬套动态特性展开研究,基于衬套零件结构参数与动刚度、阻尼角的关系,利用AMESim平台搭建了零件的物理模型,通过零件的台架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基于Adams平台搭建整车动力学模型并编写相关集成模块进行数据端口连接,实现零件和整车模型间的数据实时交互,并设计整车试验对文章建立的混合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搭建的液压衬套零件模型可以有效地表征零件的动态特性,整车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与试验一致性较好。文章的建模和分析方法可以为液压衬套前期正向开发以及实车调试提供设计指导。  相似文献   

18.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性能是整车NVH性能控制的关键。文章以某轻型商用车悬置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设计及优化。文章基于主惯性轴理论确定了悬置系统的初始安装角度,并基于能量解耦法建立Adams模型对胶块安装角度及刚度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整车试验表明怠速工况下悬置系统隔振效果良好,但后悬置在加速工况下在2930rpm处存在共振,然后通过CAE分析,提出了后悬置系统优化设计方案,并对改进后悬置系统重新进行测试验证。测试结果表明优化后共振消除,整个悬置系统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悬架特性参数(刚度、阻尼)的匹配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汽车对路面的力学作用,悬架结构参数的改变对车辆动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采用近似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对某重型车辆悬架进行优化,并运用ADAMS仿真软件对优化结果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某货车整车参数的详细分析及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和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创建的货车前后悬架、转向系、车身等子系统,建立了整车模型和四立柱试验台,并且基于专业软件ADAMS/CAR和MATLAB进行了平顺性仿真和分析。文章通过构建某型货车平顺性虚拟实验,可以预测产品的整体性能,进而改进产品设计、提高产品性能。这对启迪设计创新、提高设计质量、加快产品开发周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