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车站管理信息系统是TMIS基础工程之一,是车站运输组织的重要辅助手段,系统的安全,尤其是系统数据的安全是车站日常维护的关键.现车查询系统的投产使用为车站系统的数据安全提供了条件.介绍如何借助铁路局、铁路分局现车查询系统保障车站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  相似文献   

2.
1 DMIS/TMIS相结合 成都铁路局调度中心系统DMIS与TMIS(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相结合,以资源共享、节约投资、优势互补、界面清晰为原则,车站采用1套系统,分局和路局按DMIS和TMIS两套系统进行设计,分设电源、中央服务器系统等,实现列车运行、数据统计、运行调整及数据资料的共享、自动处理与查询等。  相似文献   

3.
根据铁路局现有运输信息系统,提出基于货运大数据的运输效率分析方法,解决线路区间通过能力下降、车站作业效率降低、车辆周转率低等问题。通过搭建Hadoop大数据平台和GIS平台,利用Spark框架、Java编程语言和Sqoop数据传输工具,实现货运大数据的分析和存储、线路通过能力实时分析、车站作业效率实时提示、货车车辆状态全流程分析等功能,实现大数据分析结果与铁路线路图紧密结合和直观展示。  相似文献   

4.
编组站等技术作业站的生产指标直观反映车站的作业效率,由于相关的基础信息分散,车站一般采用人工结合计算机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统计和分析,数据较多,影响统计的准确性,没有充分利用TMIS的基础信息,没有体现出信息系统的信息共享优势。通过对车站运输生产指标的系统分析,研究结合TMIS、华方十八点统计、站调等系统的运输指标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车站配线图系统的设计思想和主要功能,该系统提供了配线图的标准图符集,实现了车站配线图的自动绘制,配线图与设备数据库之间的校验和查询等,为绘制和使用车站配线图带来了方便,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6.
煤炭运输客户管理系统以电子地图作为主要显示和操作界面,直观显示车站、发货单位、煤站、煤矿的地理分布和相互关系,以动画或图表形式显示煤站和煤矿的生产数据、生产状态,方便管理人员动态掌握煤站和煤矿生产状态,通过系统统计分析煤站运销数据,提高了朔州车务段客户管理水平和运输组织效率。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中国铁路提出了要求,铁路运输要求确保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昆明东站作为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办理编组作业的主要车站,车站编组能力较为紧张,无法保证货物的运输效率。在智慧管控系统(SAM系统)的基础上,提出构建站间协同互保框架和车流预警机制的作业优化措施,可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保证服务质量,提升昆明东站的编组生产效能。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运输效率,实现运输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武汉铁路局构建运输效率分析综合平台,将分散在TDMS、车号自动识别、确报、货票等信息系统中与运输过程相关的各种原始信息进行自动采集,通过数据的综合挖掘和分析处理,形成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同时,建立铁路局运输生产过程时间标准库,实现局管内货物作业车的实时追踪和轨迹查询,以及管内现在车的动态查询和车流预测。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如何提高旅客服务质量、保障旅客方便快捷通行已经成为车站客运部门的一个难题.大力发展车站自助查询系统的建设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主要手段之一.文章分析车站自助查询系统的应用现状,指出目前系统存在的不足与缺陷.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与我国高速铁路客运车站的发展规划,提出在系统架构和系统功能两个方面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目前,已优化的系统在高速铁路系统试验国家工程实验室试验成功.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高速铁路车站旅客自助查询功能的需求,具有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0.
详细阐述优化查询SQL解决"铁路车站系统"数据库I/O冲突的步骤."车站系统"中某些子系统响应速度非常慢,监视系统性能瓶颈时间段数据库的状态,比较两个以上时间点性能差异,发现引起性能瓶颈的主要问题来自I/O争用.可以通过建立索引,为查询增加参数,修连接改查询语句书写顺序等手段可以获得更加优秀的数据库查询计划.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了自助服务的特征,梳理了铁路自助服务和电子客票的运用现状,从售票、验票、检票等环节入手,深入分析旅客自助办理客运业务时的各类需求,设计了基于铁路电子客票的客运自助服务体系方案和主要业务流程,对客运自助服务技术的优化进行研究。该体系的建立可提升铁路旅客出行体验、客运作业效率和客站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12.
随着铁路客运近年来的快速发展,现有模拟通信方式已不能满足客站的使用需求,主要表现在频率利用率低、系统容量低、通话质量差、无法开展数据业务、无法统一调度指挥等方面,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保证客站无线通信系统稳定、可靠和高效性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铁路路网规模不断扩大,客货运量不断增长,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运输效率不断提高,2004年我国铁路旅客周转量、货物发送量、换算周转量、货运密度和运输换算密度均为世界第一,运输效率和运输能力利用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些成绩的取得,一方面得益于铁路坚定不移地实施部党组确定的提速战略,五次大提速使我国铁路融入了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浪潮,缩小了与发达国家既有线列车运行速度的差距,成为铁路走向市场、服务社会、提高效率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高架车站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高架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形式受功能的要求往往受力复杂,体量庞大,对城市景观影响很大,因而制约着高架线路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发展。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车站结构形式,并进行了必要的受力分析。  相似文献   

15.
针对编组站信息化作业过程中,各专业间数据格式不统一、数据资源不互通、协同配合效率较低等问题,提出一套针对编组站站区一体化的数据治理方案。通过构建站区一体化综合管控平台,对接入生产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清洗、整合、转换以建立基础数据模型,利用数据分类治理和数据安全防护关键技术,实现了编组站生产作业过程中各专业之间数据的高度共享。通过在怀化西编组站的应用表明,该方案可充分发挥数据资源价值,提升编组站生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的发展,换乘站设置成为线网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但是由于我国的轨道交通缺乏规划,换乘站问题越来越突出,具体表现在站台拥挤、换乘通道长、换乘便捷性差等方面,因而合理规划换乘站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从分析换乘站设置影响因素入手,建立换乘站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  相似文献   

17.
铁路双向编组站处理折角车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分析双向编组站折角车流产生原因,以及对编组站能力和运输组织的影响,总结双向编组站处理折角车的6种设计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对于双向编组站,在折角车流大、衔接方向多且处理复杂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组合设计,以灵活解决双向编组站的折角车问题,提高双向编组站的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18.
提出利用公共自行车系统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有效衔接,解决城市轨道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与公共自行车的关系;将轨道交通车站所在区域分为城市外围居住区、城市公共中心区、交通换乘枢纽区3类,分析各类型车站区域公共交通需求特点;最后提出改善公共交通与轨道交通衔接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