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9 毫秒
1.
介绍铁路运输信息集成平台股道现车同步应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针对目前Oracle数据库环境下应用处理的性能,使用TimesTen内存数据库进行了性能和高可用测试。测试结果表明,TimesTen可大幅提升应用处理效率,其高可用性保证了业务处理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完整性,且运维人员仅需对既有应用进行部分适应性修改就可实现Oracle数据库到TimesTen内存数据库的迁移,为全面提升股道现车同步应用性能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保存接近20年的铁路货票、确报、货车追踪等历史信息,数据量非常大,超过30 TB。在实际使用中,针对历史数据的查询次数比较密集,分析维度多,条件组合多,速度要求高。现有服务器加SAN存储的传统架构,其带宽瓶颈不适合历史数据库的分析性能要求,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存储与并行计算架构的新方法,用以解决历史数据库的性能瓶颈问题,并通过实际测试数据,证明分布式存储与并行计算架构对历史数据库查询速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车号自动识别系统与确报匹配应用的性能问题正日益成为影响TMIS货车追踪乃至整个主机系统性能的焦点问题,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由浅入深的分析,通过列举各种量化的数据指出了性能问题的关键所在,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ORACLE数据库中一些重要动态参数视图的使用方法。通过对这些动态参数视图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了解,可以非常方便地分析数据库的物理结构、配置参数、内存分配,以及当前数据库的运行状况等。它有助于数据库管理员从这些视图提供的实时资料中获取数据库的基本、物理结构、初始化参数、内存分配信息及当前连人会话的相关信息,更好地完成系统性能优化和日常事务处理。  相似文献   

5.
林宝华 《铁道货运》2012,30(6):49-52
铁路货车车体装载结构和性能对于提高货物装载质量、确保货物运输安全具有重要影响.针对我国铁路货车应用现状中存在的车体容积对货车静载重的影响、绳栓强度不足、平车木地板易损和铁地板加固难度大等问题,从扩大车体容积、加强绳栓强度、改进平车地板3个方面进行思考,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数据库应用的性能优化问题是数据库系统性能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DB2数据库管理系统为例,以解决性能问题的一般过程为线索,从初步分析、深入分析、常用解决办法到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结构优化等多个方面总结了性能优化的一些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铁路货车追踪及现车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货车实时追踪及现车管理原理,综合比较5种货车追踪管理方式,提出基于3G技术的铁路货车实时追踪及现车管理的创新性方案,重点研究此方案的总体框架、功能构成与系统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提高铁路货车检修质量,降低检修成本,有效监测货车的运输安全,需要准确掌握货车的运行里程。针对现有货车运行里程计算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列车运行线的铁路货车运行里程计算方法,通过整合铁路运输信息集成平台采集的货车运输数据,将列车运行线绑定列车编组,生成货车运行轨迹,基于列车运行线路网车站位置关系构建里程计算模型,实现货车运行里程的计算。本方法充分利用了铁路运输信息集成平台现有数据资源,通过列车运行线实现了货车运行位置的追踪,加大追踪节点的密集度,提高里程计算的精度和智能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株洲北站湘东货运车间在到达货车超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构建货车到达超载信息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与系统设计目标,设计货车到达超载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和信息处理流程,应用网络技术、宏技术、数据库技术实现系统应用模块功能,并对系统应用进行效益评估,但系统设计的有关界面和操作性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基于Redis分布式内存数据库技术,利用分布式服务节点的弹性伸缩机制、数据一致性及分布式事务等特性,研究适用于常用联系人数据的存储和查询为目标的技术选型方案,解决业务数据同步过程中出现偏差、分布式集群运维压力较大、服务扩展性、稳定性和高可用性较差等问题。通过一系列充分全面的测试场景对新架构的整体性能、稳定性和扩展性进行验证,进一步论证了在大并发访问下分布式数据处理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铁路互联网售票系统已经成为重要的售票渠道,部分高并发业务(比如余票查询、订单查询、常用联系人查询等)运行在分布式内存数据库集群中。由于业务逻辑维护优化的需要,业务代码需要频繁调整,通过重启服务的方式部署新代码新业务,耗时相当长。为提高运维效率,在研究Java类加载机制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适用于铁路互联网售票系统的代码动态部署模块的设计和实现过程,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针对MS SQL Server特定数据库中存放海量数据信息的1张数据表转换成6张数据表来存储数据的问题,考虑到数据被转移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采用事务性的存储过程,结合Python语言来解决完成,并建立数据库视图,借助SQL代码测试最终结果.节省了数据库存储资源,实现了一种数据库中存储的海量数据被转移的方法,同时使得用户能够更高效的使用数据库数据.  相似文献   

13.
为准确掌握城轨新线开通初期客流演化态势、提高运输组织合理性,针对新线客流变化不稳定、缺乏历史客流数据等问题,提出城轨新线客流成长期进出站量短时预测方法。通过对新线站点进出站量变化规律的分析,基于改进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考虑客流趋势相似性的城轨站点类型划分方法进行研究,并提出城轨新线站点历史数据库构建方法;基于趋势距离对近邻匹配机制进行优化,并根据多元统计回归对K近邻算法进行改进,提出新线站点客流成长期进出站量短时预测方法;结合广州地铁客流数据,对预测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新线站点客流成长期内短时进、出站量平均预测效率较既有方法增加了35.68%、32.23%,预测精度较既有方法增加了38.32%、25.80%。  相似文献   

14.
针对道岔转换设备退化特征提取以及性能退化阶段准确划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包分解与GG聚类的退化阶段划分方法.首先对采集的ZYJ7转辙机工作功率曲线进行小波包分解,获得表征道岔转辙机状态的特征向量,构建退化性能指标;其次采用GG模糊聚类方法对道岔转辙机性能退化状态进行阶段划分,识别不同的退化状态;最后选用分类系数、平...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远动系统数据库在设计方法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远动系统过于依赖数据库服务器或磁盘阵列,存在不可靠因素.提出将系统运行参数等实时数据与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历史数据相分离的原则,分别建立全分布的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新的改进方法从源头上消除了远动系统的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6.
基于BIM技术的铁路中间站三维设计方法研究及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BIM技术是在建筑行业中推广使用的一项重大革新技术,但在铁路建设行业中尚处于起始阶段。通过分析BIM技术特点和铁路行业应用现状,将实现BIM技术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占铁路车站数量比重最大的中间站设计中,探索铁路设计行业构建BIM技术平台的新方法。首先对中间站的基元模型划分并进行三维建模,在Access数据库中建立铁路中间站的标准站型库,利用Revit软件平台,结合数据库实现中间站的参数化设计,通过人机交互方式进行编辑与修改,输出设计成果,以支持后续专业的需求与后续功能的实现,满足铁路规划、工可设计研究阶段需求。  相似文献   

17.
数据库坏块(ORA-01578)的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当前Oracle数据库经常出现的数据库坏块错误(ORA-01578),分析问题的起因及影响,并根据实际经验提出两套具体的解决方法:错误陷阱设置法和ROWID检测法.给出具体命令以及提示信息,对于数据库管理员的日常检测和故障处理可以起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的基于区域的图像相似性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CBIR)技术中低层视觉特征无法准确地描述高层语义的问题,近年来提出的基于区域的图像检索(RBIR)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基于区域的图像检索中,图像之间的相似性度量是影响检索结果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区域的图像相似性的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区域分割,然后采用有别于传统距离度量的非线性高斯距离度量方法来计算区域对之间的相似性,实验表明该距离度量具有更好的度量性能。为了更好地接近于人对图像的理解,减小语义鸿沟,本文提出应用模糊集合理论表达区域对之间匹配的不确定性,在此基础上实现图像之间的相似性度量。最后在Corel自然图像库上对本文提出的算法进行了实验,分别与SIMPLIcity系统的IRM和UFM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了本文算法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19.
驾驶疲劳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本文在综述基于面部特征的机车驾驶员疲劳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Gabor变换的人脸特征融合抽取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隐马尔可夫模型(HMM)提出基于人脸图像序列的机车驾驶员疲劳检测方法。根据在疲劳和非疲劳状况下人脸模式特征的不同,首先利用Baum-Welch学习方法从疲劳图像序列训练学习得出疲劳模式下的HMM参数;然后,在疲劳模式识别时,把待识别的人脸图像序列表示成Gabor融合特征序列,再利用Viterbi算法计算该特征序列属于疲劳模式的概率值,从而实现对人脸图像序列的疲劳识别;最后,对各种姿态下的不同人脸图像序列数据进行了仿真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基于单幅人脸图像的疲劳识别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疲劳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级配和水泥掺量的影响,分别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车辙试验和小梁弯曲试验对不同类型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力学性能、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在再生料中掺加新集料可以降低2.3%~3.3%的空隙率.通过同时掺加新粗、细集料和矿粉来进行再生料级配优化可以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