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载客压力日益增加,地铁行驶速度不断提升(目前最高速度已超过100km/h)。如何在高速环境下确保运营安全,缩短行车间隔,提高运营效率,这对地铁车辆、信号系统、通信系统等都提出了极高要求。从最初的固定闭塞到准移动闭塞,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载客压力日益增加.地铁行驶速度不断提升(目前最高速度已超过100km/h)。如何在高速环境下确保运营安全.缩短行车间隔.提高运营效率.这对地铁车辆、信号系统、通信系统等都提出了极高要求。  相似文献   

3.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和线路的延伸,使客流不断增加,对列车的运行间隔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客流的增加,引入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以减小列车运行间隔、提高运营效率.而此时,车辆基地的出入段能力逐渐成为影响全线运营效率的瓶颈.为此,对目前上海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的出入段能力进行了研究,对列车出入段能...  相似文献   

4.
上海轨道交通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信号系统的后备模式基本上采用计轴器作为检测列车位置的设备.分析了计轴设备故障对运营的影响.基于对计轴远程预复位在CBTC信号系统中的安全分析,提出了计轴区段远程预复位在移动闭塞中的解决方案及安全操作要求,使得远程预复位在满足运营需求的前提下,符合信号系统的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主要采用基于无线通信的移动闭塞技术,相较于传统的固定闭塞,移动闭塞在保障行车安全的同时大幅提高了行车效率。随着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客流及上线列车数量的增加,轨道交通对车地通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郑州地铁1号线DCS系统采用WLAN技术,结合历史故障,调查分析AP空口利用率,对车地通信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通过对基于数字轨道电路的准移动闭塞ATC系统的构成、工程设计分析,提出掌握和采用信号新技术的建议,为专业技术人员在地铁工程设计中提供借鉴.研究结论:在断面客流较大的"交通疏解型"地铁工程项目中,采用基于数字轨道电路的准移动闭塞ATC信号系统,在满足SIL4安全性要求的前提下,能够满足列车追踪间隔120 s,折返间隔120 s技术指标,大运量的系统功能需求.同时还能实现与相关的通信、电力监控、屏蔽门、防淹门等专业的安全、可靠的技术接口.  相似文献   

7.
正0引言随着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大力发展,近10年来,有20多个大中城市建设近千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大脑"的信号控制系统,是提高运营效率、保证行车安全及乘客舒适度的关键。基于通信的移动闭塞系统(CBTC)是当前世界轨道交通列车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是近年来国内外使用的最先进的一种闭塞系统。为打破国外轨道交通信号技术垄断,加速我国城市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北京轨道交通机场线综合信号控制系统体系结构及系统功能,并详细说明了各信号子系统的结构及系统功能.该系统采用先进的基于无线通信的无人驾驶移动闭塞列车自动控制系统.这种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自动控制系统将使机场轨道交通成为国内第一条完全无人驾驶的线路.机场线信号系统采用先进的列车控制系统,信号传送稳定可靠,列车间的安全防护距离更短,列车运营可以进一步缩短发车间隔,提高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国产化方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费用和开通后的运营成本,解决目前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备品备件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我国相继制定和颁布了轨道交通建设的国产化政策和措施。其中机电设备国产化工作的重点是车辆和信号系统。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信号系统国产化的现有状况,进而介绍了分别采用FZL型准移动闭塞系统和LCF-300型CBTC(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实现信号系统全部国产化的方案,并从技术先进水平及实施难易程度等方面对这两种方案进行比较。针对现有国产信号系统,提出了具体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0.
移动闭塞系统已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移动闭塞系统列车追踪间隔问题,建立了移动闭塞间隔控制模型,分析了列车追踪间隔的影响因素,给出了具体的计算公式。结果说明了移动闭塞系统具有缩短列车运行间隔,提高运行效率等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