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牵引变电所内并联无功补偿的一般方法。根据牵引负荷波动较剧的特点,对两种理想并联补偿方式的计算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理想(光滑可调)并联无功补偿系统虽有极好的技术指标,但其设备容量庞大而不经济,故不宜广泛使用,与此相反,不可调并联无功补偿系统经济实用,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2.
对目前常用的无功补偿电容器投切控制方式所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给出了一种新的补偿电容器的投切控制方式,并在MATLAB电力仿真环境下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优化方案之后,投切的平稳性与晶闸管方案基本相同,同时在无功补偿装置运行过程中的损耗与断路器方案相当.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的无功补偿问题中,补偿容量的计算方法,从理论上进行了推证,得到了优化选取无功补偿容量的结论。也针对电力铁道负荷的特点讨论了补偿选点、可调补偿以及兼顾滤波等的效益问题,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电力系统补偿与无功功率平衡是保证电压质量的基本条件,有效地控制和合理地进行无功补偿,不仅能保证电压质量,而且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降低电能损耗,充分发挥经济效益。为此,本文就低压配电网无功补偿装置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根据光伏电站并网要求,分析了HC-PCS拓扑结构及特点,提出HC-PCS对光伏电站有功与无功综合补偿的复合功率控制策略.该复合控制策略兼顾光伏电站的有功平滑和电压稳定需求来确定HC-PCS的输出电流参考值,对HC-PCS输出有功与无功补偿进行协调控制,同时附加变化率控制,充分利用其快速功率调节特性,并且对电池充放电进行保护.对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基于电池储能的HC-PCS可有效改善光伏电站并网特性,有助于提高光伏电站的低电压穿越能力,并对电网提供一定的动态无功支撑.  相似文献   

6.
在盾构机供电系统中,由于目前采用的补偿方案无法在不同工况模式下对系统进行动态无功补偿及谐波治理.为此,提出了在盾构机供电变压器低压侧装设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的无功补偿与谐波治理方案.首先,在双闭环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引入模糊自适应PI控制器以改善APF直流侧电容电压的稳定效果;其次,利用电压控制器的输出和电网电压产生的基波因子相乘得到指令信号,控制APF进行无功补偿和谐波抑制;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在负载变化的情况下有效地滤除系统中的各次谐波并提高功率因数,同时该方法不需要进行谐波电流检测,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能有效降低硬件成本.  相似文献   

7.
为优化同相供电变电所变流器的拓扑结构,改善补偿容量,并减少设备占地,运用牵引变电所三相-单相电气量通用变换方法,研究了功率直通型、有功补偿型和无功补偿型3类直挂变流器.结合有源综合补偿特性和功率子模块特点,设计了同相供电直挂变流器的拓扑结构,研究了牵引变电所接线形式与直挂变流器容量匹配关系,最后分析了直挂变流器的器件容量利用率.研究结果表明:有功补偿型和无功补偿型直挂变流器容量不仅与牵引变电所接线形式有关,还与牵引负荷的接入端口和负载类型有关;对有功补偿型,当负荷功率因数大于0.961时,宜选择90°接线牵引变压器,当负荷功率因数小于0.961时,宜选择120°接线牵引变压器,且牵引负荷接入超前相;对无功补偿型,当为交-直-交牵引负荷时,宜选择90°接线牵引变电所,当为感性牵引负荷时,宜选择120°接线牵引变电所.在相同的交-直-交牵引负荷及调制比为0.8条件下,有功补偿型直挂变流器的器件容量利用率最高,达到11.34%.  相似文献   

8.
基于最优潮流的无功电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功功率服务价格是电力工业重组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传统的最优潮流数学模型将有功发电成本最小作为优化目标,不考虑无功功率的生产成本,因此无法得到合理的无功功率价格.本文在分析电力定价方法的基础上,对无功电价作了详细研究.在引入了无功功率的生产成本和无功功功率补偿的成本之后,运用最优潮流方法,分析了不同的优化目标及不同的约束条件下对以经济学为基础的无功电价的影响,分析影响无功电价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研究并联电容与电网谐波之间的相互影响,指出在采用并联电容进行无功补偿时,必须考虑电容对电网谐波的放大和谐波对电容的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0.
工厂进行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能够提高线路的电压质量,降低线路损耗,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节约投资。  相似文献   

11.
针对无功补偿装置的控制系统,在对传统的开环方案和闭环方案的分析比较后,指出了它们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模糊闭环结合局部开环的控制策略,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步骤,实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姜家庆 《交通科技与经济》2007,9(1):123-124,126
采油厂实行井下作业成本单井核算,从细化成本管理角度出发,划小了成本核算单元,能够从多角度、深层次开展投入产出分析,为加强井下作业成本控制创造了条件。实施井下作业成本核算不仅需要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还要有必要的信息系统予以支撑。为使井下作业成本单井核算模式发挥作用,企业应该科学地规划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新一代牵引供电系统的关键技术,同相供电系统设计需要匹配牵引变压器接线方式,优化电能质量综合补偿策略,降低潮流控制器(PFC)容量及其造价。针对高速和重载铁路推广采用的自耦变压器(AT)供电方式和Vx接线牵引变压器,设计了一种组合式同相供电系统。首先,基于该系统各端口接线角关系,建立了三相电网与单相牵引负荷之间的电气量变换模型;其次,利用三相电压不平衡与无功功率综合补偿理论,将相关电能质量限值为约束条件,给出了组合式同相供电系统各端口补偿电流计算方法,提出了潮流控制器动态跟踪补偿控制方案,与已有补偿方案相比,在达到相同补偿目标时所需补偿容量可以减少10%~58%;最后,通过对多种牵引负荷工况下系统运行特性的仿真模拟,验证了上述补偿模型的正确性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function of doubly-fed asynchronous machine(DASM)with emphasis placed on its ability to the stabilization of the power system including wind generators.P(active power)and Q(reactive power)compensation from DASM can be regulated independently through secondary-excitation controlling.Simulation results by power system computer aided design(PSCAD)show that DASM can restore the wind-generator system to a 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 rapidly even following severe transmission-line failures.Comparison studies have also been performed between wind turbine pitch control and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15.
同相牵引供电系统平衡补偿的最优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消除同相牵引供电系统中的三相不平衡、滤除谐波、补偿无功,讨论了平衡变换的两种最优补偿模型:以波形质量最优为目标的波形畸变最小模型和以获得最佳负载为目标的最佳负载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了系统电压畸变时两种补偿模型的补偿效果.结果表明,波形畸变最小模型使系统只提供负载所需要的基波有功电流,最佳负载模型将不对称的单相负载变成三相(或两相或四相)对称纯阻性负载.在三相系统电压对称无谐波时,两者补偿特性一致;当三相系统电压不对称有谐波时,两者补偿特性有区别.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速公路征地补偿制度不完善的问题,指出目前的高速公路征地补偿标准偏低,补偿方式不科学,补偿金管理与发放过程中截留情况严重。提出了让农民参与征地补偿过程,改变单一的一次性货币补偿方式,提高补偿标准,实行差额补偿制度等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带并联电抗器补偿的长距离输电线路的功率损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两端带并联电抗器补偿的长距离输电线路的功率损耗问题,以长距离输电线路等效电路与并联电抗器无功补偿容量分析为基础,分析了空载时线路电流电压分布.获得了两端安装并联电抗器条件下,传输功率变化时,不同长度的超高压500kV线路功率损耗变化的数值模拟曲线.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传输功率的增大,线路的功率损耗相对值随之增大;两并联电抗器的线路间隔长度增大,线路功率损耗相对值也将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