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韦海民  贺广学 《隧道建设》2020,40(2):179-188
为揭示地下综合管廊领域的知识结构和发展脉络,明晰地下综合管廊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以Web of Science和Scopus数据库中1970—2018年收录的综合管廊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绘制综合管廊研究知识图谱,对综合管廊研究进行发展态势分析、合作特征分析、文献共被引分析以及关键词共现分析。研究发现:目前综合管廊研究呈快速发展的趋势;研究成果较为丰硕的国家为中国、美国、西班牙、英国、加拿大、日本,最富有成效的作者为Curiel Esparza J和Canto Perello J;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可行性、决策、投融资、规划、设计、施工、风险、安全、运维、管理方面;未来综合管廊研究趋势与热点将集中在投融资模式创新与应用、绿色建造技术及一体化建设、信息化及智能化运维管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最后,对综合管廊后续研究提出加强跨学科合作和治理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地下综合管廊领域的知识结构和发展脉络,明晰地下综合管廊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以Web of Science和Scopus数据库中1970—2018年收录的综合管廊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绘制综合管廊研究知识图谱,对综合管廊研究进行发展态势分析、合作特征分析、文献共被引分析以及关键词共现分析。研究发现:目前综合管廊研究呈快速发展的趋势;研究成果较为丰硕的国家为中国、美国、西班牙、英国、加拿大、日本,最富有成效的作者为Curiel-Esparza J和Canto-Perello J;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可行性、决策、投融资、规划、设计、施工、风险、安全、运维、管理方面;未来综合管廊研究趋势与热点将集中在投融资模式创新与应用、绿色建造技术及一体化建设、信息化及智能化运维管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最后,对综合管廊后续研究提出加强跨学科合作和治理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城市综合管廊的应用及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市政工程未来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势。城市综合管廊的出现对于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率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在后期管线改造维护中也避免了对城市道路的二次开挖。但综合管廊中涉及了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管线,导致在设计、施工以及运维过程中均存在了一定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以BIM技术做为综合管廊建设中的一条技术途径,将BIM技术应用于综合管廊建设规划、设计、施工及运维整个全生命周期中。一方面有利于城市综合管廊的协同管理,另一方面在施工效率的提高以及工程质量的保障方面均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促进了市政综合管廊的发展与应用,也为后期BIM技术在综合管廊中的应用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张杨路和世博2条综合管廊的建设与管理情况,总结提出了影响上海市浦东新区综合管廊安全运行管理的风险因素,并从政策法规、安全运行标准等4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综合管廊运行风险成因,提出了城市综合管廊安全运行管理措施,同时基于风险管理理论,明确了综合管廊安全运行管理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5.
《公路》2018,(12)
针对综合管廊可视化运营与管理信息平台架构和功能模块展开研究与设计,为城市综合管廊信息化管理平台提供实践和技术参考。本着保障综合管廊安全,提高综合管廊运维水平、应急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目的,通过对本系统的实践,展示了相关管廊运维中常用的业务处理流程,为后续综合管廊信息化系统的优化和提升做出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6.
分析讨论了综合管廊内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来源,分析了不同来源作用下管廊内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种类及浓度限值。从兼顾保护巡检人员安全、管线运行安全及附属设施安全运行的需求出发,综合考虑工程的经济性,探讨不同建设条件下、不同管线入廊时综合管廊内现场检测仪表配置、布置的原则。在综合管廊内部环境控制的运维管理办法方面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袁勇  朱力  禹海涛  马华兵  李婷婷 《隧道建设》2022,42(11):1821-1831
针对目前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方兴未艾、抗震防灾需求日益凸显的现状,总结评述目前综合管廊抗震分析的研究进展。首先,归纳总结综合管廊结构的震害特点和关键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综合管廊抗震研究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突破进行综述;然后,重点从影响综合管廊地震响应机制的关键要素出发,即从输入地震动特征、工程场地特性、管廊结构形式与构造特点3个方面对综合管廊抗震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综述;最后,对综合管廊减隔震研究现状进行讨论。研究表明: 1)输入地震动特征会对综合管廊地震响应产生显著影响,对于浅埋结构还应关注地表Rayleigh波的作用; 2)工程场地特性研究聚焦在饱和液化地层、断层破碎带等不利场地条件对综合管廊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机制方面; 3)新型管廊结构形式和节点构造层出不穷,但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关注管廊结构自身的地震响应特征。建议后续研究重视综合管廊功能性对抗震安全性的需求,进一步加强“结构-功能”一体化抗震性能设计方法与指标体系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综合管廊的标准化设计是建造综合管廊工业化、产业化体系的重要基石。从规范规定到实际使用中管线安装、使用、运维等角度,对综合管廊的总体设计标准化进行了探索。梳理标准断面设计原则,从标准断面舱室数量、舱室大小、舱室布置形式方面进行标准化研究;总结平面和纵断面的设计原则,根据工程经验提出平面、纵断面的标准化设计;总结综合管廊各功能性节点设计原则,给出常见节点的布置形式。最后通过工程案例,分析了提出的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罗福周  李娜 《隧道建设》2018,38(7):1095-1099
核心驱动力是促使综合管廊工程快速推进的重要动力,为有效认识综合管廊工程核心驱动力结构及其作用机制,从供应链协同的视角出发,构建包含基于实现力的基础层、基于协同力的核心层以及表现层的综合管廊工程核心驱动力模型。结合已有研究和实地调研列出核心驱动力影响因素,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核心驱动力影响因素进行解释和概括。因子分析法对理论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 综合管廊工程的核心驱动力由运营管理和收益能力、规划建设期各方协同力、工程与材料管理能力、战略布局及技术支撑力、融资业务能力、政府关系协同力、风险应对能力、资本运作能力、资金供应能力、运营期各方协同力和政府调控能力等11个关键能力构成,验证了理论模型的科学性。研究结果表明: 协同力对推进综合管廊工程具有核心驱动作用,在保证实现力的前提下,着重培育核心驱动力能够解决综合管廊工程推进速度迟缓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对于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防止管线破裂,杜绝反复开挖路面,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在对国内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总结我国综合管廊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PPP模式投资建设综合管廊并建立公司化运作、物业化管理的运营管理模式的建议。同时根据新、老城区的特点,在规划、设计和施工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重点分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在管线收容、埋深、横断面、交叉节点、抗震等方面的设计问题,并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与其他城市地下空间一体化设计进行分析,从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综合管廊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中专家评语无法定性评价的问题,确定并划分5个影响因素,引入COWA算子,建立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对重庆市开州综合管廊建设一期项目进行全面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项目的施工安全风险为中等,与现场实际情况吻合,该评价方法能客观真实地反映综合管廊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中的不确定性,提高评价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我国管廊建设已成规模,并以给水管、中水管、电力和通信排管入廊的单舱支线管廊为主,少数建设有污水舱、雨水舱和燃气舱。由于重力雨水、污水管对高程、支管衔接和运维的要求较高,建设工程中雨污水入廊并线案例较少。以成都市玉虹路综合管廊为例,从工程总体和污水入廊方案分析,介绍综合管廊横断面、入廊管线、管廊平纵、典型节点设计,根据污水入廊方案介绍污水管材、接驳井、自动冲洗系统等针对性措施,总结污水入廊的基本条件,以期为类似管廊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从我国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发展历程入手,结合一些典型工程,重点论述城市综合管廊在建设模式、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对目前我国综合管廊建设的重大技术(绿色建造理念、集约规划设计理念和方法、整体模板滑移技术、预制装配成套技术、基于BIM的智慧管理技术等)进展进行详细阐述,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对我国综合管廊建设进行全面梳理。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分担复杂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色关联与D-S证据理论的风险分担方法。主要研究与结论如下:1)利用案例分析法对影响PPP项目的关键因素进行提取,并结合管廊项目具体特征构建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分担指标体系; 2)综合考虑各参与方的风险偏好,构建出多层次的风险分担指标体系; 3)借助灰色关联法对指标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参考以往的证据理论,结合对非关键因素影响的分析,给出了较为准确的证据合成公式,建立综合风险分担模型; 4)将该模型运用于山东省济南高新区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通过融合专家证据信息对参与方应该承担的风险进行合理的划分,保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该风险分担模型对我国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分担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从总体上来看,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仍处在自发进行的初级阶段,流转过程中尚存在许多问题,市场秩序和市场机制尚不完善、流转行为不规范、还没有能够形成成熟的流转市场等,诸多因素的存在导致了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各种不确定性,从而导致流转过程中风险的产生。本文立足于社会实践调查,结合理论研究和科学的分析方法,对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重点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存在风险的影响度进行了综合评价,定量地对风险影响因素的危害性进行排序,确定了各影响因素在流转过程中的危害程度即权重系数。以此为依据进行风险决策,可制定出更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和更具针对性的管理方案,进而降低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更好的保护农民利益。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陆续建成,亟待投入运营,然而入廊收费定价难、价格机制不完善等严重影响着综合管廊PPP项目快速发展。为完善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价格机制,基于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经济特征分析,从政府方、社会资本方、管线单位、项目自身等多个维度识别出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的价格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价格因果关系SD模型,剖析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的价格形成因果反馈关系,并解析价格形成过程。研究得出的价格反馈回路、价格形成过程从系统角度解析了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价格形成机制,可为入廊价格制度制定及价格机制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郑立宁  蒋雅君  刘世圭 《隧道建设》2022,42(Z1):560-567
为解决城市综合管廊结构健康状况评估结果无法量化和指导运维的问题,通过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在交通隧道结构健康评价方法研究中的应用,依照类比思想,利用该理论建立城市综合管廊结构健康状况评价体系。首先,依据有关养护规定和调研结果,基于不同需求分别建立管廊结构的本体完好状况和本体结构状况评价指标体系; 其次,以交通隧道和综合管廊养护经验为基础,划分各指标的分级判定标准; 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 最后,采用柯西分布型隶属函数和矩阵型隶属函数确定各指标的隶属度,建立一级和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赋予评价向量中各评语相应分值,将评价向量单值化,判定管廊结构健康状况。采用所提出的评价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所得评价结果与经验评判得到的结果相同。  相似文献   

18.
《公路》2018,(11)
近些年,综合管廊建设如火如荼,面对新时期的综合管廊全生命周期的管控要求,引入BIM技术能够在综合管廊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设计阶段、施工建设阶段、运维阶段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本文就BIM技术在综合管廊全生命周期智慧管控中的应用做相应研究。  相似文献   

19.
该文通过综合管廊的概述、发展应用及优越性,阐明了综合管廊是21世纪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市政管线集约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推动作用。结合深圳市光明新区华夏路综合管廊和景德镇市陶瓷文化创意新区综合管廊的设计与建设实例,总结了综合管廊设计的重点、难点,分析综合管廊存在的制约因素和主要问题,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传统明挖法在综合管廊应用推广中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以哈尔滨市老城区化工路综合管廊盾构段为工程背景,对综合管廊设计采用明挖法和盾构法设计选型的优势和缺点进行详细探讨。结合化工路路面交通和地下管线现状,分析该综合管廊采用盾构法施工的原由。着重介绍了综合管廊横断面形式、衬砌结构设计以及盾构管廊综合井设计。阐述盾构法施工过程中需要特殊考虑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说明综合管廊采用盾构法施工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技术优势,拓宽了综合管廊施工的技术手段,并为今后综合管廊的发展提供了相关的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