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增强发展的紧迫感 “九五”以来,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交通部的领导支持下,不断深化交通改革,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始终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继续推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产出目标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大办交通的积极性,交通“瓶颈”制约初步缓解,运输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全省交通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1.1 投资规模达历史最高水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九五”期间,我们围绕国家和全省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机遇,不断扩大交通建设的投资规模,以公路为重点,全面加快了交通主骨架、主通道、主枢纽建设,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了投入产出目标。  相似文献   

2.
1 "九五”交通发展的回顾 "九五”是我省交通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交通系统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紧紧抓住中央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启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坚持以交通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超额完成了"九五”交通发展计划,实现了交通运输发展的新突破, 交通运输紧张状况基本缓解,交通瓶颈制约明显改善,标志着我省交通运输上了一个新台阶 ,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九五”是我省以公路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最多、规模最大、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的时期.经过五年的努力,全省交通基础设施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1.1.1 公路里程大幅增长,等级和质量显著提高 "九五”全省公路建设投资总额达到218 亿元,是"八五”的5.9倍.其中2000年完成72.5亿元,比上年提高22.5%.五年新增公路4 385 km,增长幅度是"八五”的2.7倍.其中新增高速公路393 km,二级公路1 871 km ,三级公路1 755 km,高等级公路和二级公路增长分别为"八五”的1.5倍、2.6倍.先后建成了临潼至潼关、西安至蓝田、西安绕城北段等高速公路,铜川至黄陵高速公路也即将通车 ;建成了咸阳至永寿、西安至沣峪口、宝鸡至牛背等一级公路,实现了省境内国道主干线GZ 45以高等级公路贯通、关中五市由高速公路连接.还建成了蓝田至小商源等一大批二级公路 .临潼至潼关、西安绕城北高速公路等重点建设项目都达到了优质工程标准.  相似文献   

3.
特别快讯:2001年2月2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在成都召开全省交通工作会议,全省各市(州)分管交通的市长(州长)和交通局长以及省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寅逵宣读了省委书记周永康对交通工作的重要指示。省长张中伟因赴甘孜州救灾,未到会,但指示将他的讲话书面印发给与会代表。副省长邹广严作大会讲话。   2000年12月26日,四川省交通厅在邓小平同志的家乡广安举行“四川省1 000 km高速公路暨广安至邻水高速公路通车庆典”。翁蔚祥厅长在25日晚的新闻通报会上作主题发言。   2001年3月1日,四川省交通厅召开全省交通工作会议(套开安全会、廉政会)。翁蔚祥厅长作工作报告,总结“九五”,规划“十五”,部署今年交通工作;刘晓峰副厅长作安全会议工作报告(本刊将在下期报道两个报告的有关内容)。   “九五”期间,全省交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投资超过500亿元,高速公路累计建成1 000 km,为四川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的结果,是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辛勤工作的结果。去年交通战线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团结一心,振奋精神,鼓舞士气,稳定队伍,克服种种困难,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保持和发展了交通建设的良好势头。省委、省政府对交通战线的工作是满意的,向全省交通战线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慰问!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实现四川新跨越的伟大事业中,交通居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西部大开发,交通要先行。没有发达的交通,就不可能有发达的经济。对此,各级领导都要有充分的认识,一定要把交通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抓实抓好。   发展交通事业,一要重视搞好规划。要从我省的实际出发,整体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适度超前。我们省是个穷省,资金紧缺,一定要分别轻重缓急,坚持勤俭办事的原则。不要一味追求高速公路数量,要看综合效益。高速公路和服务设施的档次也不要搞那么高,不要搞成摆设。二要重视工程质量。质量是工程的灵魂,要切实摆在第一的位置。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对重大质量事故,要从严查处,推倒重来,决不允许出“豆腐渣”工程。三要重视安全工作。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要从落实江总书记“三个代表”要求的高度出发,吸取去年合江“6*22”事故的沉痛教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杜绝重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四要重视反腐倡廉。交通建设投资多、项目大,一定要建立健全一整套严格的规章制度,特别是要规范招投标管理,并强化监督约束机制,杜绝新的腐败现象发生。   “十五”期间,我省交通建设任务很重,公路也越修越难。各级党委、政府要下更大的决心,积极筹措资金,制定并落实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环境,大力支持交通事业的发展。   希望交通部门的同志们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扑下身子抓落实,为我省交通事业再上新台阶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4.
《公路》2004,(6):45-45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5年来,贵州省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截至2 0 0 3年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4465 5 km,比1 999年前增加了1 0 682 km,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2 5 .3km。长期以来,交通基础设施的严重滞后,成为制约贵州省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1 999年以来,在交通部等中央有关部委的支持帮助下,贵州省交通部门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不断加快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5年间,全省共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40亿元,新建公路1 0 682 km。贵阳至新寨、贵阳至毕节、凯里至麻江、玉屏至铜仁、关岭…  相似文献   

5.
《公路》1996,(8)
“九五”期间,新疆交通是础设施建设规模大、战线长、等级高,到本世纪末投资量将超过100亿元人民币,是新疆解放以采用于公路建设投资总和的一倍以上。这些投资主要用于干线公路建设,按期完成国家规划“两纵两横”主骨架中新疆境内地段O距改造及列入国家、自治区重点项目的建设任务。预计“九五”期间将完成高速公路222km,一级公路172km,二级专用公路80hI77,一般二级公路745km,三、四级公路3778hi77,使全区O路通车里程达35方km。新疆“九五”交通投资逾100亿  相似文献   

6.
在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发展西部交通又是这一重大战略决策中的重中之重。2000年岁未,《中国交通报》记者就发展西部交通的有关问题,对交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任茂东作了专访。在此,本刊对其访谈的内容作如下介绍:   记者提出,未来20年,西部大开发将投入7 000个亿,新建15万 km公路网,您认为实现这个目标主要依靠什么?任茂东司长回答,总的来说,要实现公路交通快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唯一的出路就是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通过现代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以高起点、跨越式的发展来实现。西部地质、地貌比较复杂,许多公路要穿越沙漠、草原、山区和丘陵,面临的技术难题很多,对科技含量的要求特别高。应该说,西部大开发对我国公路交通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交通部已决定每年使用不少于两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西部地区交通科技攻关和人才培养。这么大规模资金的投入主要是为了加快西部的科技进步的步伐,为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当记者问到,西部地区公路建设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主要有哪些时,任司长回答,这个问题涉及的内容太庞杂了。主要来说有这样几方面的内容:   1、特殊岩土地区公路修筑技术研究。像黄土、沙漠、冻土、盐渍土及膨胀土等,在这些地区修建公路需要解决很多具体的技术问题,有些可能是在东部地区修建公路时从未遇到过的。   2、高边坡稳定技术研究。西部地区地形复杂,高填深挖会形成高边坡,工程处理难度很大,还会诱发各种病害。现在我国每年用于边坡整治、加固维修的费用高达数亿元,因而加强高边坡稳定技术的研究意义十分重大。   3、高墩弯、坡、斜桥梁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据统计,西部地区桥梁已占公路总里程的15%~30%,高墩弯、坡、斜桥梁所占比重较大,其设计与施工的关键技术研究已迫在眉睫。   4、长大公路隧道成套技术研究。在西部公路建设中,隧道将越来越多,公路隧道不仅要考虑强度与稳定性,还要解决交通监控、通风、防灾等一些特殊问题。   5、山区排水系统与研究。西部地区的公路由于技术等级低,排水系统、防护工程不配套,公路一旦遭遇水毁,损失就十分巨大。   6、公路典型地质灾害研究。西部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对公路危害极大。因此只有拿出针对典型地质灾害的治理对策,才能为西部公路规划、设计、施工及养护等提供科技依据。   在记者问到,西部大开发交通建设的力度很大,技术难题又很多,您怎么看待工程建设质量及安全问题时,任司长说,西部公路建设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运营安全。要从根本上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就必须走技术创新的路子,在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广泛利用高科技手段,引进高科技设备,采用新材料和新工艺,提高科技对质量和安全的贡献率。   最后,当记者问及对西部开发中交通科技应用前景有何展望时,任茂东司长肯定地回答,未来10到15年我国公路交通科技发展速度将加快,部分科技领域将取得重大突破。比如新材料、新工艺将不断推陈出新,信息技术将进一步引入高等级公路管理,交通安全和管理控制水平会进一步提高,道路更具有智能特色;山区高等级公路建设技术有所突破,特大跨径公路桥梁、长大公路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将达到国际水平。 (本刊摘编于《中国交通报》 2001.1.4) 2 四川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   四川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但由于受不利区位因素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多年来空享“天府之国”的美誉,经济发展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综合经济实力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四川交通的落后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全省经济发展。1992年,四川省拥有公路98 000 km,公路通车里程居全国第一,但公路技术等级很低,抗灾能力弱,通而不畅,国道主干线的汽车通行速度平均仅有34.2 km/h,车辆拥挤度超过设计能力1.4倍。全省公路的单位客货运油耗量分别比全国平均数高18.7%和27.5%,每年多耗燃油50多万 t,经济损失高达10亿元。   为适应经济建设的新形势,我省及时调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针,将公路建设由数量型增长改变为质量型发展。经过改革开放前十年的努力,高等级公路突破了“零”的纪录,等级公路由1978年占总里程的30%上升到52.5%。蜀道难有所缓解。   80年代后期,鉴于原成渝公路已无法满足四川经济发展的需要,我省报经中央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新建成渝高等级公路。1990年9月25日,成渝公路破土动工。后省委、省政府又着眼未来,果断决策,将等级标准提高为高速公路。同时不失时机地制定了“以高速公路为龙头,建立两个框架,实现两个转变”的跨世纪交通发展战略。1995年,研究制定了《1991~2020年四川省高速公路网络建设规划》。按“一次规划、分期实施、讲究效益、实事求是”的原则,分四个阶段构建四川高速公路网络,其中第一阶段1991~2000年建成高速公路总里程1 000 km。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后,省委、省政府要求省交通厅对全省公路网络规划作重新调整,四川省到2000年建成1 000 km高速公路的战略决策不变。   “八五”期间,实施第一期目标,成渝、成绵、内自、广北、成雅、广邻、涪长等7条高速公路启动。1995年,被誉为“西南第一路”的成渝高速公路全线340.2 km竣工通车。从此,四川拥有了值得骄傲的第一条高速公路。   “九五”期,实施第二期目标,广南、自宜、达渝、隆纳、成乐、国道108线凉山段等16条高速公路投入建设。重庆成为直辖市后,四川省仍有在建高速公路13条计800 km。从1998年底开始,逐条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 3 四川高速公路快速发展的重要经验 3.1 正确决策,多方支持   1992年1月,在成渝高等级公路建设过程中,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在财力比较薄弱的情况下,果断决定将二级路段全部加宽为四车道,同时出台了一系列筹资和税收减免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成渝高速公路建设,并为我省以后的高速公路建设提供了参照示范。1997年重庆直辖后,省委、省政府指示交通厅调整规划,到2000年建成1 000 km高速公路的目标坚决不变。1998年,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交通部门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大投入的机遇,加快公路建设。我省及时开工了一批原计划2000年后再陆续实施的高速公路项目。2000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快发展的意见》,提出用10年时间,重点实施“通达、联网、通乡”三大工程,使全省高速公路达到2 000 km,一二级公路达到1.3万 km,使交通基础设施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我省高速公路规划建设的各个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及时作出的重要决策,确保了全省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1 四川省1000公里高速公路概况   我省高速公路从1990年修建成渝高速公路开始起步,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到目前共建成12条(段)共1 000 km高速公路,总投资220亿元人民币。   我省建成1 000 km高速公路后,全省21个市、州中有14个市、州政府所在地与高速公路相连接,这标志着我省以成都为中心的高速公路主骨架网络已经初步形成。高速公路的大发展,将给四川经济的大启动、大腾飞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四川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   四川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但由于受不利区位因素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多年来空享“天府之国”的美誉,经济发展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综合经济实力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四川交通的落后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全省经济发展。1992年,四川省拥有公路98 000 km,公路通车里程居全国第一,但公路技术等级很低,抗灾能力弱,通而不畅,国道主干线的汽车通行速度平均仅有34.2 km/h,车辆拥挤度超过设计能力1.4倍。全省公路的单位客货运油耗量分别比全国平均数高18.7%和27.5%,每年多耗燃油50多万 t,经济损失高达10亿元。   为适应经济建设的新形势,我省及时调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针,将公路建设由数量型增长改变为质量型发展。经过改革开放前十年的努力,高等级公路突破了“零”的纪录,等级公路由1978年占总里程的30%上升到52.5%。蜀道难有所缓解。   80年代后期,鉴于原成渝公路已无法满足四川经济发展的需要,我省报经中央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新建成渝高等级公路。1990年9月25日,成渝公路破土动工。后省委、省政府又着眼未来,果断决策,将等级标准提高为高速公路。同时不失时机地制定了“以高速公路为龙头,建立两个框架,实现两个转变”的跨世纪交通发展战略。1995年,研究制定了《1991~2020年四川省高速公路网络建设规划》。按“一次规划、分期实施、讲究效益、实事求是”的原则,分四个阶段构建四川高速公路网络,其中第一阶段1991~2000年建成高速公路总里程1 000 km。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后,省委、省政府要求省交通厅对全省公路网络规划作重新调整,四川省到2000年建成1 000 km高速公路的战略决策不变。   “八五”期间,实施第一期目标,成渝、成绵、内自、广北、成雅、广邻、涪长等7条高速公路启动。1995年,被誉为“西南第一路”的成渝高速公路全线340.2 km竣工通车。从此,四川拥有了值得骄傲的第一条高速公路。   “九五”期,实施第二期目标,广南、自宜、达渝、隆纳、成乐、国道108线凉山段等16条高速公路投入建设。重庆成为直辖市后,四川省仍有在建高速公路13条计800 km。从1998年底开始,逐条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  相似文献   

8.
五年来,国家累计投资西部交通建设1300亿元,是“九五”期的5.7倍。2004年国家对西部公路建设投资超过300亿元,超过“九五”期的投资总量,西部交通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1 “九五”及2000年交通工作基本情况 1.1 “九五”交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九五”期是建国以来四川交通发展速度最快,成绩最大的时期。这一时期,四川交通以空前的建设规模,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取得了显著成绩,使“蜀道难”的面貌得到初步改观,使交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有所缓解,在四川交通发展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1) 交通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的三级公路网络初步形成。 (2) 道路水路运输快速发展,初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运输市场。 (3) 交通建设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初步形成多元化筹融资的新局面。 (4) 交通行业管理进一步加强,初步形成以改革促发展、以法制为保障的交通行业发展体系。 (5) 坚持科教兴交战略,创建文明行业,初步形成两个文明共同进步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0.
    
“九五”期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不仅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公路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 ,成为历史上发展最快、质量最好的时期 ,而且促进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 ,公路与桥梁建设在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在很多方面已达到和超过国际先进水平。钢桥面铺装是大跨径钢桥建设中的一项很复杂、很关键的技术 ,在当前仍然是世界性的技术难题。这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多学科的研究 ,对正交异性板钢桥面的受力状态、铺装材料的基本强度、变形性能、抗腐蚀性、水稳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粘接性、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