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依据故障参数和断路器动作时序,分析了石德线辛集变电所的一起非正常跳闸中,牵引变电所两侧3台断路器、分区所1台断路器运行状态,指出跳闸原因为接触网分相处发生异相短路所致,并结合以往4起机车带电过分相跳闸数据,找出了分相短路时电压、电流、阻抗角的特点和规律。为分析变电所的非正常跳闸及分相短路故障提供指导,防止因分相短路故障进一步扩大造成接触网断线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重要的行车设备,是向电力机车、电动车组安全可靠供电的特殊输电线路,一旦发生故障跳闸停电,将直接影响正常的运输生产秩序,严重时甚至会危及行车和人身安全。故障跳闸是接触网运行状态不良的直接体现,快速判断与查找接触网跳闸原因,对消除设备隐患、指导故障处理、迅速恢复供电与行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几起典型且易发的接触网故障跳闸案例进行了阐述与分析,以期牵引供电从业人员能够从中得到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闵道聪 《电气化铁道》2021,32(3):74-75,84
在地铁直流牵引系统接触网检修作业中,当相邻供电分区带电时,接触网停电区域经常存在较大残压,尤其在车辆段/停车场,段场残压过大将影响检修效率并对检修人员安全构成威胁.本文分析了目前段场出入线供电分区设置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采用供电防护分区隔离的方案,以从源头解决残压问题,提高接触网停电检修效率,保障检修人员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4.
池代臻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0):210-212,222
对某地铁列车在线时发生的接触网短路跳闸故障进行了分析.详细描述了故障的发生过程及故障特征,建立了整流机组等效电路模型并对其短路过程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短路引起的电压变化与反向大电流给出解释,提出保护设计与应急处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池代臻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0):210-212,222
对某地铁列车在线时发生的接触网短路跳闸故障进行了分析.详细描述了故障的发生过程及故障特征,建立了整流机组等效电路模型并对其短路过程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短路引起的电压变化与反向大电流给出解释,提出保护设计与应急处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柱上开关式分区所及接触网故障判别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常规电气化铁道分区所设置断路器及保护装置 ,在接触网发生故障后 ,可以通过断路器跳闸 ,实现上、下行接触网的分开 ,隔离故障区段。结合秦沈客运专线的特点 ,提出柱上开关式分区所的主接线型式 ,并较为详细地探讨了与牵引变电所配合实现接触网故障的判别与切除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牵引变电所管辖的供电臂接触网故障测距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复线直接供电运行方式下,牵引变电所馈线保护装置基于电抗法原理的接触网故障测距存在误差大的问题.研究改进馈线保护装置硬件和故障测距方法,并通过短路试验证明了改进方案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支线接触网故障智能切除装置能够可靠地切除接触网线路正常的负荷电流和故障情况下的短路电流,在不影响正线供电的情况下可以将故障支线从正线接触网上瞬间切除,消除故障对正线的影响。装置能实时监测支线接触网运行状况,有效地提高支线接触网供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依据高压短路暂态分析理论和数字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接触网故障定位的新思路。它充分利用了接触网悬挂点密集的特点,能将短路故障范围定位在一个跨距之内。该系统能适用于目前所有的牵引供电方式,包括DN、BT、AT以及一些新建铁路干线所采用的复线全并联直接供电、复线全并联AT供电等。  相似文献   

10.
客运专线牵引变电所接线方式及接触网故障判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运专线接触网供电除在供电臂末端实现常规并联外,还在供电臂中间进行并联,直接供电方式设置并联点,通过网上开关实现上、下行接触网并联供电,AT供电方式在AT所设置并联开关,实现接触网并联供电。对客运专线接触网采用并联供电方式,牵引变电所及分区所、AT所接线方式,以及相应的接触网故障的判定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电气化铁道采用的是单相工频交流供电方式,接触网对地(钢轨)额定电压为27.5kV,为了保证供电臂末端电压,沿线设有变电所、开闭所、分区所。目前变电所的主变压器保护主要有差动保护、低电压启动过电流保护、主变压器过负荷保护,开闭所馈线设有电流速断保护、电流增量、低电压启动过电流、距离保护(阻抗一段、阻抗二段)。在供电系统正常运行时,如果保护范围内发生相间或者单相接地故障,这些保护装置均会流过短路电流,则相应的保护将会动作,启动断路器跳闸。  相似文献   

12.
为保证高速铁路AT供电系统故障测距装置定值的准确性,须对新建接触网线路进行短路试验,由于短路试验实施成本高、难度系数大,破坏性和危险性都很高,一般只在一个供电臂内进行,其他供电臂测距定值参考短路试验值,因此存在精度不高且无法校验的问题;已开通运行的高速铁路全并联AT供电系统陆续引入上下行电流比、横联电流比等故障测距方法,测距方法定值整定及校验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通过运行列车登乘视频定位列车位置,专用故障测距装置同步采集牵引所、分区所、AT所有关电流数据,经过分析、计算、校准故障测距定值,最终实现对故障测距精度的优化,并在某高速铁路线路上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电气化铁道在AT供电制下,接触网如发生相间短路一般都会造成两相馈线断路器的同时跳闸。但实际运用中发现,相间短路后的情况不一定如此。经分析可知,在短路电流不同、残压不同的情况下,会发生一相馈线断路器跳闸而另一相不跳闸的现象。针对拒动原因,采用增加电流增量保护等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西安铁路局管内发生的接触网跳闸具体事例进行分析,介绍了由于外部环境、供电内部及机务部门的问题而引起接触网跳闸的原因,提出了加强货物装载加固、隧道整治和提高机车受电弓、接触网零部件的检测维修质量等措施,以减少和预防接触网跳闸确保供电安全。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新型的高铁牵引供电馈线选择性跳闸设计方案,利用IEC61850规约的GOOSE通信功能实现装置间实时交互故障信息,同一供电臂内所有馈线装置和故障测距装置在接触网故障发生后交互故障方向判断信息,可实现变电站馈线保护的选择性跳闸,提高牵引供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在对接触网磁场进行三维仿真,确定磁场空间分布基础上提出通过电磁传感器对接触网沿线的电磁环境进行监测,根据短路点两侧电磁感应电压的变化对短路故障进行定位的方法,并通过短路故障定位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方法对于缩短故障查找时间,提高故障抢修效率,提高牵引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全并联AT供电方式的接触网进行理论分析,按照实际运营中可能发生的接触网故障类型开展短路试验,收集牵引供电系统试验数据,结合理论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比较来研判牵引供电系统的保护装置配置及故障测距参数选取的合理性,探索提高牵引供电系统保护可靠性及故障测距精度的途径,为牵引供电系统运行安全及接触网故障处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电路仿真软件建立牵引供电系统短路故障模型,分析了直供及AT供电方式下分区所短路故障时接地电阻对主地网电位抬升、地网入地电流及综合贯通地线内电流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接地电阻及供电方式下铁路沿线钢轨电位的分布,并根据仿真结果对实际工程设计中分区所接地电阻的选择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柳州供电段管内湘桂线上直供加回流末端并联的牵引供电方式,末端并联接触网故障跳闸后电抗法测距精度不高的现状,运用易语言开发接触网故障测距软件。通过增加电抗-距离分段数,并利用上下行间互阻抗修正电抗-距离曲线的方法,提高接触网故障测距精度。该软件的开发和运用,不仅能大幅提高接触网故障测距精度,而且克服了既有故障测距装置无法多分段整定测距参数的固有缺陷。  相似文献   

20.
结合ZPW-2000四显示自动闭塞轨道电路系统的接地连接方式和接触网短路电流径路,分析直接供电方式下接触网短路电流窜入贯通地线,抬升轨道电路设备对地电位,反向击穿烧坏轨道电路设备,造成红光带故障的原因.从供电专业和信号专业2方面制定并实施畅通回流通路的整改措施,以降低轨道电路设备对地电位,使其符合规定要求,从而排除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