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红武 《运输车辆》2012,(11):23-23
2012年5月12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货运装备技术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国公路货运装备发展高峰论坛在西安举行,来自全国42家货运车辆行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出席。  相似文献   

2.
李鸿雁 《商用汽车》2012,(10):11-13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货运装备技术分会经过4年的筹备,终于2012年5月在西安正式成立。分会旨在为相关部门和企业充当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货运车辆行业生产、科研和使用单位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促进技术、信息、人才交流的顺利进行。同期举办的中国公路货运装备发展高峰论坛围绕"十二五"我国商用车行业面临的低碳、节能、环保、轻量化、安全、舒适、经济等诸多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杨琳 《专用汽车》2007,(3):17-18
我国的公路越修越长、越修越好,但是在公路上奔跑的运输车辆却难以跟上公路建设的步伐。最近记者发现,在国内公路交通和物流方面的论坛上,都有专家提出货运工具的“瓶颈”问题。在前不久举行的一个专用车发展论坛上,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的一位专家就指出,我国货运装备的水平和结构与高等级公路发展要求不协调,公路货运工具的水平和运输效率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巨大差距。  相似文献   

4.
运力大于运量,车辆结构不合理、装备水平不高,运输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是目前货运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研究,黑龙江省提出了适合本省道路运输业的发展方向及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公路货运是中国最重要的货物运输方式,远远超过了水运和铁路运输。在需求持续高涨的同时,公路货运领域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一方面人们期望货物的运输更快、更灵活、价格更低廉。这便促使物流公司想方设法地提高效率,确保货运车队平稳、无间断且安全地运行,以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另一方面,货运物流车辆是中国道路上最大的污染源。虽然货运车辆仅占到全国车辆总数的8%,但它们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却占到了运输相关排放总量的70%。这就使得减少公路货运碳排放成为了实现中国交通低碳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网络货运平台作为道路货物运输信息化的重要产物,其应用是助力公路货运行业实现减碳降碳的重要路径之一。基于对国内外多家网络货运企业减排现状的调研与分析,得到物流资源整合、新能源车辆替代、碳排放管理系统部署、企业管理减碳是公路货运碳减排的重要途径。其中,物流资源整合、新能源车辆替代两种途径具备较大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项目开发潜力。目前,由于我国公路货运行业暂无统一的碳减排量计算方法,现阶段开发一套适用于CCER交易市场的方法学可作为CCER体系下网络货运平台减碳项目开发的良好支撑。  相似文献   

7.
公路货运系统是一个具有耗散结构的开放巨系统,具有高阶次、多变量、多回路和非线性的反馈结构.为研究社会经济环境对公路货物运输的影响,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公路货运系统的仿真评价模型,通过STELLA仿真软件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对货运需求、车辆使用决策、车型演化、车辆运输成本以及路面性能的长期动态作用.基于安徽数据的仿真结果表明,在货运车辆普遍重载的条件下,油价的变动和路面厚度的提升均不会对车流轴载水平乃至公路货运系统的运行产生根本性影响,公路货运系统显示出较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近10年来,高等级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对公路客运和货运车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我国公路客货运输车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应性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倪元 《商用汽车》2011,(20):75-80
面对越来越高的燃油费及人工成本压力,公路货运企业普遍采用轻量化、低行驶阻力及节能环保货运车辆等措施来降低运营成本,但这些措施都无法满足公路货运量急剧增长的需要,无法有效遏制车辆密度快速增长的趋势。较长组合车辆可以有效提高甩挂运输效率,减少燃油消耗,提高公路、铁路和海洋联运效率。由此,本文详细介绍了北美洲、澳洲和欧洲较长组合车辆的使用情况,并着重介绍了欧洲采用模块化理念研发的较长组合车辆的原理、技术及优点等,为我国货运车辆设计制造、标准法规制定、交通及公路管理等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之处。本文分2期发表,本期主要介绍北美洲、澳洲和欧洲较长组合车辆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的超限运输运力结构预测模型中,将车辆超限部分轴载转化为同一车型满轴载通过假设的不足,本文基于运力均衡的思想建立了超限严格管制下公路货运运力结构预测模型。在轴载调查的基础上,模型以单车装载量的累积概率分布需同单位货物重量的累积概率分布相一致为求解目标,推测了各轴型车辆总重谱的偏移情况,进而对超限管制变动下的公路货运车型结构及运量结构进行预测。模型在公路安徽世行项目II———超载运输研究中的使用结果表明,在超限运输严格管制条件下,2-S2将取代SU2成为公路货运的主力车型。  相似文献   

11.
成都市公路主枢纽信息系统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成都市道路运输行业在客运,货运,运政三方面运用计算机技术建立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网络,主要论述了货运交易中心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情况,提出了根据已经建成的网络信息进一步发展成都公路主枢纽信息系统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我国公路货运信息服务业的产生机理,分析了我国公路货运信息服务业的现状,运用波特竞争力理论,建立了公路货运信息服务业的市场竞争力模型,根据公路货运信息服务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和战略转型的需要,指明了行业的发展策略,对指导公路货运信息服务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车辆轴型分类的公路货运车辆运营成本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目前公路货运车辆运营成本分析中车型分类与装载量确定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车辆轴型分类的运营成本研究模式,在按轴型划分的交通量和轴载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轴载分布模型确定分析车型与其装载量,并根据政府政策和车辆装载量的影响程度分类统计分析车型的单位运营成本。使用安徽省调查数据推导出了公路货运车辆运营成本与装载量之间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该省公路货运车辆的平均单位运营成本在0.253-0.756元/t·km之间,与市场运价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基于波特理论的公路快速货运竞争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货运向快速、高效的方向发展已是我国公路货物运输发展的大势所趋,但落后的现状使我国公路快速货运整体供给能力严重不足。基于此供需矛盾,运用波特竞争力理论建立公路快速货运竞争模型,剖析影响公路快速货运竞争力的6大因素,阐述应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我国公路快速货运竞争力发展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5.
公路货运信息服务业运营模式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分析和界定公路货运信息服务业内涵的基础上,研究了公路货运信息服务业4种运营模式(个体信息服务中介模式、场站信息服务中心模式、区域信息服务平台模式和公共信息服务网络模式),并基于公路货运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向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提出了公路货运信息服务业向现代物流体系发展的基本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6.
据了解,我国目前运输业运输资源浪费巨大,各种运输方式不能有效衔接,货运车辆空驶率高于50%,而在欧美国家,这一数字仅为20%。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车辆空驶造成的浪费高达100亿元。2005年,全国公路货运平均运距为64.79km,而欧美国家通常在300km左右。  相似文献   

17.
《公路与汽运》2006,(3):131-131
据《中国交通报》(2006-06-06)报道,江苏省常州市交通运输协会道路运输分会正式对外公布了该市公路货运中准参考价,以应对燃油价格上涨,稳定公路货运市场。相对客运价格,货运价格早就实行了市场调节,因此没有享受国家补贴和加收燃油附加费等措施。此次由常州行业协会主导的该市  相似文献   

18.
韩林 《汽车情报》2006,(2):25-29
厢式汽车是一种新兴的工业化产品,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在发达国家的公路货运车辆中,厢式运输车辆的比例在90%以上。在美国,高速公路上运行的载货车无一不是封闭的厢式车。欧美和日本等国家规定,货运车辆的车厢必须是封闭式的。如果不符合规定,不仅不允许进入高速公路,一般道路也不允许进入。在韩国,厢式汽车运输也超过了货运车辆保有量的70%。  相似文献   

19.
韩林 《汽车与配件》2005,(39):26-27
厢式汽车是一种新兴的工业化产品,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在发达国家的公路货运车辆中,厢式运输车辆的比例在90%以上。欧美和日本等国家规定,货运车辆的车厢必须是封闭式的。如果不符合规定,不仅不允许进入高速公路,一般道路也不允许进入。在韩国,厢式汽车运输也超过了货运车辆保有量的70%。我国的公路运输中,1999年货运车辆的保有量约440万辆,其中厢式运输车仅为1.73万辆,仅占营业性载货车辆的0.4%左右;2000年货运车辆的保有量为722万~766万辆,厢式运输汽车占货运车辆保有量的10%左右。  相似文献   

20.
韩林 《城市车辆》2006,(2):39-41
1 厢式汽车使用情况的比较及我国的市场优势 厢式汽车是一种新兴的工业化产品,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在发达国家的公路货运车辆中,厢式运输车辆的比例在90%以上。在美国,高速公路上运行的载货车无一不是封闭的厢式车。欧美和日本等国家规定,货运车辆的车厢必须是封闭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