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坤舆万国全图》主要地理已经被证明是来自完成于1430年左右的中国世界地图(已佚),而不是1602年利玛窦根据西方地图绘制的。利用词源学与方言学破译《坤舆万国全图》上的鸟名,证明中国首先到达澳大利亚和美洲。在《坤舆万国全图》地球南端绘有鹦哥地,按照地理位置,应是澳洲。澳洲未被发现以前,欧洲的地图有鹦哥地,但发现后反而改用别的地名。欧洲历史上不产鹦鹉,鹦鹉早就在欧洲绝迹,除地图外,没有第一手文献证明欧人在16世纪发现鹦哥地。中国自汉朝以来到清朝历代均有采集、黉养、崇尚鹦鹉的习惯,尤其历代帝王均有从外国进口鹦鹉,文献注明鹦鹉产地。通过文献、风俗、地图,和各方面的比较,《坤舆万国全图》和《三才图会》中的《山海舆地全图》上的鹦哥地,不可能是西方命名的,而是中国人命名的。又根据《坤舆万国全图》有关厄墓鸟在南洋的记载,厄墓以乌鸣命名,以汉语南方方言注音。欧洲初期对此鸟的命名实从中国词汇误译,以后方更正。表示明代中国在1430年代即了解澳洲、南美洲。美洲原住民普遍对英国殖民者称美洲火鸡为furkee,英文turkey为furkee读写之误。美洲原住民只对外人用此词。火鸡是明代人对鹤驼的称谓。通过语源学分析中国及欧洲各国对火鸡的称谓,结论是furkee即中国南方方言火鸡(forgai或fuigee),此词由明代传入美洲。中国对这几种亚洲、澳洲、美洲不会飞的鸟的名称和描述,意味着在15世纪的中国与澳大利亚和美洲早有交通,比哥伦布出航早70年。  相似文献   

2.
2016年10月,在美国拍卖市场上,出现了两条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摹绘本的残图。我们可按这件拍卖品的编号,称其为"6084号残图"。由于残图上有"大明海",而"大明一统"则被改作"大清一统",因此,可以确定,它是明代摹绘的,清朝建立后还被人使用过。但"6084号残图"不可能直接摹自利玛窦原版《坤舆万国全图》,上面的图画也不是利玛窦绘上去的。这幅新发现的《坤舆万国全图》残图,为深入研究利玛窦世界地图及其影响提供了新的实物依据。  相似文献   

3.
现存的韩国古舆图多数是朝鲜时代(1391-1910)的作品,其中所绘制的琉球,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出现在世界总图中;二是单幅的琉球国图。前一类所谓的世界总图包括"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华东舆地图""王泮舆地图朝鲜增补摹绘本""混一历代国都疆理之图""天下舆地图""舆地全图"以及各类"天下图"等,这类地图通常以中国为中心,中国的内容也最为丰富。后一类除了1471年《海东诸国纪》中的"琉球国图",主要存于18世纪中叶在朝鲜开始流行的"地图帖"内,这种"地图帖"通常还包括圆形的"天下图"、中国全图、日本国图和朝鲜八道图。梳理这些古舆图所绘制的琉球,并将之与中国明清舆图中的琉球进行对比,可以看到,朝鲜古舆图的琉球形象是多元而丰富的,一方面沿用中国古舆图的相关内容,另一方面也基于其自身对琉球的认识,17世纪之后还部分受到传入的西方传教士汉文世界地图的影响。这个时期朝鲜作为中国周边地区,其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在以中国为中心的同时,也十分关注并强调与自己相对应的中国周边其他地区的存在。明清东亚海上交往活泼的态势由此也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4.
《轨道交通》2011,(5):I0002-I0002
如果您读过安格斯.麦迪森的《世界经济千年史》就会发现,在汉代、唐代、宋代、元代直到明代,中国的GDP始终位列全球第一,那时候,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实体。然而,从16世纪开始,文明从内陆走向海洋,全球经济的中心随之从中国转移到欧洲。  相似文献   

5.
元代疆域之广袤,历代罕有其匹.然在目前刊行的各种古代地图集中,元代不仅图幅甚少,而且于全国舆地总图几付阙如.不久前,笔者自明代叶盛<水东日记>的嘉靖等版中,发见其卷十七所附元末天台僧人清浚的<广轮疆里图>摹本,并有详略多种图幅.该图既是现存最详尽、准确的元代疆里总图,又是明初<大明混一图>、<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等的重要底图;在中国古代地图史上占有一席显要的地位,可补其缺失的、中间而关键的一环.本文在简略交代写作缘起后,即对<广轮疆里图>的编制背景、版本保存、全图内容及其价值,展开进一步的分析.文末又附录该图可辨正的路、州名,并与<元史·地理志>乃至<大元一统志>,进行初步的比较及研究.  相似文献   

6.
邵琼 《轨道交通》2012,(5):53-55
4月26日,第八届城市轨道交通国际峰会·中国2012隆重开幕!第八届城市轨道交通国际峰会是RT《轨道交通》全球论坛品牌下专注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领域的高端国际峰会,由RT《轨道交通》杂志、RT轨道交通网主办,鸿与智工业媒体集团承办,鸿与智产业研究院独家调研,得到国际地铁协会(COMET),欧洲铁路联盟(UNIFE)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及中国轨道交通产业促进联盟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朝鲜人鲁认在《锦溪日记》和《锦溪集》中记载了其被俘日本两年,及从日本逃亡到中国福建后近半年期间的见闻,涉及中日政治、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对研究明代中朝两国官员学人交往及福建人文等具有不可忽视的史料价值。本文即以鲁认所著《锦溪日记》、《锦溪集》之记述,结合中方文献,以企还原当时之史事一二。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龙江船厂志》和《南船记》为主,对明代的龙江船厂的建制、生产管理、质量控制等进行系统分析。论述在五、六百年前中国造船厂的管理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古土耳其陆海交通发达,曾是欧亚贸易和文化交流中心。历史上,中土两国陆海贸易频繁,文化交流密切。伊斯坦布尔处欧亚交通要冲,历史悠久,至今仍然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城市;中土两国的航海锚碇文化历史悠久,具有相似性,在欧亚十字路口的土耳其发现古代铁锚的线索,值得专家学者更多地去研究。扼守陆海交通要道造就了古土耳其的陆海贸易中心地位,拥有世界最大的室内大巴扎,成为世界香料贸易之国。以明代《蒙古山水地图》为代表的古丝路地图是东西方大规模贸易交流的见证,也印证了两国的文化交流史。  相似文献   

10.
明代末期,中国的经济与民间商业算术获得了重大发展。民间算学的兴盛,反衬出"国家数学"的衰落。与此同时,西方数学通过耶稣会士传入中国。李之藻等开明士人利用西方实用算术整合中算内容,《同文算指》的编译为中国传统数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后世学者对《同文算指》统合中西算法的评价反映出《同文算指》对中西数学交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天台僧人清浚的<广轮疆里图>作于公元1360年(元顺帝至正二十年),在中国古代地图史上占有一席显要的地位.它既是现存最详尽、准确的元代疆里总图,又是明初<大明混-图>、<混-疆理历代国都之图>等的重要底图.正是在清浚的地图上,对泉州的海外交通航线作了非常值得注意的记录:"自泉州凤帆,六十日至爪哇,百二十八日至马八儿,二百余日至忽鲁没思."这说明当时泉州航抵海外的广阔地区,包含东南亚、南亚乃至西亚等地.在一张硕果仅存的元代全国舆地总图上,只标明了唯有的一条中国远洋航海线路,它不啻是元代泉州第一大港地位的重要佐证.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一直是由皇家垄断的。这种垄断局面直到明代后期才开始被打破,而进入清代之后,随着西方天文学在清代取得官方地位,局面发生了剧烈的、彻底的改变。这一改变对清代中国的政治、哲学、科学、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值得深入探讨。清代在最重要的政治象征———历法和皇家天学———上改用欧洲天文学,为此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天文学又成为清代上层社会的一种时髦,民间的天文学研究也受到官方鼓励。中国一度非常接近欧洲的天文学前沿,但中国天文学最终未能继续前进,则主要是内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明末清初,传教士将西方地球学说传入中国,并将其对地球学说的论证也一道传入了中国,从而使地球学说在中国扎下根来。地球学说使中国人意识到地球本身有着某种不变性,可以为人们提供稳定的长度基准。虽然中国人并未在实践中以地球经线弧长的一部分作为长度基准,但却在地球观念的影响下,开展了全国性的地图测绘工作,并在中国历史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依据地球纬度变化推算距离以测绘地图的设想。地球学说还使中国人接受了地方时观念,并对浑仪做了相应改革,从而促进了时间计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引水权是一个国家重要的主权标识,其目的在于维护国家主权和国防机密,保障港口和船舶的安全.在中国,自鸦片战争以降,沿海港口引水权曾经有长达一个世纪被洋人所把持的屈辱历史.随着国人国家主权意识的觉醒和对现代航海技术的掌握,争取引水权成为中国航海人的心声和努力实现的愿望.  相似文献   

15.
康熙三十六年(1697)郁永河到台湾采硫,记沿途所见等成《裨海纪游》一书.该书有一节“宇内形势”,记述郁永河对渡台海船的火长等航海人员的访谈,并附有手绘“宇内形势图”一帧.该图实为一航海图,航海人员凭经验绘出明清时期东西洋的大部分航线,与《东西洋航海图》 (the SeldenMap)契合,与古代航海文献亦能相照应.该图对古航海图、航海文献及古航海术的研究多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华夷变态》卷3收有《大明论》和《清朝有国论》两篇论策,作者分别为以明朝遗民自居的何倩甫和林上珍。但二文皆不署日期,何、林二人亦未见诸中国史籍记载。本文在日本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华夷变态》所收风说书及相关史料记载,确定二人皆为福建人,托庇于台湾郑氏政权。二人在明清鼎革的大变局中中断儒业,随郑氏官商贩海为生,于康熙十四年(1675)东渡日本,很可能是追随东宁船头蔡胜官等人,前来参与有关郑氏后裔长崎存银之争讼。其羁留长崎期间与日本儒者大高坂芝山颇多交游酬酢。二人对于清朝政权心怀怨望,对于明朝的兴复则充满期许。出自二人手笔的《大明论》和《清朝有国论》逃脱了清初的严密文网,流播海外,对于观察明清鼎革期间普通明朝遗民的华夷观念以及正统意识,有极其珍贵的文献及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动物试验评价土贝母皂甙 (tubeimoside ,Tu)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herpessimplexkeratitis ,HSK)的效果及点眼刺激性 ,并确定其点眼浓度值。方法 根据药物的眼刺激性选用 5、2、0 .8、8× 10 -2 、8× 10 -3、8× 10 -4 g·L-1Tu点眼 ,确定 0 .4、0 .2、0 .1g·L-1评价药物疗效。在地鼠肾细胞BHK 2 1上进行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 1型 )SM4 4毒株复苏 ,制作兔HSK模型。采用裂隙灯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眼部病变的动态变化评价Tu疗效。结果  5、2 g·L-1Tu有中度刺激性 ,0 .8g·L-1Tu有轻度刺激性。 8× 10 -2 、8× 10 -3、8× 10 -4 g·L-13组Tu无任何眼刺激性。 0 .4g·L-1Tu有轻度刺激性 ,0 .1、0 .2 g·L-1Tu无刺激性。 0 .4、0 .2、0 .1g·L-13组Tu均具有一定疗效。结论 Tu点眼剂的浓度与刺激性呈正相关 ,点眼刺激性从轻度到无的界值浓度为 0 .4、0 .2、0 .1g·L-1。治疗实验性HSK有一定的疗效 ,但尚不及无环鸟苷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对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开设中西方文化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对外传播中国文化、打造良好的国际形象、提升中国的软实力日益重要,对此,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责无旁贷。此外,和外国人进行有效交流,了解西方文化是必备条件。中西方文化课作为留基委考试科目的有效辅助课程,为广大学员提供了了解中西方文化知识、练习用英语表达相关思想的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