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美国海军认为潜艇是海上作战最主要的威胁之一,并历来重视反潜装备技术的发展。目前,美国已形成天基、空基、水面和水下反潜作战体系,拥有强大的反潜作战力量。本文对美国反潜装备技术发展进行研究,并研判其未来走向,对我国反潜装备技术发展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美国海军从1949年开始研究利用直升机进行反潜作战,1951年在佛罗里达州基尔维斯特基地组建了第一反潜直升机中队(HS-1),装备了西科斯基飞机公司的11045直升机(后改称H-19,公司编号S-55)。作为世界上第一种专用反潜直升机,H04SX具备搜索潜艇的能力,不能攻潜。1952年6月,美国海军又向西科斯基公司订购了HSS-1反潜直升机(后改称SH-34,公司编号S-58),这种绰号“海蝙蝠”的直升机从1955年8月起进入美国海军服役。HSS-1是装备吊放声呐的第一种实用反潜直升机,它在作战时采用搜潜与攻潜分别执行的方式,即装备声呐的直升机只负责搜索潜艇,挂载反潜武器的直升机只负责攻潜。  相似文献   

3.
大型舰艇编队反潜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网络中心反潜战的概念和基于网络中心战反潜理论的大型舰艇编队反潜作战体系的构成和作战流程,并建立相应的反潜模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反潜战的特点,难点进行简要分析,进而阐述了我国反潜火控当前急需解决的和为尽快缩小同西方国家在反潜作战能力上的差距而需要着重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潜艇显示了巨大的威力,而英美在大西洋上进行的持续四年的联合反潜作战,有效的遏止了德国“狼群”的破交行为,对欧洲战场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战后50年以来,反潜战的技术装备几乎每10年更新一代,而反潜的基本战术亦在同步发展,在二战末期的空舰立体反潜的基础上,增加了潜艇参与反潜的水下反潜模式,而数据链和新C4ISR系统的普遍装备也使反潜系统对潜艇的搜索及攻击效率有了成倍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关心中国海军潜艇(包括常规潜艇和核潜艇)的发展,却往往忽略了我们所面临的潜艇威胁。2004年12月24日,美国海军“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休斯敦”号抵达关岛阿普拉海军基地,加上此前到达的“旧金山”号和“科珀斯克里斯蒂城”号,美国海军部署到关岛永久基地的“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数量已达3艘,西太平洋地区已常年处于美海军核潜艇的打击圈内,因此增强我国海军的反潜作战能力迫在眉睫。反潜作战分为航空反潜、水面舰艇反潜和潜艇反潜三种形式,其中航空反潜是中坚,所使用的主要装备就是反潜巡逻机。尽管美国海军的反潜巡逻机时常出没在我国近海,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海军迄今尚没有正式装备反潜巡逻机,航空反潜能力令人堪忧。要大幅提高我国海军的反潜作战能力,反潜巡逻机就不可或缺。随着我国军事科技的进步,可以预料,在不远的未来,我国海军的反潜巡逻机就将翱翔在碧海蓝天之间,守卫祖国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舰船科学技术》2013,(9):143-148
2003年,美国海军将航母战斗群改为航母打击群,编队构成也发生较大变化,执行具体任务时其编成也会有一定调整。本文分析美国航母编队的具体构成,研究在不同护卫兵力规模下,美国航母编队的队形,并分析各种队形设置的合理性。根据美国航母编队队形和各种反潜装备的作战性能参数,分析美国航母编队在远程、中程和近程反潜区的反潜模式和反潜能力。  相似文献   

8.
拖曳线列阵声呐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英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反潜技术的需求促进了拖曳线列阵技术的发展,拖曳线列阵反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越来越成为现代反潜战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因此,有必要追踪了解国内外拖曳线列阵的研究现状,并预测拖曳线列阵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60年代,潜射弹道导弹开始在美国海军服役,这种导弹可以靠近敌方海域发起核攻击,达到战役的突然性。面对美国不断发展的海基核力量的威胁,苏联海军意识到应装备一种远程反潜飞机来反制。当时,苏联海军已经开始装备伊尔-38“五月”反潜巡逻机,但其机械设备较为简单,航程短,无法满足反潜的需要。苏联海军最早要求为2个舰队装备160架远程反潜机,后来这个数量减少为114架,但最终实际只装备了100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军力不断扩张,尤其是在反潜作战力上的提高引起了周边国家的重点关注。文章介绍了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反潜兵力组成、反潜战术样式、反潜平台及装备,并分析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水下自航式靶雷作为反潜战训练用的潜艇模拟器,以其操作便捷、模拟逼真、效费比高的特点,成为各国海军训练的常用装备。美海军是世界上最早研制靶雷用于反潜训练的,训练频次极高。除自研靶雷外,2018年美海军开始测试瑞典AUV62-AT靶雷。本文梳理了国际靶雷的发展情况,针对美海军大量使用的MK30系列靶雷、瑞典AUV62-AT靶雷的技术特点,分析了反潜战训练靶雷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航渡中反潜直升机的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面舰艇编队航渡时,针对潜艇威胁,通常利用反潜直升机隐蔽、迅速的优势,将其配置在某一区域实施警戒,以达到对潜防御的目的。本文基于潜艇的威胁方向,分别对编队前方、侧翼以及综合前方和侧翼,探讨了反潜直升机警戒线的配置方法。在确定反潜直升机使用吊放声呐搜索方法的基础上,采用自同步思想,对反潜直升机警戒线的配置参数给出了定量描述。得出的结论实用、可行,为制定对潜防御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单机吊放声纳巡逻搜索线长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使用吊放声纳建立巡逻搜索线作战机理的详细分析,建立了单架反潜直升机使用吊放声纳搜索时的巡逻线长度模型,并应用该模型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得出了当探测点间距为吊放声纳有效探测距离的1.3倍时单机巡逻线长度达到最大值的重要结论,为反潜直升机使用吊放声纳进行巡逻反潜时的作战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航空反潜概念建模是对航空反潜军事行动的第一层抽象,也是航空反潜仿真系统建立的基础。航空反潜概念模型的正确与否,是否真实地反映航空反潜作战行动,将直接影响航空反潜仿真系统的可靠性。基于AHP方法对航空反潜概念模型的专家确认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编队搜潜方法问题的研究及相应的战术计算,建立了编队搜潜能力数学模型,计算了各搜索机动要素,分析了最合理的搜索队形和兵力配置,为新型护卫舰编队对潜搜索兵力需求、机动方案和组织实施等提供理论指导,并为深入研究编队对潜搜索作战使用相关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反潜直升机应召搜索区远界边界条件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应召搜索区模型进行详尽分析,推导出反潜直升机使用吊放声呐和声呐浮标搜索时应召搜索区远界的边界条件模型,并给出具体算例。对应召搜索区远界边界条件的战术应用进行讨论,得出相应的战术结论,为指导反潜直升机应召反潜作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评估网络化体系对航空反潜作战效能的影响,首先从作用域角度提出了一套理论来描述航空反潜网络化体系效能,然后构造了一组效能指标,即完备性、准确性和时效性,来分析航空反潜网络化体系效能,之后从信息域、认知域和物理域角度建立了一套模型来评估航空反潜网络化体系效能,最后给出了航空反潜网络化体系的效能评估模型框架。  相似文献   

18.
潜艇作战环境及应对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各军事强国的反潜战术技术飞速发展,探潜设备和攻潜武器的多元化已经对潜艇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从潜艇面临的空中威胁种类、潜艇与航空反潜平台的对抗及我国周边主要国家和地区航空反潜能力三个方面分析了潜艇所面临的作战环境,并给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舰载直升机对潜跟踪兵力需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解决舰载直升机对潜跟踪时兵力需求问题出发,运用运筹分析的思想,通过对舰载直升机对潜跟踪过程的分析,建立了在一定跟踪概率前提下所需舰载直升机数量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