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5 毫秒
1.
作者试图证明人类白细胞(HLA)抗原的出现率是否会影响亚麻尘肺患者的易感性。病人和方法: 作者测定了40名亚麻尘肺患者(平均年龄60岁,范围21~85岁)的HLA—A和HLA—B抗原的组织型。病人的诊断标准,有哮喘性肺气肿型的慢性胸部病变,有接触亚麻尘的职业史和“星期  相似文献   

2.
电焊工尘肺是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电焊烟尘所引起的职业病,患者肺部除有氧化铁、氧化锰及其它微量金属成分沉积外,尚有不同程度纤维化改变, 因而可引起电焊工人呼吸系统的功能及肺部X线改变,本文主要对东北寒冷地区齐齐哈尔车辆厂货车车间电焊工尘肺患者的发病条件、临床及X线表现  相似文献   

3.
由于生产性粉尘的长期刺激作用,可使肺部受到各种不同的病理损害。特别是肺组织纤维化的改变,可以产生继发性肺动脉高压,使右心受累,最后导致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因此在粉尘作业工人尚未发生尘肺之前,了解其心电图的变化,积累心电图资料,对防治尘肺、保护工人健康更有其现实意义。我们于1975年10~11月对接触电焊烟尘矽尘作业的168名工人进行了心电图检查,发现有心电图改变者43名占25.5%,今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长期职业接触某些金属的慢性作用作一简短的综述,并探讨如何用流行病学方法发现有害金属的亚临床作用。据报道,有14种金属(铝、锑、砷、铍、镉、铬、钴、铁、铅、锰、汞、镍、铊、钒)被认为可引起人类慢性中毒。其中11种已知可引起慢性呼吸道损害作用(表1)。呼吸道的损伤作用是长期接触金属出现最多的作用类型,其次是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出现的慢性毒作用多见于铅、  相似文献   

5.
焊接是连接金属最常用的方法,是工业生产部门(如:机器制造,建筑安装,造船工业,运输工业,石油化工等),广泛采用的重要工艺过程,在多数国家里约有0.5—2%的劳动力从事焊接作业。早在30~40年代就已经有电焊工铁尘肺的报道,近二十年来,对长期接触低浓度焊接粉尘和气体可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日益受到重视,流行病学方法也广泛应用在职业卫生危害的评价,本文拟对近年来有关电焊粉尘及其呼吸系统危害的部分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制造重铬酸钠或钾的生产过程中,或电镀工厂中经常有含铬粉尘和铬酸雾蒸气析出。生产工人在防护不良的环境下长期接触,可导致鼻部病变,特别是鼻腔鼻中膈粘膜可呈现充血、糜烂、溃疡、甚至穿孔。我们对某重铬酸盐类制造厂341名生产工人进行了调查,发现有200名生产工人有不同程  相似文献   

7.
对于电焊粉尘所致焊工尘肺的危害性,目前国内、外看法尚未完全统一。从Doig和 Mclaugh-lin于1936年首次报告焊工铁末沉着症以来,一部分作者认为焊工尘肺属良性,主要是氧化铁尘沉着于肺部,不伴有纤维化;另有不少作者认为焊工尘肺是由氧化铁为主,加之氧化锰、氟化物、非晶体二氧化硅及其他焊接烟尘成分的混合物与焊接  相似文献   

8.
铝电解生产过程中,从电解槽散发出大量的有害物质,其中以氟化氢、合氟粉尘及沥青挥发物,对人体危害较大,而且污染环境较为严重。慢性氟中毒导致工业性氟骨症、粉尘可引起尘肺。我们对某厂铝电解车间230名接触尘氟工人(包括有尘氟接触史的人)进行了临床、化验、X线等检查。本文着重对胸部X线资料进行分析,讨论,以提高对尘氟胸部损害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尘肺病是指长期吸入一定量的粉尘后,以肺内进行性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各种粉尘的致纤维化性强弱不等,最多见而又危害最大的尘肺病是矽肺。根据吸入粉尘的种类及其在肺内形成病变的不同类型,尘肺病可分为下列四类: 一、矽肺:指长期吸入较高浓度(通常是在20~30%以上)的结晶型二氧化硅工业粉尘所引起的尘肺,其病理特征是两肺弥漫性结节性纤维化,晚期是病变融合成块状纤维化和胸膜纤维化(图1)。病变多发生在肺内淋巴部位。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速列车真空断路器(VCB)在列车运行中处于频繁开断的状态,开断过程中电弧反复烧蚀触头产生尖端、毛刺、金属蒸汽,扩散的金属蒸汽又使灭弧室真空度降低,首次提出了通过测量VCB在分断不同次数正常电流下接触电阻表征其电寿命的试验方法,并得到了不同分断次数下耐受冲击电压和工频工作电压的特性.研究表明:VCB初期接触电阻随分断次数增加而增加,之后接触电阻基本保持不变;在VCB使用初期瞬态恢复电压不能导致电弧重燃,长期工作后可能导致电弧多次重燃,但即使长期工作后工频工作电压仍不能击穿灭弧室.  相似文献   

11.
吸入性脂质性肺炎,多见吸入石蜡油、滴鼻油、鱼肝油或牛奶等引起的肺部病变。本文根据(作者等)过去20年来见到的临床病例,对吸入矿物油所致脂质性肺炎进行讨论。本病的特点是吸入后即有呛咳、胸痛、气急,有时可伴有咯血等症状,形成吸入性肺炎、支气管肺炎或肺水肿。  相似文献   

12.
镀锌作业近百年来,一直沿用氰化物(俗称山奈)作为金属络合剂组成电解液进行电镀。氰化物是一种有剧毒的化学药品,对人的致死量为0.05克左右;在电镀作业过程中,它会不断散发出来,很容易与空气中的 CO_2及 O_2作用生成 HCN 及 NH_3。当空气中氰化物浓度超过10PPM 时,对人的生命即带来危险;长期接触在有氰化物的环境中,也会造成慢性中毒,呈现头痛、恶心、胸部重压感以及神经衰弱样症状,甚至丧失工作能力,严重危害工人健康。含有氰化物的废水排入江河湖泊或渗入地下,严重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13.
由于支气管镜的问世,使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在短短20年中得以迅速发展。目前已采用两肺仅间隔2h大容量灌技术,灌洗部位通常选择病变部位或纤维镜易达到的肺中叶或肺小舌,灌洗液洗用不含致热原的生理盐水,也可加一定量的药物,其浓度根据肺内残余量来推算,灌洗液加温至37℃,可减少咳嗽和支气管痉挛的发生;pH值5.5-7.0的灌洗液不影响其回收率以及其中的细胞成分,回收的灌洗液的成分作体外培养,进行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肺部疾病,并确定肺部疾病的时期,将是今后研究的热点之一。虽然BAL具有安全和相对无创伤性的优点,但必须剔除明显的心血管疾病和电解质紊乱者。  相似文献   

14.
汞是一种常见的强烈的亲神经性毒物,自然界中汞主要以金属汞、无机汞盐及有机汞化合物三种形式存在,不同形式存在的汞,其对人体毒作用表现差异较大。工业生产中接触到的主要是金属汞,吸入汞蒸气可引起中毒,随着劳动防护工作的深入开展,目前急性汞中毒病例已十分少见,在大量的职业接触人群中,慢性汞中毒越来越成为突出的问题。近年来有关慢性汞中毒神经系统损害的研究有一定进展,尤其是应用行为心理测验和电生理技术,更全面地阐述了汞中毒早期神经行为功能的改变。本文就金属汞的神经毒性及近年研究作一概述。一、汞的神经毒性表现据估计,在化工行业中约有五十多种职业需要  相似文献   

15.
尘肺是我国目前最严重的职业病。在新建铁路施工中,有60~70%的工人从事桥涵、路基、隧道施工等粉尘作业,各作业场的粉尘浓度长期超标,致使接尘工人尘肺病屡屡发生。30年来,尽管在局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下,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在尘肺防治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对控制尘肺的发生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施工任务的发展,接尘人数增多,由于管理工作跟不上,当前我局尘肺病仍在不断发生,并  相似文献   

16.
1979年10月,美国化工毒理研究所(CIIT)首先报道了甲醛的致癌性。该研究给F-344大鼠和B_6C_3F_1小鼠分别接触浓度为15、6、2ppm的甲醛蒸气,每个剂量组雌、雄动物各120只,每天染毒6小时,每周5天。结果,16个月后,15ppm组有3只大鼠发生鼻甲骨上皮鳞状细胞癌;18个月后,该剂量组罹患同样癌肿的大鼠数急剧增至36  相似文献   

17.
电焊作业中能产生大量烟雾,据目前所知焊烟中合有锰、铁、硅等许多有害物质,焊烟引起尘肺及慢性锰中毒的报导较多。近几年来我们对焊工作业环境的调查,工人呼吸带锰浓度大都超过国家允许标准,甚至超过数十倍。为了消除环境污染,保护工人键康,焊烟的问题应急待解决。一、电焊烟雾控制的设计目前焊烟控制方法主要应用局部机械通风,我们的设计原则是以工人呼吸带与焊烟排放的有害物质达到卫生学要求。并力求整个系统结构简单,取材容易,加工方便,效果好造价低,耗电省等问题作为考虑条件。 1.吸风量的计算 Q=V_C×(10X~2 F)×3600。式中 Q——罩口吸风量米~3/时; V_C——控制风速米/秒; F——罩口面积米~2; X——罩口距离米。  相似文献   

18.
铅是软而重在工业上使用很早很广的金属。熔点327℃沸点1620℃,温度达到400~500℃时即向空气中大量放散铅蒸气,并随温度升高而增多。铅蒸气在空气中迅速凝聚氧化而成氧化铅呈气溶胶体散布于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都是有毒物质,铅在生产环境中主要以蒸气、烟尘形态存在,而侵入机体则以吸入为主,长期接触低浓度的铅蒸气可导致慢性铅中毒,随着工农业、铁路运输生产的飞跃发展,保障工人身体健康,消除工业“三废”污染,  相似文献   

19.
长期接触工业品五氯酚(pcp)与五氯酚钠(Na-pcp)对人体的慢性影响在文献中报道不多,为探讨从事pcp和Na-pcp生产的工人的职业危害,我们对天津大沽化工厂进行了职业病调查,结果如下。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pcp生产工人34人,平均接触工龄3年(1~9年);Na-pcp生产工人58人,平均接触工龄5年(1~11年)。另以30名不接触毒物,年龄构成相似者作为对照组。 (二)方法:1.临床体格检查:对全部受检  相似文献   

20.
人们也许会认为长期接触煤尘对肺癌的发生可能有影响,至于对胃癌或食道癌则关系不大。因为煤尘与其它粉尘一样,是经呼吸道进入体内的。然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却恰好与之相反。许多资料表明:煤矿工人的肺癌死亡率与一般人群比较并无明显差异,但胃癌死亡率则高于非煤尘接触人群。这一现象目前已逐渐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除了进行更深入广泛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外,也做了一些煤尘诱癌的动物试验和体外致突变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