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一个老摩托车维修工了,冥冥之中,我把骑过、修过的摩托车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因为我爱它们,就是将来不修摩托车了,我也离不开它们,因为它们是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水楼台先得月,得修摩托车之便用召门家曾有过八辆车。当初还在上班时因孩子还小,只好把他放在20公里外的老家托老人看管,为了看孩子便买了第一辆摩托车。由于那时囊中羞涩,拿着东借西凑的4100元转遍了吴桥的摩托车超市,最终买了一辆双排气XF250C。这车质量好、毛病少、动力大、跑得快,载着我们一家三口显得非常轻松,在石子路上行驶依然很稳。它的  相似文献   

2.
金鹏 《摩托车》2004,(8):23-24
我是一个年轻的摩托车迷,一直想拥有自己的摩托车,美梦做了好几年,现在毕业参加工作终于能圆梦了,我非常高兴。《摩托车》杂志一直是我的好伙伴,每期我都认真阅读,从中获得许多摩托车知识和趣闻,也欣赏了许多世界顶级摩托车,让我大开眼界。在2002年第7期《摩托车》杂志上看到中国嘉陵集团生产的有着经典外形的城市多功能车——嘉陵JL70T-8型摩托车让我眼前一亮,在这个都市年轻人张扬个性、展现自我的时代里,她深深地吸引了我。  相似文献   

3.
我的宗申梦     
张波营 《摩托车》2003,(6):21-22
拥有自己的摩托车,美丽的梦做了好几年,现在工作了,有实现梦想的能力了。家离单位18km,上下班坐公交车很不方便,看到同事骑着自己的爱车,一拧油门,扬长而去,我的梦就更加强烈地冲击着我,一定要有一辆比他们的还要倩的车。我不停地留意公路上跑的各种品牌的摩托车.也不断地收集这方面的信息。 ’ 同事们建议我买有知名度的名牌车,我也仔细地在车海里挑选,一款造型时尚、前卫的摩托车——重庆宗申摩托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出品的宗申ZS125—41型骑式车(见图1)深深地吸引了我,我想,这就是我心中的宝马,于是我选择  相似文献   

4.
张健 《摩托车》2005,(11):30-30
我是从上中学的时候开始喜欢摩托车的,那时候,我家里有一辆大阳DY90型摩托车,是爸爸上班时候用的,为了安全起见,爸爸从来不让我动,但是我还是经常趁他不注意的时候偷偷骑过几次,感觉好极了。但是由于我的操作不当,车子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毛病,我就试着自己修,但是每次都会把小毛病修成大毛病,为此,我被爸爸骂了好几次,但是,我却因此喜欢上了维修摩托车。从那以后,我经常到摩托车维修店去帮忙,顺便学习一些维修方面的知识,渐渐地,我的维修技术也慢慢得到了提高,在当地也算是小有名气,于是来找我修车的人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5.
王赟 《摩托车》2004,(9):22-23
某日,我去书店买摄影杂志,无意间看到了《摩托车》,顿时脑中一个闪念:对呀,汽车买不起,咱可以买摩托车呀。摩托车机动灵活,有些车去不了的地方摩托车也可以去成,且摩托车维护、停放都十分简单方便,嘿!这念头一旦产生,就一发而不可收。我拿着新买的《摩托车》杂志兴冲冲地回家,我迅速地投入到了购车的行动当中。对摄影我是内行,但对摩托车我却是个十足的外行了,我从一个爱好摩托车的朋友那里借来了他所有的《摩托车》杂志,开始细细地研究,看不明白就打电话问朋友,并且把逛街去摄影器材店的习惯改为去摩托车行看车,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吓一跳,原来摩托车上还有这么多门道,有其自己的全国车迷俱乐部,有其独特的摩托车文化,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做化油器的浮子,什么是怠速,什么是气门间隙……  相似文献   

6.
刘永 《摩托车》2005,(11):25-26
我接触摩托车是在1996年,当时我刚从成都一所技校学习摩托车修理回来开业,由于手头拮据,购买一辆新车成为梦想。后来我花300元钱买来一辆即将报废的成都CD250二冲程摩托车。根据自己从技校学来的知识,我把它彻头彻尾地翻修了一遍,终于可以骑着上路了,在当时能骑上摩托车的人并不多,骑着真正属于自己的车别提有多舒心了。但由于频繁地维修和该车“油老虎”的贪婪,让我不得不放弃了它。后来,我又买了一辆二手的南方NF125摩托车,  相似文献   

7.
相识——怦然心动我骑过许多种摩托车,自己的或别人的。我是对摩托车情有独钟、见到摩托车就特别想骑的那种男人,媳妇说我“有病”,但摩友们却说:“有的男人爱漂亮的女人,有的男人爱摩托,这和女人爱新衣没什么两样”,遂心里释然,继续这种摩托情结。  相似文献   

8.
宁辉 《摩托车》2012,(2):80-83
记得一位患者曾好奇地对我说:“没想到医生也会酷爱摩托车,你喜欢它什么?”我一时语塞了。这让我想起很多年前,一位朋友也问过我究竟喜欢我初恋女友什么?我当时亦是无言以对,对呀!好像从没认真想过为什么,就已深深为之着迷了,也许这正是两者共同的魅力所在吧。  相似文献   

9.
儿时的我对摩托车说不上是喜欢,只是很好奇,对于当时还处于童年的我而言,摩托车就是个庞然大物,它只有两个轮子却能带着人飞驰,让我觉得很神奇。那时由于人们都穷,能有一辆"永久"牌自行车都算得上是一件稀罕物,所以借给别人还要看情面才行。而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摩托车却从来就没有人借,一方面是会骑的人不多,另外由于那东西贵,谁也不好意思张口。村里骑摩托车的人只有顺喜叔,他是个照相的,脖子上老挂着一部不知什么牌子的相机。那时照相的人也不多,通常都是办什么证件时才照两张,再有就是学生毕业时照毕业相。每次看到他到学校照相时,一见他走开,我们几个小孩子就凑上去看他的摩托车,东摸摸、西瞅瞅,胆大的甚至爬上座位摁几下喇叭,嘀嘀声回响在校园,很是神气。  相似文献   

10.
迟永久 《摩托车》2005,(2):23-24
我是一名摩托车爱好者,从本田的金翼到美国的哈雷,从德国的宝马到意大利的畏司帕,我对摩托车的痴迷程度绝非是"网虫"级别的。不管在大街上,还是在小巷里,只要看见路边停有大排量"酷摩",我总是要围前围后,看个明白。1983年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我试骑过别人的嘉陵50,1992年我有了属于自己的山鹰SY50D,1996年又换了一台无牌的迅达100二手车。3年后,由于种种原因,我挥泪将跟随我多年风里来雨里去的老迅达处理掉,从此与摩托车断了"音讯",但  相似文献   

11.
摩托车一直以来都是年轻人最喜爱的大玩具,喜爱摩托车并且要拥有它源自于我儿时的一个梦想.30年前的我只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喜欢摩托是因为邻居是一名邮递员,经常能够骑着摩托车回家,他威风的形象也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这让我一直憧憬着有一天一定要拥有一辆自己的摩托车.  相似文献   

12.
《摩托车》2018,(7)
正我发起神经来,连我自己都怕……编辑部有两位张老师,一老一小,经常看《摩托车》杂志原创视频的朋友们一定对他们非常熟悉。年龄稍长的大培子是我们的安驾教官,也经常参与新车测评,一个年过不惑的人,天真起来竟也能让人觉得他还是个"宝宝";"90后"编辑张多虽然入行不久,但是由于负责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经常接触新车,也大言不惭地自封了"新车小百科"的绰号。每当  相似文献   

13.
宁辉 《摩托车》2012,(3):80-83
记得一位患者曾好奇地对我说:"没想到医生也会酷爱摩托车,你喜欢它什么?"我一时语塞了。这让我想起很多年前,一位朋友也问过我究竟喜欢我初恋女友什么?我当时亦是无言以对,对呀!好像从没认真想过为什么,就已深深为之着迷了,也许这正是两者共同的魅力所在吧。如果爱摩托就必须给个理由,那也许是摩托能够给予人自由驰骋的享受,人车合一的驾驭乐趣,全神贯注的飞驰体验,让肌体的每个神经细胞都高度兴奋的快感。  相似文献   

14.
我爱我车     
我是湖北省英山县百丈河中学的一名教师,已驾车十年了,现在拥有的三辆摩托车中最让我钟情的是在2004年1月19日购买的那辆凯诺KN125-11轴传动摩托车,我不是车迷,但我始终把我的爱车凯诺当作自己的"小妹"。买这辆车的原因,还得从2003年下半年说起。我当时骑着一辆90型摩托车,由于链条与链盘不吻合,我支起车架挂空挡,然后一边用手拨动链条,一边用手转动后轮,谁知一不小心,左手无名指被卷入了链条与链盘之间,鲜血立刻就流出来了,我痛出一身冷汗。由于无名指前端已压得扁平,我急忙往附近的卫生院跑,因为治疗及时,总算保住了那段快压掉的手指。发生了这件事后,我心里便有了一个想法:如果哪个摩托车企业能生产两轮的轴传动摩托车就好了。2004年1月,一次到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5.
"黑牛"乃是一辆两轮摩托车,之所以称之为"黑牛",是因为它外观乌黑,色调凝重含蓄,线条优美流畅,造型简洁古朴,而其结构坚固可靠,扭矩强劲突出,虽然速度不快,油耗偏高,但行驶平稳,耐力十足。这不正是一头实实在在的"黑牛"么?只不过,这"黑牛"是我将报废的湘江750边三轮摩托车改装而成的。当初改装之时,我也曾想以一些摩友为榜样,对整个车架  相似文献   

16.
马亚伟 《摩托车》2004,(2):19-20
2002年的一个金秋季节,带着多年的积蓄,我购回了一辆力帆LF150-14(此车在《摩托车》2003年第6期上曾介绍过)。我选择此车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力帆集团是近些年发展较快的民营企业,信誉和质量都  相似文献   

17.
重庆滨江路全线开通那天,我和老Q专门打了个的士,而且要求司机慢慢开,在渝中区第一条环形道上兜了一圈。看着漂亮的长江滨江路和嘉陵江滨江路,老Q这个和我当年同时骑上摩托车又几乎同时离开摩托车座的老车手,又忍不住有些躁动了。“要是骑上我那辆嘉陵125这样兜一圈,说不定还要舒服得多。”老Q总是这样用回忆某位情人式的语气,回忆他那辆125。其实他的嘉陵125和我的建设80,殊途同归,都被灰尘打扮成了一堆奇怪的废铁。现在要我指着这堆废铁说,这是我的摩托车,你才能勉强认出来,这堆废铁确实是一辆摩托车。  相似文献   

18.
35岁哪一年,我跨进了黑龙江日报社的门槛,实现了我觊觎18年的记者梦想。这些年我就像一只上满发条的钟表,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都留下了我骑着摩托车的足迹。5年来,我换了三辆摩托车,共行驶了约7万公里,穿坏了240余双袜子,没休过一个节假日,不论春夏秋冬,每天早上7点我都是准时来到报社。几分耕耘,几分收获,我在报纸上共发表新闻照片3800余张,“谋杀”了2600余个胶卷,写了11万字的稿件,并有新闻照片获得黑龙江省好新闻一、二、三等奖。谁知报上照张张皆辛苦 1999年1月的一天,已经是晚上6点多了,我骑着摩托车走在回家的路上。快要到家时,编辑给我打来电话,让我去  相似文献   

19.
我与摩托车结缘是在十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部队驻地附近中学的操场上第一次骑上了朋友的野狼摩托车。骑车的快感让我兴奋不已,于是乎一发不可收拾,只要有合适的机会,我凭着一身军装和人们对军装的信任,就能很容易地骑上那些熟悉的、不熟悉的朋友的爱驹,过一回车瘾。我慢慢地成为了超级摩托车迷,关于摩托车的书籍愿意买,摩托车赛愿意看,摩友愿意交,摩托车商店愿意逛,当然,关于摩托车的话题更愿意侃……  相似文献   

20.
请允许我介绍一下自己,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更确切地说,是一名喜欢摩托车的在校大学生。生平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的摩托车是我大伯的,当时我跟大伯说我想骑一下他的车,于是他教了我,不知道是不是天资聪颖,半个小时我就完全掌握了要领。自那以后,我天天幻想着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摩托车。大一下学期的时候,我花4000元买了一辆二手的125mL摩托车,我很是兴奋。但我很快发现,这辆车有很多缺点:首先它是125mL的,动力不足,还有就是震动很大,最要命的是,高速行驶时,制动性能很差,安全得不到保障,让我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