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静  范炳全 《交通标准化》2009,(11):146-149
为有效、合理地选择运输通道内的节点,从节点功能定位、运输需求特性以及运输方向的不均衡性出发,对常用方法进行修正,建立更能反映实际运输需求情况的节点综合重要度计算方法,并提出以最大范围地覆盖节点需求重要度为目标的选线方法。经温州区域综合运输通道实例验证,该方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区域运输通道是区域运输线路的骨干.通道抗毁性分析对发现通道网络薄弱环节、优化通道网络规划、保障运输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以成渝经济区为例,抽取其运输通道网络,构建L空间下的复杂网络模型,构建基于节点度、节点运输重要度和节点介数的攻击策略,以网络全局效率和最大连通子图节点比为测度,借助Matlab和Pajek软件进行抗毁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成渝经济区运输通道平均路径长度较大,连通性有待提高,在进行通道中公路、铁路网络规划时应注意联络线的布设,重庆、成都等应作为关键节点重点建设和保护.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的公路网路线布局优化模型的基础上,对节点重要度、路段重要度及网络重要度模型分别进行了改进. 改进模型综合考虑了节点的社会经济情况及路网交通需求在各节点之间的空间分布情况,将节点的客、货运输量作为确定节点重要度的重要指标,同时将节点之间的OD交换量、路段长度以及与两节点直接连通的节点个数作为确定路段重要度的变量,并将改进的重要度模型引入目标函数当中,建立一种适用于国家级干线公路网的组合优化模型,并运用遗传算法对所建立的组合优化模型进行求解. 基于东北地区高速公路网规划案例进行的仿真试验表明,该模型是可行的、有效的,可以为公路网规划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更准确、有效地配置通道交通资源,针对运输通道定位问题,提出运输通道 特征线的概念,以运输需求为主导,以OD 时空分布为数据基础,构建OD 投影模型以模 拟交通线吸引原理对需求OD 进行聚类分析的运输通道特征线确定方法,以广湛运输通 道为实例,运用MATLAB 编程进行方法验证.研究表明,运输通道特征线可同时表征运输 通道的空间走向及运输流量,涵盖信息更为全面,对运输通道规划布局、交通资源配置更 具参考价值;运输通道特征线确定方法以需求OD 为依据,体现了市场经济以需求为导 向的基本特征,更能体现交通运输网满足运输需求的本质功能;实例分析最终确定的特 征线为“广州-湛江”,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5.
为形成科学、合理的公路网布局方案,为公路网布局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以节点重要度为基础,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以满足节点间的运输需求为目的,以路网总旅行时间最小为目标构建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在此基础上,以路段重要度和运输需求为启发式条件,设计基于随机游走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的两阶段启发式算法,对MATLAB生成的随机算例进行求解.计算结果表明,在算法迭代初期,节点重要度较大的节点优先被连通,伴随迭代次数的增加和一定的随机扰动,节点在实现全部连通的基础上以路网总旅行时间最小为目标进行优化,最终获得目标函数值最优的公路网布局方案.算例求解过程符合公路网规划实践规律,表明了该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同时表明模拟退火算法对随机游走算法求得的初始解具有一定的优化效果.可以看出,两阶段启发式算法能在较短时间内求解NP-hard问题并获得相对满意的解,可为求解大规模网络优化问题提供一定的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6.
姜镇 《交通标准化》2014,(13):11-15
依据发展综合运输体系对城市公路网布局的新要求,通过节点选择、线路重要度密度最优树求解、基于可达性的公路网络布局完善等,形成适应综合运输体系的城市公路网络布局方法,并以太仓市域快速通道体系布局规划为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基于用户的综合运输通道结构配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综合运输通道内用户出行需求和供应特点,对传统的通道结构配置方法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从用户效应出发对综合运输通道结构进行了界定,建立了通道内运输方式的多维Logit选择函数,提出了综合运输通道结构合理配置方法,并运用极大似然法给出了模型的有关参数.最后,通过西南出海通道(成渝段)的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高艳红 《交通标准化》2011,(22):143-145
基于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和交通运输业可持续发展理念,借助于耗散结构理论,研究综合运输通道是一个具有耗散结构特性的开放系统。通过对综合运输通道结构的分析,实现综合运输通道内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合理竞争;满足人们出行与货运需求;不断完善和提高各种运输方式适应环境的能力,实现通道内外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总体布局原则 布局通用原则 布局原则要立足于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区分各类节点,合理选择路线控制点,使之与综合运输通道布局协调,与国土规划相吻合,与生产力布局及社会经济和综合运输发展战略相适应.应充分发挥当地的交通区位优势,以保证路线的运输通道,政治、国防功能,同时考虑到整个路线布局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经济上发达的规划节点有相对较好的对外交通联系,地理上相近的规划节点有相对便捷的交通联系,选定规划指标要考虑公路建设资金的约束与公路网密度的制约,以总体可达性最优为目标.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县乡(村)公路网将划分以下功能层次.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公路网节点层次划分问题,基于运输需求理论选取有效人口数量、有效人均收入、有效运输需求量、公路通行能力作为公路网节点层次划分的影响因素.应用灰色理论,通过计算聚类系数,建立了一种新的公路网节点层次划分方法,并基于山东省17个公路网节点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应用提出的方法,根据节点重要程度可以将山东省17个公路网节点划分为3个灰类层次,第1灰类层次为公路网关键节点,包含济南、青岛、烟台、潍坊、济宁、临沂、德州、菏泽;第2灰类层次为公路网重要节点,包含淄博、泰安、聊城、滨州;第3灰类层次为公路网一般节点,包括枣庄、东营、威海、日照、莱芜.与既有划分结果相比,提出方法的划分结果更优,与山东省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