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上海轨道交通导向标志进行规范化的研究,确立以国标为主的规范符号;以导示为先的装修系统概念;对导示内容、功能、空间的全覆盖原则,从而制订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中导示设计管理与实施方面的规范性标准。  相似文献   

2.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耀华路站工程设计实践,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确定了换乘车站共享供电资源的配置;结合低压供配电系统设置的基本原则,对换乘车站动力照明配电区域进行分区管理和资源共享;分析了换乘车站资源共享的基本原则,为轨道交通换乘车站的资源共享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轨道交通能效管理系统能够对线网电能量运营数据进行实时监测与存储,通过数据分析及优化措施,可以实现轨道交通全系统层面的节能设计。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能耗特点,结合重庆轨道交通运营系统电能能耗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轨道交通能效管理系统设置方案;通过车站变电所的智能化仪表和电能量采集装置,达到对线路电能量运营状态的实时监测,实现对电能的信息化管理、智能化评估、节约化控制等3大功能。  相似文献   

4.
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内部空间广、发热量大,为维持其热环境,通风空调系统的风机、冷水机组、空调机组的装机容量较大。根据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的能耗统计数据分析,地下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能耗约占车站总用电量的50%~60%,占整个轨道交通能耗的25%~30%,系统用电成本占运营成本约30%,对轨道交通运营经济性影响较大。因此,降低通风空调系统能耗对轨道交通车站的节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轨道交通车站无障碍设施的规划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轨道交通车站的无障碍设施是体现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是社会对“弱势群体”关爱的具体表现。通过对上海轨道交通车站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实际使用状况的调研,结合国外轨道交通车站无障碍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先进理念,系统阐述了轨道交通车站无障碍设施的分类及规划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6.
对于远期大客流、建设条件复杂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而言,应从该线路所具功能以及工程设计难度等考虑如何设置配线。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工程实例,分析研究了该线起终点站配线设置、中间折返站和停车线车站选定及配线设置、单渡线联络线及安全线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7.
为确保轨道交通车站运营安全,新建的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设计均采用屏蔽门制式。以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江苏路站为例,介绍了车站既有环控系统、改造方案,对改造范围、环控改造对相关配套专业的影响、改造难点等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按现有竣工资料及老标准,该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制式改为屏蔽门系统基本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在调研软土地区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轨排孔现状的基础上,对设置轨排孔的车站位置、车站形式、车站主体结构型式、轨排孔大小和数量、轨排孔结构处理等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采用三维有限元软件对地下二层双柱三跨车站的轨排孔设置进行结构计算,通过与未设置轨排孔的结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轨排孔设置对车站结构内力的影响,以期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防火排烟阀是非常重要的消防设备,在通风、空调及防排烟系统中应用广泛。结合现行标准及工程建设经验,介绍和分析了轨道交通地下车站防火排烟阀的设置,探讨了相关标准及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持续增长的客流量给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尤其是运营安全方面的考验。综合研究视频分析技术的工作原理、系统构成以及轨道交通车站特性和管理需求,得出该技术应用特点及优势;以车站自动扶梯乘客安全预警为例,提出一种车站重点防护部位安全预警系统的设计方案,为提高车站客流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从轨道交通车站项目设计、技术要求、检测参数、检测方法及结果判定的角度,文章阐述了轨道交通车站系统节能检测的主要内容和检测方法。为了快速方便地判定检测结果,提出了检测结果坐标系的二维可视化评判方法,并给出了合格判定的点集数学表达式。以某车站系统节能性能检测项目为案例,运用检测结果判定坐标系法对主要参数包括室内温度、风系统总风量与风口风量、水系统水流量、平均照度与照明功率密度等进行了检测结果分析,实现了节能检测结果的快速和二维可视化判定。  相似文献   

12.
诱导缝在释放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结构的纵向内力、控制车站的纵向变形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在车站防渗漏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介绍一种新型的诱导缝设置方式,并通过新型止水材料在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青浦站的应用分析,总结新型诱导缝在轨道交通地下车站防渗漏方面的使用经验,为类似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影响轨道交通明挖地下车站工程造价的因素有车站选址、车站规模、施工工艺选用、装修标准、周边地质及地域经济差异等。通过对轨道交通明挖地下车站工程造价组成要素的分析,归纳出影响地下车站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提出通过优化工程设计方案,有效控制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工程投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配线车站设置的停车线长度,包括1列位、1列位+1节车和2列位进行了探讨,对这几种停车线长度进行了比较,并对具体车站停车线长度进行了详细设计和计算。  相似文献   

15.
门禁系统作为轨道交通重要的安防管理系统正逐步得到重视和推广应用。以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工程为例,从门禁系统构成、功能、工作模式等方面,重点介绍了该系统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并详述了门禁系统控制中心、车站和现场三级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上海轨道交通世纪大道枢纽站是一座四线换乘的大型地下车站,详细介绍了该站空调通风系统的设计思路、设计难点及应对措施,并阐述了换乘车站设备共享与火灾排烟模式等内容,供同类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上海新一轮轨道交通建设的开展,地下车站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之间的防水处理方案也随之进行了改进,尤其是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结合地块开发建设的案例越来越多,地下车站主体结构与设置于地块内的附属结构之间的防水处理方案尤其需要关注。介绍了上海轨道交通初期建设的连接防水方案,分析了结合地块的连接防水方案,并就改进方案进行汇总和分析,提出一些合理的防水设计和实施方案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轨道交通车站照明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现行轨道交通照明现状,在对上海市已运营的几条轨道交通车站照度测量的基础上,分析在轨道交通车站照明设计中实现“绿色照明”的重要性,提出在满足照度的条件下,轨道交通车站照明采用照度和照明功率密度(LPD)相结合的设计方案及其几个需注意的问题,对于已经运营和尚未投运的车站建设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上海城市发展与轨道交通建设之间矛盾,提出了针对软土地层中用暗挖法建轨道交通车站的设计前提、方法、内容。重点对用盾构法修建明、暗结合型式,全暗挖,地上、地下配合的轨道交通车站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促进软土地层中暗埋轨道交通车站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站城一体化"建设理念的发展,乘客对地下交通建筑的公共空间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以深圳轨道交通14号线清水河站为例,介绍和分析了通过设置Y型柱加强车站艺术效果、Y型柱结构受力体系、结构受力计算、节点特殊处理方式以及施工关键技术,可为后续类似轨道交通车站的实施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