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陈肯  袁继昂  章永超 《上海公路》2013,(1):59-60,72,14
公路上燃油汽车漏油情况时有发生,造成沥青路面不同程度的污染,影响沥青路面性能。对沥青混合料试件表面涂刷柴油和机油的方式模拟油蚀过程,采用马歇尔试验及车辙试验,测试并分析了油蚀过程对沥青混合料试件高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蚀过程将显著降低沥青混合料试件的马歇尔稳定度和动稳定度,降幅与油蚀时间成正比;柴油油蚀对沥青混合料稳定度降低的影响大于机油油蚀的影响;与SMA-13混合料相比,AK-13A混合料的抗油蚀能力更低。  相似文献   

2.
公路上燃油汽车漏油情况时有发生,对路面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影响路面的强度。本文通过室内劈裂强度试 验,考察油污染腐蚀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并且给出抗油蚀评价方法的建议以及改善混合料抗油蚀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王世成  纪伟  张琛  董雨明 《公路》2021,66(12):362-367
为研究石墨烯材料对橡胶沥青的复合改性在抗油蚀性能方面的影响效果,在制备了不同石墨烯掺量的复合改性橡胶沥青的基础上,通过对各掺量石墨烯复合改性橡胶沥青及其混合料分别设计、并进行抗油蚀试验,采用质量损失、油蚀比以及油蚀残留稳定度等为指标,对其抗油蚀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掺加石墨烯进行复合改性可有效改善橡胶沥青及其混合料抵抗燃料油侵蚀破坏的能力,其中石墨烯复合改性沥青经过油蚀的平均质量损失仅为普通橡胶沥青的20%左右、油蚀比也显著降低,而石墨烯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经过油蚀试验其油蚀残留稳定度也较橡胶沥青提高18%左右,进而提高路面路用性能,延长道路服役寿命.  相似文献   

4.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抗油蚀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锐  黄晓明 《公路》2006,(5):173-176
汽油、柴油等燃料油会对沥青有溶解作用。首先分析了各种可能产生燃料油泄漏的场合,然后对50号、70号基质沥青及SBS改性沥青进行了沥青混合料浸油后的质量损失、车辙试验及劈裂试验,并对沥青胶结料进行了浸油后的动态剪切流变试验。通过分析可知,沥青在经燃油浸泡后性能会有较大的下降,低标号沥青比高标号沥青具有更好的抗油蚀性能,改性沥青比基质沥青具有更好的抗油蚀性能。  相似文献   

5.
孙长新  李明国  牛晓霞  李豁  马健萍 《公路》2004,(10):136-142
高聚物化学网构改性沥青是在沥青中通过活性剂使分散在沥青中的高聚物分子发生化学反应,使高聚物分子链之间以化学键的形式形成强有力的三维空间网状结构.沥青与高聚物改性剂组成一个互穿网络相结构的混合物。本文选用AH-70号普通沥青、以其为基质沥青生产的两种SBS改性沥青(SBS材料品种不同)、PE改性沥青、化学网构改性沥青和国外某改性沥青等6种沥青,以及AK16、SMA16两种沥青混合料进行系统室内试验对比研究.考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研究表明.高聚物化学网构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强度、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疲劳性能、水稳定性能和抗油浸蚀能力等较原普通沥青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且比用同一基质沥青改性的PE改性沥青、两种SBS改性沥青和国外某改性沥青综合性能优越,是适合高等级公路建设需要的一种优良的新型改性沥青。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质量分数氯盐浸蚀作用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采用70号沥青及AC-13型沥青混合料进行氯盐浸蚀作用的性能试验。试验研究表明,氯盐浸蚀作用会加速基质沥青的硬化、脆化及老化;降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低温及水稳定及整体结构性能;当浓度达到8%时,沥青延度及混合料弯曲应变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浓度达到16%时,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强度比不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7.
粉油比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不同粉油比的沥青混合料进行高温车辙试验、旋转试验机试验,对不同粉油比的沥青胶浆进行动态剪切试验,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沥青胶浆的微观界面,研究了粉油比对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粉油比越大,抗车辙能力越强,而且粉油比是通过影响沥青胶浆的抗剪切强度来影响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并提出了最佳粉油比范围在0.8~1.2之间。  相似文献   

8.
针对沥青路面在融雪盐反复侵蚀作用下服役性能加速劣化这一现象,采用室内加速盐蚀试验模拟了沥青路面所处的盐蚀-干湿循环以及盐蚀-干湿-冻融循环环境,而后对沥青混合料在不同盐蚀环境下的路用性能及路面表面功能演化规律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1)随着盐蚀-干湿循环及盐蚀-干湿-冻融循环作用次数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服役性能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劣化,水稳定性下降尤其严重;2)在20%的盐溶液中经16次盐蚀-干湿循环或10%的盐溶液中经12次盐蚀-干湿-冻融循环作用后,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强度比无法满足规范最低要求;3)随着循环作用次数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劣化幅度趋于减缓;4)盐蚀-干湿循环及盐蚀-干湿-冻融循环作用加剧了沥青路面表面的抗滑性能衰减,但有利于表面降噪性能的改善。该研究结果可为沥青路面在盐蚀环境下的性能损伤机理研究以及路面的耐久设计提供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9.
沥青混合料抗柴油浸蚀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家主 《公路》2012,(7):229-232
成型3种不同沥青的混合料马歇尔试件,进行柴油浸泡试验,试验过程中观察试件的外观变化,测定各组试件的质量和稳定度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掺改性添加剂MPE的沥青混合料抗油蚀性最强,24h后试件沥青膜保持完好,质量损失小于0.5%,马歇尔稳定度大于8kN,SBS改性沥青与普通70号沥青抗油性较差,24h后表面沥青膜基本剥落,质量损失约5%,稳定度均小于8kN。  相似文献   

10.
为了论证高模量抗油蚀技术在黑龙江高速公路收费站改造中应用的适用性,以自主研发的高模量抗油蚀外加剂为基准,选取市场上常见的SBS改性剂及2~3种高模量添加剂,对同一外加剂掺量及配比的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自主研发的高模量抗油污添加剂在抗路面油污性能方面明显优于未掺加外加剂的混合料及市面上掺其余外加剂的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低温稳定性介于法国PR混合料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之间,疲劳性能与法国PR混合料相当;自主研制的高模量抗油蚀外加剂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较大的性能优势,能满足黑龙江地区高速公路收费站"白加黑"改造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结合TLA改性沥青在石家庄一黄骅黄高速公路中的应用情况,运用GTM法对TLA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进行研究。实践表明,该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强的抗车撤能力,渗水系数非常小,抵抗水损害能力较好,路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高黏复合改性橡胶沥青应用在透水沥青路面中的性能,依托实体工程,在PAC-13、PAC-20型透水性沥青混合料中使用高黏复合改性橡胶沥青,研究了高黏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和渗水系数,并与高黏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PAC-13、PAC-20型高黏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与同级配类型的高黏沥青混合料基本相同;PAC-13、PAC-20型高黏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均优于高黏沥青混合料,其渗水性能也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外表面活性剂类沥青温拌剂的使用是主流,其结构主要是脂肪酸酰胺。原材料主要采用动物和植物油脂,造成产品的合成成本居高不下,同时由于产品的凝固点高,使其在低温环境下使用不便。现研制的SWMA沥青温拌剂采用的主要原料为从造纸废液中回收的妥尔油脂肪酸,既充分利用了废弃资源,又降低了产品成本,同时妥尔油脂肪酸的低凝固点,使产品可以在低温保持较低的粘度,方便其在低温环境下的使用,且该产品合成工艺新颖,结构组成方式独特。该沥青温拌剂的研制成功有利于降低沥青温拌剂使用成本,推动国内沥青温拌技术更大规模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该文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优化设计。通过对邵永高速公路工程沥青路面中面层AC-20(C)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试验,提出对沥青混合料材料的要求、矿料组成、确定用油量等问题的看法,以及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优化,从而达到既满足工程质量要求,又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降噪性能测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制并开发沥青混合料吸声降噪性能室内测试的仪器,采用单传声器法对不同空隙率以及相同空隙率下不同最大公称粒径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吸声系数的测试,并对试验路段的降噪效果进行现场测试。分析空隙率、最大公称粒径对沥青混合料吸声性能的影响。发现空隙率尤其是有效空隙率是影响沥青混合料吸声系数的关键因素;最大公称粒径4 75mm级配的排水性沥青混合料吸声效果明显。结果表明,提高空隙率,采用较小最大公称粒径级配的方案都能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吸声降噪能力。  相似文献   

16.
橡胶沥青洒布车传热学分析及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热量平衡原理,阐述了橡胶沥青洒布车保温层厚度的设计计算过程,并按照洒布车施工时对介质加热升温的实际需要,探讨了两类沥青洒布车加热系统的特点,研究了外置导热油炉式加热系统的设计方法,指出通过沥青泵循环或增加机械搅拌装置来强化管外对流换热是提高换热速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炎热季节沥青路面温度,提高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减少沥青路面高温车辙病害的产生,同时减少有毒的有机沥青改性剂或路面涂料的使用,采用无机矿质粉末负离子粉作为新型环保沥青改性剂,制备了具有主动降温功能的沥青混凝土(active pavement cooling asphalt concrete,APC-AC)。通过室内车辙板温差试验与室外光照试验,研究了不同负离子粉掺量对APC-AC路面降温性能的影响,并以降温性能为参考指标推荐了负离子粉最佳掺量;借助Hot Disk 2500S导热系数仪对APC-AC及普通沥青混凝土的导热系数、比热容及导温系数进行测试,研究了负离子粉对APC-AC的热学参数影响规律;对APC-AC及普通沥青混凝土进行路用性能试验,研究了负离子粉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沥青混合料相比,APC-AC具有较明显的路面降温效果,当负离子粉掺量为沥青质量的16%时,APC-AC车辙板室内温差试验表面降温幅度为5.9℃,室外光照试验表面温度可降低7.4℃;APC-AC的导热系数、导温系数相较于普通沥青混凝土分别降低9%和20%,比热容则提升14%;与普通沥青混凝土相比,APC-AC的动稳定度提高16%~42%,负离子粉对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与抗裂性能基本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收沥青混合料的再生利用是目前我国道路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技术的应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该文主要对旧沥青混合料的回收和应用、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和性能分析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关键技术所在,给出了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工程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9.
对用不同带速传送的沥青混合料进行级配筛分试验,根据混合料级配变异系数分析转运车出料传送带对沥青混合料级配的影Ⅱ向,发现传送带的结构是传送带对沥青混合料级配影响的根本因素,不同的传送速度对不同种类混合料的级配影响也存在差异,试验结果可为转运车在施工中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纤维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纤维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试验、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疲劳性能试验全面研究纤维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结果发现:纤维和沥青的粘附性很好,掺纤维后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也得到了提高,但应注意控制混合料的空隙率;纤维使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增强,动稳定度明显提高;建议在车辙试验采用动稳定度为指标时,剔除部分虚假试验结果,正确评价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同时,验证了纤维对混合料低温抗裂性和疲劳寿命都有提高作用,而且聚合物纤维对混合料各方面性能改善作用都较明显,木质素纤维对混合料水稳性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