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对某重卡前轴轮毂在设计工况下的静强度性能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对该轮毂结构进行了轻量化设计.采用拓扑优化方法,以最大设计空间为优化的基结构,以重量最轻为目标函数,以结构的静强度性能为约束条件,进行了优化迭代计算.轻量化设计后,减轻了轮毂的重量,且轻量化结构满足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重型货车变速器壳体是变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变速器总成质量的30%~40%,重型货车变速器壳体轻量化对整车传动系轻量化设计而言具有重大意义。对比了变速器壳体几种不同工艺的优缺点,对12挡筒式结构的双中间轴结构变速器壳体进行了CAE分析;采用铝合金材料的壳体经过加筋设计和改进,变速器总成减重效果可达26.6%;介绍了不同螺栓-螺纹连接对铝合金壳体连接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由于传统制造工艺在复杂曲面和集成化加工的局限性,导致方程式赛车轮毂的多功能集成化一直被制约,以至于传统赛车轮毂总成普遍存在体积硕大、重量大、传动效率低等问题。文章基于集成化设计原则,在保留传统赛车轮毂总成所需功能的前提下,改变赛车外球笼、轮毂、轮辐等的结构以进行集成化设计从而得到多功能集成化赛车轮毂。所获得的集成化赛车轮毂体积重量明显减小且传动效率明显提高,达到了通过集成化以实现轻量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正面向未来,新能源汽车是大势,当然,高效的动力驱动技术是关键。放眼如今的市场上,新能源汽车的传动方案一般是集中式驱动,即把电机的输出扭矩通过变速器和差速器等传递到车轮。而业界广泛认为,轮毂电机是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动力的终极解决方案。轮毂电机是将动力、传动和制动装置都整合到轮毂内,直接驱动车轮,无需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差速器等传统传动部件,这给车辆的动力、控制与设计带来巨大变革和优化。  相似文献   

5.
轮毂电机驱动技术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应用到电动汽车的驱动方式,作为新型能源汽车的一种,轮毂电机驱动车辆具有零尾气排放、传动结构简单高效、动力输出可控等诸多优点。但因轮毂电机的存在导致非簧载质量增加且电机激振力明显,导致电动车的舒适性差,操纵稳定性恶化。文章运用1/4电动车模型,应用频域分析法和时域分析法通过仿真分析振动系统在非簧载质量增加和电机运转时转矩波动引起的垂向激振力对车辆平顺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FSEC赛车后轮毂承受复杂的交变载荷,结构的合理关系到赛车和车手的安全。文章通过ANSYS软件对后轮毂在几个不同的赛道工况进行有限元分析,发现原设计存在应力集中等问题。基于分析得出的轮毂的等效应力云图、等效应变图及总变形云图,对原设计进行结构优化。优化后的设计实现了更合理的应力分布,轮毂质量降低了超过15%,并且满足赛车轻量化要求。  相似文献   

7.
载货汽车轮毂国内厂商一直采用传统的结构设计,冗余材料较多,不仅使材料成本增加,而且轮毂本身质量较重,影响整车性能,不利于整车节能减排的有效实施。本文以轻型载货车为平台,在有限元计算分析的基础上,以强度和刚度为约束条件,对轮毂结构进行轻量化设计。优化后的轮毂顺利完成整车可靠性试验,实现了降重降成本的总体目标,增强了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雷君 《汽车科技》2012,(3):84-88
以轻量化设计为目标,从分动器铝合金壳体失效分析出发,重点分析了材料的铸造工艺性、机加工艺性,制定了提高铸件质量和加工质量的具体措施;应用CAE手段进行壳体结构的加强和优化,结合试验数据对改进后壳体的CAE计算值进行评价,最后进行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9.
为消除轮毂电机造成电动汽车非簧载质量增加而使车辆平顺性和安全性降低的影响,根据质量转移的方法,在电动轮内安装弹簧阻尼减振系统将轮毂电机质量变成吸振器,建立11自由度电动轮车辆整车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轮毂电机减振系统在满足轮毂电机垂向跳动要求的基础上,可以消除轮毂电机刚性与车轮连接给车辆带来的垂向负效应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前最常用的电动轮--轮毂电机驱动型电动轮是在电动轮内安装轮毂电机,这将增加电动车的簧下质量,从而降低悬架响应的敏感度;汽车重心发生改变,汽车转向定位参数、制动滑移率的控制参数等都会发生改变,对车辆的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带来不利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文章设计出驱动-转向一体化的电动轮,将轮毂电机、轮内悬架、转向电机、电机悬挂装置和轮毂集成在车轮上,有效提高电动轮汽车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改善纯电动商用客车驱动系统的结构与方式,提供一种内转子轮毂电机驱动模式的设计方案,具体介绍了电机设计、行星排设计和轮毂总成设计等内容,并对方案进行校核验证。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可靠性原理的悬架下摆臂轻量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可靠性理论,结合有限元结构优化方法进行某悬架下摆臂的轻量化设计.轻量化设计后的结构质量略有减少,结构可靠性大大增加,达到了结构优化设计的目的.优化后的结构在原理样车上的应用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和该优化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孙毅 《汽车运用》2011,(10):24-25
发展概述轮毂电机技术又称车轮内装电机技术,其最大特点就是将动力、传动和制动装置都整合到轮毂内,因此将电动车辆的机械部分大大简化。轮毂电机技术并非新生事物,早在1900年,保时捷就首先制造出了前轮装备轮毂电机的电动汽车。在20世纪70年代,这一技术在矿山运输车等领域得到应用。而对于乘用车所用的轮毂电机,日系厂商对于此项技术研发开展较早,目前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现有的铸造铝合金轮毂进行减重,得到最优化的锻造铝合金轮毂结构,借助有限元模拟软件对轻量化的轮毂结构进行性能评价,达成满足性能目标要求的最优的轮毂结构。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整车轻量化和长寿命设计的要求,对重卡传动系关键部件的传动轴端面齿法兰叉进行轻量化和结构优化,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优化前后的法兰叉模型进行应力分析,计算给出端面齿法兰叉在优化前后的应力分布云图,验证优化设计的合理性,提高疲劳寿命,减轻重量。为汽车传动系统零件及类似结构件的轻量化、结构优化提供了一种快捷且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车轮是汽车的安全部件,不仅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还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性,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疲劳强度。车轮的强度不仅与轮胎气压、车辆重量、轮胎最大载荷、车辆速度、使用温度和腐蚀等使用环境有关,还受到与之连接零件轮毂的结构影响。文章对不同轮毂结构对车轮强度的影响进行分析和验证,通过优化轮毂结构可以提升车轮的安全率和使用寿命,给解决车轮开裂问题和车轮轻量化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由轮毂电机驱动的一体化电动底盘技术是未来新能源汽车模块化设计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介绍了轮毂电机技术发展史及应用现状,探讨了簧下质量对平顺性的影响、轮毂电机应用于非独立悬架和簧下质量增大对轮辋结构件冲击载荷的关键问题,并对轮毂电机与底盘集成、分布式驱动控制及车轮大转角核心技术进行阐述。同时,展望了未来轮毂电机直驱技术应用于乘用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方宝涛  徐丹 《时代汽车》2023,(21):119-121
针对汽车轻量化的需求,以某款轿车的铝合金轮毂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软件进行参数化建模和有限元分析,计算并分析了不同轮辐数量和轮辐厚度对轮毂最大变形量和等效应力的影响,并从中选出满足使用要求的轻量化优化方案,对后续轻量化设计工作具有实用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石油开采过度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愈来愈严重的情况下,世界各国政府和汽车生产商加大了对电动汽车的研发力度。目前,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比较新的电动汽车形式,正受到世界各国汽车生产商的青睐。为了提高电动汽车整车控制性能,往往是采用普通机械式传感器的方法来获取轮毂电机的转子位置信息,来对轮毂电机进行矢量控制,这种方法不利于汽车的轻量化且容易发生故障。为了实现轮毂电机的矢量控制,对永磁轮毂电机全速度范围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对电动汽车永磁同步轮毂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认为信号注入法的改进、参数敏感问题及切换算法的改进是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用ADAMS和NASTRAN软件分析计算了飞轮壳、离合器壳、变速器壳之间连接螺栓的受力、动力和传动系总成振动模态以及3壳体的强度。并用试验方法测试了传动系部件在不同不平衡质量、变速器不同挡位和发动机不同转速条件下3壳体的应力变化。根据分析结果对3壳体进行了优化设计,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这3个壳体部件的破裂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