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汽车智能座舱系统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车型会配备汽车抬头显示HUD系统。文章结合某车型抬头显示HUD的开发过程,详述HUD的软件验证方法,并研究软件验证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
朱庭男 《时代汽车》2023,(19):115-117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智能座舱作为未来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成为汽车制造商们竞相争夺的市场。本文从智能座舱的概念、发展情况以及场景化创新趋势入手,探讨智能座舱场景体验方法的应用及其在智能座舱创新中的作用,并提出基于场景体验的智能座舱创新应用策略。研究发现,基于场景体验的智能座舱创新应用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升汽车驾驶体验,为汽车制造商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徐磊 《时代汽车》2023,(9):114-116
汽车电气化、智能化的发展,带来智能座舱Cockpit和辅助驾驶ADAS域控制器电子电气架构的变化。高阶座舱域控制器系统对硬件平台芯片及接口资源、软件系统、多模态交互方式等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根据高通SA8295车规级芯片主要特性和座舱应用要求,设计出智能座舱系统平台的软硬件架构及其功能,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详细研究分析各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4.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汽车智能化成为发展趋势,而智能座舱作为现阶段汽车智能化程度的重要体现,也是汽车消费者重点关注的配置之一,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敏捷开发、快速迭代成为智能座舱开发的技术主流,面对日趋复杂、庞大的智能座舱软件系统,如何设计有效的测试方法、应用高效的智能座舱交互式功能测试手段适应快速迭代的软件开发策略、保证座舱开发质量将成为智能座舱发展的重要挑战。  相似文献   

5.
正佛吉亚旗下感知显示处理技术公司IRYStec发布全球首款应用感知和生理学显示处理技术的软件平台,搭载于新一代梅赛德斯-奔驰E级敞篷轿跑车正式上市,显著优化座舱显示系统用户体验,为豪华车品牌的智能座舱赋能。  相似文献   

6.
侯海云 《时代汽车》2022,(2):160-161
长期以来,常见的汽车内部座舱设计都是以机械触控按钮为主,触控板面整体信息显示简单、集中且功能比较分散,对于驾驶者和乘坐者来说功能够用但较为不便捷。近几年,伴随各类电子产品和互联网飞速发展,现代信息电子技术开始融入汽车行业,并应运产生了汽车智能驾驶座舱,对于这类型电子智能座舱,行业内定义较少且不太明确。大范围内对智能座舱的定义是通过借用各种智能化信息方式和手段,来满足驾驶人和驾驶者在车中的各种需求。汽车中智能座舱相比较普通座舱具有信息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特征。能够根据自身的便捷特点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但如今,大部分汽车驾驶座舱依旧延续机械化设计。本文基于智能驾驶需求,浅谈智能座舱升级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7.
正伴随着新一代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大量的汽车电子产品被集成到车上,汽车座舱内部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舱内电子产品搭载数量大幅提升,系统集成度高。纵观当前市场,新车座舱以集成了车载娱乐、导航、通讯等功能的大尺寸触摸中控系统取代传统中控,以全液晶仪表代替传统仪表渐成主流。除此之外,抬头显示、车联网模块、ADAS等电子产品也逐渐成为新车的"标配",特别是在代表了行业未来的自动驾驶汽车上,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8.
随着汽车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软件定义汽车"已成为重要发展趋势,文章阐述了汽车智能座舱的发展过程和未来趋势,提出基础软件技术成为智能座舱新的发展驱动力,将为座舱产品形态、交互方式、场景化服务以及商业模式带来极大变革.因此,软件技术及跨域融合能力将成为未来汽车发展和创新的关键因素,也是打造产品差异化、提升用户体...  相似文献   

9.
正为研究智能座舱技术发展对汽车产业生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智能座舱的发展现状,智能座舱关键技术及其衍生的产品和产业链发展情况,以及智能座舱技术发展对汽车产业链组织结构的影响,最后提出网状的产业链组织结构更有利于汽车产业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正向着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和多功能化发展,汽车智能座舱成为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智能网联汽车开发和测试过程中对驾驶场景的需求,设计了一种跟车场景挖掘系统,该系统由车辆空间位置模块、跟车目标选择模块、跟车约束模块、信号及时间片断处理模块组成,车辆空间位置模块和跟车目标选择模块对跟车目标和跟车场景开始时间进行标定,跟车约束模块对跟车场景结束时间进行标定,最终通过信号及时间片断处理模块完成跟车场景信号的挖掘。离线场景挖掘和道路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汽车与配件》2023,(3):27-29
<正>智能化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特点,各大车企在智能座舱功能上不断推陈出新,并且打造出“第三生活空间”的新概念。车企大量投入智能座舱研发,最直接的诉求是形成产品竞争力,提升销量。那么,智能座舱究竟如何促进销量提升?  相似文献   

12.
郁淑聪  孟健  郝斌 《汽车工程》2022,44(1):36-43
本文旨在针对汽车驾驶智能座舱交互体验,研究并提出了一种智能座舱测试评价方法.基于用车情景细分座舱功能点,根据功能点将主观指标、车辆指标、眼动指标等多维度指标体系相结合,搭建了基于主客观测评方式相结合的座舱交互体验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逐级指标权重进行确定,最终确立基于驾驶员的智能座舱人机工效测评模型.通过座舱...  相似文献   

13.
<正>3.3智能座舱产业链技术趋势智能座舱系统的技术框架主要分为五层:硬件层包含传感器、内存、用于人工智能感知的芯片(AI SoC)、应用处理器(AP)等基本硬件设备;系统软件层包含驱动、通信等基本系统软件;功能软件层则是完成智能座舱的核心功能的层,主要在AI SoC完成感知,在AP完成上层应用;服务层,也即云服务体系,包含语音识别、场景网关等相关服务;支撑层是支撑软件的快速开发工具,也可称为成长平台。座舱配置的全面升级带动单车价值量大幅提高,智能座舱单车价值量有望达到传统座舱的3倍~5倍。据估计,  相似文献   

14.
正在汽车智能化、电动化、数字化浪潮下,业界已逐渐形成共识,未来行业的竞争或将围绕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智能座舱三大维度展开。目前来看,智能座舱的争夺战颇为激烈。在本期杂志中,本刊编辑部策划了"智能座舱"选题,采访到来自佛吉亚、大陆集团、EB和迈来芯4家公司的管理高层和技术专家,他们纷纷表示,智能座舱的重要趋势都是围绕提升用户体验而展开。  相似文献   

15.
王保东 《时代汽车》2022,(7):167-168
如今汽车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智能化的赋能将会为汽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而这其中,智能座舱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文中,主要就对智能座舱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纵观汽车座舱的发展历史,从最早期的机械式座舱到现在的智能座舱,汽车制造商在汽车座舱方面的探索从未停止,汽车座舱的形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以满足消费者在不同阶段的需求。在“华舆奖”中国年度典范智能座舱评选的过程中,通过扫描整个市场的智能座舱,对具有代表性的智能座舱和前瞻技术的深入解读,我们发现当前的智能座舱呈现如下趋势。  相似文献   

17.
资讯     
《汽车之友》2023,(11):16-17
9月22日,在2023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吉利汽车发布了数字李生座舱系统云化应用技术,是行业首个面向智能汽车座舱体验的专属云应用架构,就像一个数字李生的云端虚拟空间。据了解,吉利云原生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将实现车端和云端算力协同,并基于云计算和4G/5G通讯技术进行实时推流从而突破汽车座舱本地算力瓶颈。  相似文献   

18.
<正>智能座舱已具备巨大的市场潜力,未来,智能座舱是汽车迈向智能化和网联化路径中关键的人机接口,消费者对于汽车座舱的需求已经越来越多样化。1智能座舱的主要领域汽车智能座舱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中控屏、仪表盘、后视镜、芯片、氛围灯、音响系统、座椅系统等部件的升级和座舱域控制器、智能语音、平视显示器(HUD)、数字钥匙等部件的新增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正纵观每一轮信息技术变革,都由终端的人机交互创新为核心。人工智能时代,汽车将成为最大的智能终端,其人机交互将向智能座舱演绎。目前,智能座舱领域的争夺战颇为激烈,主机厂、零部件供应商等争相发布智能座舱概念。同时,此次疫情更加速汽车向智能电动化发展,未来智能座舱作为汽车的标配将陆续普及,成为消费者购车主要考量因素之一。智能座舱是面向未来的产品,伴随车联网、AI、增强现实(AR),以及5G等新  相似文献   

20.
在汽车向着智能化、网联化和多功能化发展的今天,座舱的智能交互、操作方便性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智能座舱正在成为汽车厂商争夺的高点。本文分析了智能座舱的关键技术,以及其正在面临的技术瓶颈,最后预测智能座舱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